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我国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银行间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是进一步拓展企业直接融资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完善我国债券市场的必然要求。当前,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正经历一场由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路径选择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制度变迁,是沿着由场内市场到场外市场、由审批制到核准制和备案制再到注册制的路径,渐次接近发展债券市场的客观规律要求。  相似文献   

2.
施晨笑 《时代金融》2011,(36):112-114
债券市场是我国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已落后于证券市场等其他资本市场.我国目前的企业债券尤其是非金融企业债券存在着规模小,品种满足不了企业需求等问题。政府出台的政策仍然存在明显的计划色彩,如企业债券的审批、发行规模、利率的制定标准等都以行政手段进行规定和干预,使得企业债券工具的融资功能难以得到发挥。本文试图对我国企业债券与非金融企业债券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发展瓶颈进行分析,提出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未来的发展情况做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融资渠道呈现出曰益多元化的态势,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逐渐成为我国债券市场的一大主体,近年来,单年发行规模及余额均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但我国非金融企业的债券融资比重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也存在一些规范性问题。因而,认清发展形势,把握发展机遇,正视存在问题,更新观念理念,完善体制机制,是大力发展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业务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债券在企业融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企业债券的多头监管问题是当前企业债券市场的重大缺陷。我国企业债券的监管机构为统一,并且在监管合作中缺乏协调性。实现我国企业债券的监管协调,是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有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存在着诸多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债券在企业融资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其中企业债券的多头监管问题是当前企业债券市场的重大缺陷.我国企业债券的监管机构为统一,并且在监管合作中缺乏协调性.实现我国企业债券的监管协调,是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远行有效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怀化市非金融企业债券市场迅速发展。本文通过对近三年的数据分析发现了怀化市非金融债券市场的问题和风险,同时提出从企业自身和外在环境两方面发展和改善。  相似文献   

7.
杨青 《中国金融》2012,(16):75-76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金融的不断结合,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异军突起,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拓宽消费领域、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0年,中国人民银行下发《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管理办法》,标志着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监管体系正式建立。然而,非金融机构支付市场涉及面广、内容纷繁复杂,如何有效监管成为了摆在人民银行面前的难题。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目标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是在传统银行支付业务之外产生的一项新兴支付业务,从其发展及监管机制形成的过程看,监管是市场各方共同呼吁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改革与开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资本市场是一个典型的跛足市场,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严重滞后。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提高直接融资比例,已经成为国家资本市场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但阻碍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各种羁绊依然存在。现阶段,采取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企业债券市场的牵头监管机构,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为企业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形成以注册制为核心的发行制度,以自律管理、信息披露和评级制度为核心的市场约束机制,通过开放促发展的战略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非金融机构对支业务的介入,客观上带动了我国支付市场的繁荣和发展,但同时也带来了之前从未遇到过的风险和挑战。因此如何继续加强对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监管也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对非金融支付机构在入场准入运营过程以及市场退出中主要存在的监管难点问题进行分析并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提出可能的改进建议,以便进一步推进我国非金融机构支付业务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民银行自2010年6月起陆续出台了《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国人民银行令〔2010〕第2号)等一系列监管制度,旨在规范非金融支付机构的业务行为,促进支付服务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本文在总结国内行业监管思路的基础上,结合安徽辖内的实际情况,对非金融支付机构的发展与监管做出分析,并对下一阶段安徽省的监管工作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谭小芬  李源  苟琴 《金融研究》2019,470(8):38-57
全球金融危机后,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导致全球流动性异常充裕,对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外部融资环境造成显著影响。本文运用28个新兴市场国家2003-2015年非金融类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和美国影子利率数据对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显示,美国影子利率与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变动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美国影子利率的降低会促使新兴市场国家非金融企业杠杆率出现更大幅度的上涨。进一步地,这一影响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外部融资依赖度较高的行业以及资本账户开放程度较高但汇率弹性僵化的国家表现得更为显著。上述发现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在调控企业部门杠杆率的过程中,除要考虑国内因素外,也应高度重视美国货币政策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以发行债券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分别编制公司债指数与股票指数,据此运用Copula-CoVaR模型测度公司债与股票市场间风险溢出的方向与强度。结果发现:股票市场的风险大于公司债市场;公司债与股票市场间存在双向不对称的正向风险溢出,公司债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显著强于股票市场对公司债市场的风险溢出强度。经济新常态下,公司债市场成为证券市场的风险指示标,具有较强的风险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13.
Accounting and corporate reporting can be seen as a language for specific purposes. Such a language requires the use of terms and concepts with a precise and commonly shared meaning to allow effective and efficient communication. We analyze the term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which has become a part of mandatory corporate reporting within the European Union (EU) through recent regulatory actions. Our analysis is based on a survey of th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he rational of semantic theory, as well as on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clear finding is that, up to now, neither a common meaning nor a generally accepted definition of ‘non-financial information’ exists. We derive from the applied theoretical concepts that this situation negatively impacts the efficiency and effectiveness of corporate communication. Against this background we discuss several venues that might help to overcome this deficiency like issuing a mandatory guideline or changing the terminology.  相似文献   

14.
袁敏  郭冰 《证券市场导报》2007,16(11):25-29
短期融资券是由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行并约定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作为一种融资性的无担保商业本票,短期融资券的信用风险客观存在。本文讨论了我国短期融资券市场的发展,并通过对短期融资券级别与信用利差之间关系的分析,来为短期融资券评级的作用提供实证证据,研究结果发现,我国的主体长期信用级别与信用利差之间存在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15.
By using an existing and a new convergence measure, this paper assesses whether bank loan and bond interest rates are converging for the non-financial corporate sector across the euro area. Whilst we find evidence for complete bond market integration, the market for bank loans remains segmented, albeit to various degrees depending on the type and size of the loan. Factor analysis reveals that rates on large loans and small loans with long rate fixation periods have weakly converged in the sense that, up to a fixed effect, their evolution is driven by common factors only. In contrast, the price evolution of small loans with short rate fixation periods is still affected by country-specific dynamic factors. There are few signs that bank loan rates are becoming more uniform with time.  相似文献   

16.
构建MVMQ-CAViaR模型,结合金融市场内部极端风险事件和外部极端风险事件,考量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的尾部风险溢出问题。结果表明,在金融市场内部极端风险事件下,股灾期间仅存在股票市场对公司债券市场单向的尾部风险溢出。公司债券违约潮期间,股票市场与公司债券市场之间存在双向不对称的尾部风险溢出,且公司债券市场对股票市...  相似文献   

17.
中美公司债券市场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较低,其发达程度远远落后于股票市场,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证券市场的完善,并使得我国资本市场严重失衡;相比之下,美国有着世界上最发达的公司债券市场。本文通过对中国和美国公司债券市场在市场效率、市场特征、定价机制、评级制度等方面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了制约我国公司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并相应提出加大我国公司债券市场的开放程度、规范市场主体、完善公司债券评级制度和定价机制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债券二级市场中,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缺一不可,却又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文章从政府监管和行业自律监管两个角度,对美、英、日、印等国家债券二级市场的监管框架进行了总结分析,为国内债券市场的监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9.
公司债券市场受益外因的蓬勃发展更应激发对其自身可持续发展内力的探索。改变公司债券只是作为政府配置信贷资源手段的定位,授予企业根据财务需求安排债务融资的权利;协调三部委主导不同债券规则的多头监管,建立统一合理的监管体制;改变计划性的债券规则和分割的债券市场,建立市场化的统一债券规则和交易机制,是未来我国公司债券市场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依据2015—2017年中证公司债指数与沪深300指数的日收益数据,运用GC-t-MSV模型,检验中国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的风险溢出效应,并通过条件在险价值(CoVaR)模型度量两市场间风险溢出效应。结果表明: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间存在不对称的双向风险溢出效应,且公司债市场对股票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强于股票市场对公司债市场的风险溢出效应;公司债市场与股票市场的波动受其自身波动的影响较大,鉴此,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应增强对公司债市场的关注,根据公司债市场的风险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充分发挥其风险信号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