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正> 企业道德与企业文化,二者是“基石”与“大厦”的关系。企业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的优劣,良好的企业文化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高尚的企业道德的形成。因此,提高职工整体的道德素质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  相似文献   

2.
刘军 《企业导报》2003,(5):23-23
<正> 企业文化的理论源于日本,发展于美国,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中国。对企业文化的认识、理解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认为:“企业文化就是人本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价值取向”。也有人认为:“企业文化是企  相似文献   

3.
温涛  姚卿澧 《企业经济》1989,(12):27-30
<正> 一、企业升级是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新形式1986年国务院针对我国企业面临的形势、任务、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七五”期间要广泛开展“抓管理,上等级,全面提高企业素质”的活动,并决定把提高产  相似文献   

4.
<正>企业的“数据能力”直接影响企业面对“不确定性”的状态,也直接影响企业面对风险时洞察分析、研判评估和管控能力的水平。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企业的发展环境、商业模式、经营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数字浪潮”席卷而来。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作为企业发展的“护航者”和价值实现的“守护者”,企业风险管理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加快转型。  相似文献   

5.
王冰涛 《企业经济》1990,(7):38-40,22
<正> 一近几年来,我国许多企业从深化内部改革入手,结合企业的实际创造出了适合本企业特点的科学管理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安阳齿轮厂的“企业效益保证法”,大连显像管厂的“全控管理法”,阿城继电器厂的“定置管理”,南京第二机床厂的“企业优  相似文献   

6.
一、“三无”现象 1、未经登记注册的“三无”企业; 2、“拉郎配”促成的“三无”企业; 3、以不合法手段取得合法资格的“三无”企业; 4、投资者抽逃资金形成的“三无”企业; 5、盲目上马沦为“三无”企业; 6、企业不及时办理变更注销手续的“三无”企业; 7、在一些单位或部门挂靠的“三无”企业。 二、清理和制止“三无”企业的对策 1、加强宣传,彻底肃清“三无”企业无害论思想,提高全社会对企业登记管理工作的认识。 2、严格登记手续和办证程序,依法做好企业登记管理工作,各级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要严把登记审核关,严格企业登记条件和登记程序,不得随意变通,降低或放宽现  相似文献   

7.
方冬 《企业导报》2001,(4):32-32
<正> 一家日本杂志不久前把大约2600家上市企业分为49个行业,以各行各业销售额在前5位的共计213家企业为对象,按5个评价指标选出经济不景气情况下的“优胜”企业,评选“优胜”企业的5个指标是:本季度利润的增减率;销售额的增减率;资本利用的有效性;财务构成的均衡性和健全性;已发行股票值的总额。通过对“优胜”企业的分析,发现日本企业在困境中普遍采取以下几种经营方式。  相似文献   

8.
<正> 从葛州坝32家工业企业效益分析中发现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盈利的20家企业,无论是干部还是职工都有很强的企业防御意识,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企业心态。相反,亏损的12家企业,则是由于缺少必要的企业防御意识而给企业铸定了必然的失败的烙印。如有的企业在不正当竞争中“受骗上当”;有的企业在当前紧缩政策下步履艰难;有的企业在市场“疲软”状态下陷入困境;有的企业是先进成果无代价地被人抢占。这一现象表明:企业无论是  相似文献   

9.
论企业文化     
王驰 《企业经济》1990,(12):10-16
<正> 一、企业文化的特点和内容“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上意味着一个新的思考方式,标志着一个新的管理时代的到来。“企业文化”论与以往的管理理论和实践不同,它不强调企业经营管理中的成本分析、价格计算,也不推崇对人们进行数量化、机械化的管理;它不注重管理层次与幅度的制度化建  相似文献   

10.
企业再造工程(Reengineering),又称为“企业再生工程”或“企业改造工程”,是由美国当代管理学家迈克尔·哈默首先提出来的。1993年,在他与詹姆斯·钱宾合著的《再造企业》(《Reengineering theCorporation》)一书中,这样定义企业再造工程:所谓企业再造工程,是指对企业的关键作业流程从根本上进行重新思考和彻底地重组,以求得在成本、服务以及质量等方面取得显著的改善。 由此定义我们可以看企业再造工程的几个要点:其一,企业再造工程是以企业的关键作业流程为核心的;其二,这种再造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改革,而是一种“根本的”、“彻底的”重新思考和重新设计;其三,其目的是为了取得“显著的改善”。 一、企业再造工程的兴起  相似文献   

11.
蒋萍 《企业经济》2005,(11):98-99
在当代的竞争社会,强大的企业成了经济生活中的主角。每个企业都想成为“微软”、“通用”、“沃尔玛”,因此,都在思考和挖掘企业能高速发展和长盛不衰的秘密,寻找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就成了首选。本文就此提出了三种学说:科技创新说;企业文化再造说;企业文化正反馈驱动说,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12.
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乘积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文化成果可以从企业拓展的产业领域、物质设施、经营业绩等“硬件”上折射出来 ,但更多的是从企业价值观和追求、管理理念和制度、员工的信念和行动之中表现出来。由企业文化激发出来的企业综合竞争力 ,用加减法运算已是小视了它 ,应该用乘除法甚至是几何级数的运算方式。美国麦克唐纳连锁店的创始人雷&#183;克罗克有一个公式 :“企业成果=原材料&#215;设备&#215;人力” ,其中“人力=人数&#215;能力&#215;态度”。公式中只要某一因素为“零” ,其结果就是“零”。因此 ,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尽善尽美 ,以避免公式中的任何一项成为“零” ,或“负数”。对于企业经营实绩 ,国外企业界还有一个测算 :投资占1分 ,技术占3分 ,管理占6分。投资是基础 ,技术创新是前提 ,而管理创新则是企业成功的关键。作为管理文化的新阶段 ,企业文化在企业经营业绩所获得的效能是乘积效应。目前 ,企业在深化改革 ,做产业结构调整时 ,必须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的产业结构和发展趋势的推动作用 ,及其在企业转型期的整合作用 ,最大限度地取得文化这个“软件”的乘积效应。在传统企业逐步转型为产业多元 ,员工以脑力劳动为主 ,高学历、年轻化的现代企业的过程中 ,其文化个性也必须转变 ,...  相似文献   

13.
本刊企业栏目自本期起将扩大版面,增加信息量,为企业提供更多的宣传机会,让企业讲述属于自己关心的事情。 “企业星云”栏目将介绍企业的改革与进步;“企业参谋”栏目办成企业领导的助手,报道计量、标准化、质量管理等工作改革及实施方法;“认证之窗”栏目则为企业的质量认证工作提供交流、传递信息的园地;“经营者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企业如何“走出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实施‘走出去’战略是对外开放新阶段的重大措施。”本文阐述了中国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重要方面 ;中国企业要抓住“走出去”的时机 ;中国企业要瞄准“走出去”的目标市场 ;中国企业要选择“走出去”的经营策略 ;中国企业要找到“走出去”的合适方式与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徐勇 《河北企业》2009,(4):24-24
当今社会,提升企业执行力,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促进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什么是“执行力”?企业执行力.是指企业的各个管理层次、各个经营单位、各个岗位的员工贯彻执行经营者制定的战略决策、方针政策、制度措施、方案计划和实现企业经营战略目标的能力。对企业员工而言.就是职工“执行并完成任务的能力”;对企业来讲,就是“执行并实现企业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 李鹏总理在去年9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当前企业缺乏活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场调节的作用发挥不够”,明确提出要“把国营大中型企业推向市场”。我们应当在企业改革的这个新的起点和新的层面上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动作、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企业发展与礼仪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文化冲突”与“文化隔合”特征并存的21世纪,将包括跨文化意识的礼仪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论述了企业礼仪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分析了影响企业发展的礼仪文化因素;指出企业要发展就应当重视礼仪文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18.
<正> 企业识别系统一词,近年来已成为发达国家和亚州“四小龙”中企业界、广告界的流行语汇。它的定义是:“将企业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达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企业周围的关系者或团体,并掌握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与价值观。”标志、商标、品种、包装、标准色等构成企业识别系统的基本要素.企业识别系统是统一企业形象的组织化、系统化的设计形态,已衍生为企业经营策略的有力工具。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复苏,工商企  相似文献   

19.
贺尊 《企业导报》2001,(10):56-57
<正> 现代企业处在社会快速转型和迅猛发展过程中,企业的伦理准则如何适应这一转型的需要已经摆在企业管理者面前。 企业伦理准则作为企业在其“整体人生”活动中所应遵循的合乎道德的各项制度、规则,是企业的“保险丝”,是企业的“平衡木”。在充满急流、暗礁的市场浪潮中,企业如果不明白自己行为的伦理准则与依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经济全球化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更高的竞争在于文化已成为不争之趋势。因此,全面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是时代的呼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企业求得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工程,也是企业元气再造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活力之本、动力之源,更是企业的自身追求和必然的选择。面对企业文化建设新的形势和新的挑战,作为国民经济支柱的中央企业,更应主动承担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构建具有企业特色的先进文化,为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塑”形”炼“魂”,提升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