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尚洁  林予宇 《时代经贸》2010,(6):182-183
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现代企业管理的融合产生了“呼叫中心”这一服务形式,并被银行、保险、电信、民航、铁路等行业纷纷采用。本文简要叙述呼叫中心由来与发展,并着重分析呼叫中心在银行和保险中的应用,为呼叫中心在金融业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3,(9)
文章以呼叫中心基地植入广西银行学校为例,以培养高技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阐述了"企业植入校园"校企共建呼叫中心基地的合作内容、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介绍呼叫中心基地人才培养全过程,以及"企业植入校园"的条件保障和运行的主要成效与成果。  相似文献   

3.
随着金融机构流程优化的推进和服务外包行业的兴起,金融业务流程外包(Business Process Outsourcing,BPO)受到银行的关注。本文以银行呼叫中心外包为例,探讨金融业务流程外包的利弊。呼叫中心(Call Center),又称客户服务中心,是综合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及通信技术,对信息和物资流程优化处理和管理,集中实现沟通、服务和营销的系统,是银行提高服务质量,优化客户管理的有效途径。中国首个银行呼叫中心是1999年成立的招商银行电话银行中心95555。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呼叫中心大多以自建为主,但很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开始探索呼叫中心的运营方式,是自建还是外包?在自建和外包的抉择中,呼叫中心的功能无疑是被列在第一位考虑的,同时还要权衡外包的利弊。  相似文献   

4.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经济自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业与保险业相互合作、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已成为世界金融业发展的潮流.在这一大潮流影响之下,我国的银行保险也迅速发展,并成为我国保险销售的三大渠道之一.然而,我国的保险公司与银行的合作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本文将从博弈论的角度对银行保险之间的合作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银行保险的发展在欧洲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在亚洲市场也获得了一定进展.相比之下,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才初现端倪.探讨欧洲、亚洲银行保险的发展动因和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将有利于推动我国银行保险的发展.在我国现行的金融法律制度框架下,完善我国现行的金融经营模式,合理构筑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平台,是我国银行保险向纵深发展的制度保证.  相似文献   

6.
一、呼叫中心系统 《公安信息咨询台》的呼叫中心系统,基于先进的CTI(计算机与电信集成)技术,集程控交换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数据库技术于一体,按照Callcenter(呼叫中心)的动作模式,采用技术领先,性能可靠的呼叫中心智能平台为呼叫处理和业务支撑设备,以灵活的人工、自动服务方式提供多种群众服务业务手段,并可按运营者要求在线生成新的业务。呼叫中心系统是专为CTI(电脑电话集成系统)领域设计的一个全功能应用系统。具备CTI领域所需的几乎全部呼叫处理应用功能,如:模拟中继、数字中继(一号和七号信令)、Inernet接入;自动语音导航、自动语音应答、人工座席服务、多媒体座席服务、语音合成、传真、语  相似文献   

7.
银行保险与个人保险、团体保险并称为保险业的三大支柱。在中国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在近一段时间以来,银行保险的业务发展却出现了衰退的现象。其发展陷入困境到底是什么原因?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对银行保险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银行保险的现行机制中的不利因素,并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相对应的解决办法,恢复发展活力。  相似文献   

8.
郭赟 《时代经贸》2009,(11):95-96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功能需求的日益增加的今天,银行利用呼叫中心不仅实现了客户关系管理、客户帐务处理等传统功能,还增加了产品交互营销、流程穿越、产品价值分析等特有的电子银行衍生功能,银行业的呼叫中心将实现从作业型转换到自动化型、精细管理型,最终达到策略型的银行业呼叫中心,必将成为或已经成为银行不可或缺和替代的重要部门。  相似文献   

9.
银行保险的经济学解释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保险正引起金融服务领域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成为全球性的经济现象。文章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了银行保险带来的范围经济,并在剖析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着力进行银行保险的产品创新、销售渠道创新以及合作模式深化的对策建议,同时认为银行保险对我国银行转型、保险创新以及金融混业经营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封面故事的策划和采写过程中,本刊记者广泛走访了各大银行的信用卡中心、个人银行部的管理人员和美国优利公司、IBM的信用卡专家,与他们畅谈了中国信用卡市场的发展前景。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每当谈到信用卡,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反复提起银行呼叫中心(Call Center)、CRM战略。那么,信用卡的发展与呼叫中心,CRM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相似文献   

11.
研究发现,现行投融资格局造成货币性资产主导,风险向银行集中;储蓄存款非均衡分布制约了对保险等非货币性金融资产的需求;保险与银行资金来源和运用错配源于资本市场不发达和信贷需求结构的调整.本文在分析我国金融结构变迁历史、存在问题与原因,并结合发达国家保险业在金融结构调整中的地位与作用后,提出了加深保险业对金融市场的参与度,促进保险与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协调发展,构建以保险集团为主的跨业策略联盟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行保险是金融全球化、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开展保险创新,稳妥发展我国银行保险是实现保险转型成功的关键。因此,合适的发展策略十分重要。1.深化改革,加快保险业自身的发展。国际上,银行与保险的联合是建立在保险业充分发展的基础上的。因此,深化保险体制改革,加快保险业的健康发展,加强保险宣传以提高国民保险意识,是真正发挥我国银行保险战略优势的根本。具体来说,保险公司应提高公司服务质量和  相似文献   

13.
我国加速银保合作是当务之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加入WTO承诺开放金融服务市场,国外资金雄厚、功能齐全、产品繁多的保险公司与银行获准进入中国市场势必会大大影响中资保险公司与银行的竞争。因此在我国加速银保合作,抢占市场份额是当务之急。 I.银行保险合作可以有力地促进保险业的发展。(1)银行保险业务有利于节约保险经营成本,提高保险供给能力,保险代理中兼业代理的  相似文献   

14.
陈颖 《经济师》2006,(3):235-235,237
银行保险是在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银行业与保险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金融产物,从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金融发展历程来看,银行保险业务对各国金融经济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魏迎宁在“银行保险深层次合作与发展论坛”中指出,银行保险在中国已经到了发展的关键时刻,银行保险何去何从,需要保险监督部门深入研究,需要保险公司、银行积极探索,加强合作。  相似文献   

15.
在全球经济金融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银行保险合作对双方而言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本文着重从保险展业及其监管的视角,建议银保双方开展深层次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提高我国金融机构服务水平,推动我国银行保险事业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出口信用保险是出口信贷下出口商或出口国贷款银行规避来自进口方的政治风险和商业风险的重要手段.出口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主要分为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和出口卖方信贷保险.论文主要探讨了出口信贷下出口信用保险的应用模式,从被保险人、贷款币种、保险标的等多个方面对出口买方信贷保险、出口卖方信贷保险进行了比较,提出出口信贷下出口信贷保险应用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信托作为法律上的一种财产管理制度,在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经与"银行、保险、证券"并称为现代金融业的四大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托业历经5次整顿,现全国仅存55家,成了信托业的稀缺资源.  相似文献   

18.
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SWOT分析与战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全球化和自由化的浪潮极大地改变了金融业的竞争格局和态势,在这次浪潮中,银行保险应运而生,并且在全球范围内得以迅速发展。在此背景下,银行保险的发展对中国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同样有着深远的战略意义。文章运用SWOT分析的方法,指出我国银行保险发展中存在的优势与劣势,面临的机遇和威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希望能够给中国银行保险的发展提供合理化建议,促进我国银行保险健康而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欧洲的银行保险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瑛  谭淑霞 《经济论坛》2004,(8):112-114
银行保险(bancassurance),是保险公司或银行采用的一种相互渗透和融合的战略,是将银行和保险等多种金融服务联系在一起,并通过客户资源的整合与销售渠道的共享,提供与保险有关的金融产品服务,以一体化的经营形式来满足客户多元化的金融服务需求。它是经济全球化、自由化及金融创新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20.
银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现已成为保险行业的三大主要销售渠道之一和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来源,但在银行和保险公司的合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首先在总结了我国银行保险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的基础上,介绍了银行保险发展的四个基本模式.其次分析了国内银行保险主要合作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和产生其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具体的问题提出建议,以促进我国银行保险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