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4,(7):4-5
<正> ■商务部:今年中国吸收外资在高水平上有较快增长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今年中国吸收外资在过去几年保持比较高水  相似文献   

2.
陈光 《中国外资》2010,(15):32-32
针对近期受到普遍关注的中国市场投资环境问题,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7月20日回应说,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连续十几年成为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在市场开放度以及市场机遇的平等性等方面国际领先。  相似文献   

3.
<正>在世界经济整体疲弱的背景下,中国吸引外资的优势依旧明显,预计2016年吸收外资呈稳中有升态势。商务部网站5日消息,预计2015年吸收外资1260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升。商务部表示,下一步将进一步扩大各领域对外开放,不断优化外商投资环境,提振投资者信心,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业内人士分析,从已公布的数据看,中国正成为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大国。在世  相似文献   

4.
聂平香 《中国外资》2023,(17):26-31
<正>疫情以来,全球直接投资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将对中国吸收外资产生重要影响,中国应适时采取有力措施,紧抓机遇,克服不利影响,推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新冠疫情(以下简称“疫情”)以来,全球直接投资(FDI)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这将对中国吸收外资产生重要影响,中国政府应适时采取有力措施,紧抓机遇,克服不利影响,推动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相似文献   

5.
<正> 一年来,入世使中国市场开放进一步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更加符合国际投资的要求,中国吸收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吸收外资取得显著成效。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的新形势和要求,党中央《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继续积极有效利用外资,着力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本文就中国当前吸收外资质量的基本现状、存在的问题做出分析,并就这些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2月13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通报了2018年1-11月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情况及我国外贸运行的主要情况。2018年1-11月我国吸收外资的主要情况2018年1-11月,我国吸收外资的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实际使用外资基本保持平稳。  相似文献   

8.
信息窗     
《中国外资》2006,(3):4-5
2006年1月全国实际吸收外资同比增长10.99%,中国未来5年年均GDP增长8%,六成多美企在华赢利,意大利北部企业将中国作为首选投资国,83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西安,荷兰银行成都分行获准筹建,2006年全球经济增长继续降温,到2005年底QFⅡ累计已获56.45亿美元投资额度。  相似文献   

9.
<正>自2011年以来,美国在中国直接投资(FDI)继续下降,其部分原因在于制造企业回归以及中国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商务部发言人沈丹阳谈及中国吸收外资情况时说,2011年1月至10月间,  相似文献   

10.
数字     
《证券导刊》2009,(15):5-5
一季度吸收外资下滑20.6%降幅逐月收窄商务部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实际吸收外资217.8亿美元,同比下降20.6%,全国新批外商投资企业4554家,同比下降34.5%。自2008年10月至2009年3月,我国吸收外资出现自亚洲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持续下降。  相似文献   

11.
彭立立  王革 《中国外资》2010,(11):14-15
商务部副部长马秀红5月7日表示,中国积极有效吸收外资的方针不会改变,商务部将继续致力于营造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希望就此加强与跨国公司和外商投资企业的沟通。  相似文献   

12.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是中国对外开放,解放思想的30年。在这30年里,中国打开禁锢百年的沉沉国门,大胆吸收外资、利用外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作为中国外资领域唯一的行业性杂志,《中国外资》见证了外资进入中国的光辉历程。我们有义务也有责任为外资的贡献喝彩!  相似文献   

13.
《中国政府采购》2010,(6):6-6,8
据悉,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近日在日本东京召开的中日投资促进机构第17次联席会议上表示,中国将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促进吸收外资方式多样化,深化外商投资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外资》2007,(6):30-31
<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吸收外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截至2006年底全国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59万多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超过7000亿美元。随着我国吸收外资的增加,外商在华设立企业的增多,外国投资者  相似文献   

15.
商业银行银行卡业务发展出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加入WTO前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金融业的开放问题都会是最重要的焦点问题之一。我国人世后,金融市场将更加开放,会有更多的外资银行来华发展业务。虽然国内银行业可以更好地吸收外资银行先进的管理经验、促进改革,但是在客户竞争、人才竞争,尤其是银行机制的竞争上,外资银行会给国内银行带来压力。  相似文献   

16.
今年,北京市贯彻“积极、合理、有效”吸收外资的方针,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吸收外资规模继续扩大。明年将在保持利用外资良好势头的基础上,着力加强八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外资》2013,(13):20-22
“引进来”与“走出去”本质相同,只是投资方向不同,都属于跨境投资范畴。要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首先要在理论上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创新“中国国际投资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18.
中国吸收外商投资形势及有关政策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外资司司长刘治本实行对外开放政策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之一,而吸收外资进行经济建设则是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外商投资对我国国民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9.
《国际融资》2006,(6):57-59
投资状况及风险分析 外国直接投资状况 缅甸吸收外资经历大起大落.1988年政府颁布<外国投资法>,对外资采取一些优惠政策.此后吸收外资逐年增加,尤以东盟国家投资最多.到1996年,外资达到高峰,投资项目157个,投资金额28亿美元.1997年,亚洲爆发金融危机,导致东盟国家对缅甸投资锐减.2000年以来,由于缅甸政局不稳,经济发展缓慢,西方国家对缅甸经济制裁,缅甸投资环境恶化,吸收外资大幅下降.近两年,石油天然气领域投资活动活跃,缅甸吸收外资有所增加,但总体规模有限.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国家之间的竞争不仅体现在各自独立的技术创新能力,更体现在整合全球知识资源的能力上.我国正从以吸收外资为主的阶段转向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的阶段.本文在研究中国对外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现状的基础上,借鉴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模型,对中国1990-2010年对外直接投资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技术进步促进效用的作用机理.最后,本文为中国开展技术寻求型对外直接投资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