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年来,入世使中国市场开放进一步扩大,吸收外商投资的政策更加符合国际投资的要求,中国吸收外资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3.
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积极合理地利用外资,已成为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我国对外开放发展的实际,如何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形成对外开放新局面成为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对外开放过程中的外资幻觉问题研究李树丞吴海涛一、外资幻觉的一般理论概述在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资金使用效率的相对低下,政府、企业很容易产生一种只注意为外资流入提供优惠政策,偏重于外资引入的数量,而忽视外资使用效率的心理判断上的错觉,这就是本文... 相似文献
5.
7.
一、我国吸收国际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早在50年代,中国政府就引进了外资,主要是从前苏联、东欧引进资金和技术。前苏联分别于1950年和1955年以13%的利息向我国贷款3亿和23亿美元。从60年代开始,我国改变了引进外资的形式,利用出口信贷和延期付款方式从日本、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瑞典、意大利等国家引进3亿多美元的成套设备。70年代初,我国继续以延期付款的方式,使用出口信贷126亿美元,购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1977年到1979年,我国共进口了总额78亿美元的成套设备。 相似文献
8.
<正> 全球化浪潮与国家的兴衰 21世纪来临了,伴随着21世纪到来的是浩浩荡荡的经济全球化浪潮。 其实,经济全球化浪潮并非始自今日。 早在16世纪“地理大发现”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由于我国目前的积极财政政策的推行是以国债的大量发行和财政赤字的扩大为基础的,如果长期持续下去,可能会超出我国财力所能负荷的范围与程度。于是,有人提出了积极财政政策淡出的问题。笔认为.积极财政政策虽然是种短期政策,不会长期维持,但目前我国积极财政政策谈出的条件还不具备,应继续实施,发挥其支持国民经济稳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14.
<正> 入世后中部地区进一步拓宽了向外资开放的领域及区域市场,中部地区的地方吸收外资的综合竞争优势得到了明显提高。普遍估计中部地区的地方吸收外资会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新阶段。但出乎意料,今年上半年的实际表明,外资始终不断流向市场化程度高的东部地区及大开发政策带动效应好和外资投入回报高的西部地区。从区域宏观经济与微观产业和理论相结合的角度,研究外资投向区域的时空变化,对进一步增强 相似文献
15.
1988年以来已有许多国外金融机构,金融组织以及国内外一些经济界知名人士,都先后提出过以建立中国基金来吸收国外资金的设想。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我们认为这一设想值得考虑和认真研究,现提出此报告以供领导决策参考。一、中国基金的性质和特点作为一种投资基金,一般是集众多投资者的资金于一起,由专门金融机构或金融专业人员进行合理投资的一种新兴投资方式。它是由某些信誉良好的大金融机构发起组织并代为经营。该机构首先向社会公众、各种社会基金及其它机构投资者发行资金受益证券。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