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庸小说的悲剧艺术相通于世界,又极具民族与个性特色。其类型大致有英雄悲剧、家庭悲剧、小人物悲剧和命运悲剧四种。悲剧成因多数来自于人的自身,悲剧主角不存在好坏的截然分野,悲剧冲突各有合理性与片面性,悲剧结局具备民族与文体特征。对于最后一点,文章从“大团圆”“庄与谐”“意象化”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浅析苔丝的悲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哈代的小说人物画廊中,苔丝是一个极富光彩的女性形象,她的美在她的悲剧中熠熠生辉。本文试将苔丝的悲剧放入社会悲剧、命运悲剧和性格悲剧三个层面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人物的命运悲剧、环境悲剧、性格悲剧三方面分析了哈代的悲剧小说,展现其小说人物命运的不可抗拒性。为研究哈代及其小说提供了新的维度。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在其作品《诗学》中阐述了有关悲剧的理论,提出五点区别于其他艺术形式的特征以及悲剧主人公和悲剧人物性格,他认为悲剧主人公应是出身高贵、品德居中、犯有错误和过失的中间人。这些悲剧理论反映在莎士比亚的悲剧尤其是《奥塞罗》的创作中,从《奥塞罗》的情节布局,即情节的严肃复杂、有机组成和结局效果等方面可以看出莎翁对亚氏悲剧理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解读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品,于悠远的牧歌情调中,可以窥见其中掩藏着的浓郁的悲剧意识,尤以其对人性悲剧、文化悲剧的追索为甚。而通过与西方传统悲剧观的对比观照,于中可见沈从文悲剧观念和表达方式的独特。  相似文献   

6.
大格格的人生悲剧具有多重性。她的悲剧,既是一个叛逆女子的悲剧,也是一个聪慧女子的悲剧,痴情女子的悲剧。这几重悲剧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使大格格这一艺术形象在叶广芩家族系列小说众生相中格外引人注目,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7.
The Lady or the Tiger是美国法兰克·史塔顿1882年出版的一部著名悲剧短篇小说。小说从践踏生命权、漠视尊严权的人权悲剧叙事开始,描述了一个充满悲凉和残酷的社会悲剧现状,并借此引出人物悲剧。在个人悲剧叙事部分,小说对人物内心的伦理纠结进行了详尽叙述。整个小说交替使用非聚焦型叙事方式和声音叙事方式,从视觉和听觉上强化悲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小说的字里行间从始至终弥漫着无奈的悲情色彩,悲剧情节扣人心弦。  相似文献   

8.
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奥尼索斯的庆典活动。形式上:古希腊悲剧脱胎于酒神颂歌;内容上:古希腊悲剧源于古希腊人神秘的宗教仪式和命运观;艺术上:古希腊悲剧的灵魂是"酒神精神"所体现的救赎悲剧观;古希腊悲剧具有鲜明的时代和民族特征。  相似文献   

9.
盖颖 《嘉兴学院学报》2011,23(4):126-129
关于《雷雨》的社会问题剧、伦理情爱悲剧、命运悲剧等等各种解释不一而足,但似乎都未触及悲剧的本质。品读、观赏这部剧的时候,实际上也是作者为我们抽丝剥茧,将秘密逐次揭开的过程。隐秘重负下的疯狂与毁灭或许成为《雷雨》悲剧的终极根源。  相似文献   

10.
各种美学教科书上出现的悲剧观一致认为,悲剧是正义的、合理的、有价值的一方的失败与毁灭,悲剧主人公是代表正义的.其实,他们误解了恩格斯的话,马、恩的悲剧观恰好与此相反.按照马、恩的观点,悲剧是历史非合理性与历史合理性冲突之后的毁灭.据此,不妨说,喜剧是冲突中历史合理性的胜利,崇高是历史合理性的暂时失败,丑恶是历史非合理性的暂时胜利.没有绝对的崇高和丑恶,只有绝对的悲剧和喜剧.崇高和丑恶是量变,悲剧和喜剧是质变.崇高是一种偶然的悲剧,丑恶是一种偶然的喜剧.  相似文献   

11.
政府管制造成的反公地悲剧比公地悲剧更为复杂:一是反公地悲剧可能看不见从而难以发现;二是腐败的存在将使反公地悲剧更难以克服和解决;三是政府管制既可能造成资源利用不足的反公地悲剧,也可能造成资源利用过度的悲剧,此时调整交易成本可能比整合产权更为重要。因此,政府在实施管制时要尽量避免制造出反公地悲剧。  相似文献   

12.
埃斯库罗斯代表着希腊悲剧的黄金时代,在他的悲剧中,理想成分占有很大的比重。悲剧到了欧里庇得斯手里,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他把哲学和理性置入了悲剧。理性与理想在这里发生了冲突,现实主义理性的介入敲响了古希腊英雄悲剧的丧钟,旧的古希腊英雄悲剧因此而终结。  相似文献   

13.
哈代的悲剧观是其创作的指导思想。这种悲剧观在其代表作《卡斯特桥市长》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本文主要分析了这种悲剧观在《卡斯特桥市长》中的表现手法,指出这种悲剧观是通过通过人物命运的安排、自然景物的描写以及建筑物的刻画来表现的。  相似文献   

14.
<美学>是世界文论史上一部重要的著作,其中的悲剧理论所占篇幅不多,但极其深刻和丰富,对后世影响很大.黑格尔对悲剧的审美效果的阐释透露了其对悲剧存在的看法,通过他对恐惧、哀怜说和永恒正义胜利说的解说可以看出悲剧必然存在的价值,悲剧是人对绝对真理的一种认识.黑格尔的悲剧存在观有其合理成分,但也有局限性,他对悲剧的探索始终停留在精神主观层面,所以不能达到更高的成就.  相似文献   

15.
贾宝玉与贾惜春悲剧性质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一部《红楼梦》惜春的悲剧并非如王国维先生所说的只是一种“观他人之痛苦”的,“超自然的,神秘的”、“平和的”悲剧,而是一个不幸的、孤独的、被冷落的命运悲剧。精神和心灵备受折磨的痛苦的悲剧。惜春最终的出家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主动决绝与摒弃。较之宝玉。惜春悲剧的审芙价值并不逊色多少。  相似文献   

16.
悲剧源于欧洲文明的悠久传统,很长一段时间内,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中国文学中缺少悲剧。而司马迁在《史记》中撰写了众多悲剧性的人物,使《史记》具有了浓厚的悲剧性。司马迁通过这一悲剧人物的群像向我们展现了他的悲剧观。  相似文献   

17.
《金锁记》的深刻与沉痛之处,从内容上讲,就是对封建家庭生活的那种深刻、清醒和洞彻的表现。小说塑造了曾七巧这样一个具有悲剧意义的形象,她的悲剧既是生存与人性的悲剧,又是社会的悲剧,家族制度的悲剧。笔者试从宗法制度、婚姻制度及财产关系等三方面来解读曹七巧这一形象,透视张爱玲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依托而创造出的凄美荒凉的文学世界,并探寻其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作品为例,深入地分析了造成莎士比亚悲剧的根本原因。认为是人文主义价值观的极端利己主义思想导致了悲剧主人公的死亡,因此莎士比亚悲剧的本质是人文主义悲剧。  相似文献   

19.
萧红是一个有着自觉的主体意识和强烈的悲剧意识的作家.她的一生颠沛流离、短促悲凉,饱受被放逐的寂寞、孤独和痛苦.萧红的小说创作正是她的悲剧人生的真实写照.她以自己悲剧性的人生感受和生命体验,观照她所熟悉的乡土生活的生命形态和生存境遇,抒写着生命悲剧和女性悲剧,从而使其小说获得一种浓烈而深沉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20.
《八月之光》是福克纳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小说塑造了主人公克里斯默斯的悲剧人生。生活在20世纪初的美国南方社会,主人公的悲剧似乎早已命中注定。本文试从种族主义的迫害、自我个性的缺陷以及宗教思想的束缚等三个方面去阐述克里斯默斯悲剧的成因。主人公的悲剧人生正是美国南方社会没落的象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