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研究的新视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葛正鹏 《经济问题》2007,332(4):79-81
农村城市化以农村(主要是农村城镇体系)为载体,通过改造农村社会的一系列硬件、软件环境,缩小农村和城市的差距,从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提出农村城市化的意义在于,把农民市民化研究的视角伸向了农村.提出农村城市化,不否认城市化仍然是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一个重要舞台和载体,但基于中国的特殊国情,农村城市化应该成为我国农民市民化的主要舞台和载体.  相似文献   

2.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农民收入有了很大提高,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破解难题的核心在农民增收,农民增收的关键在于农民素质。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整体素质偏低,制约农民收入的增长。加强农村教育和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资源开发,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对促进农民增收,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一体化规模扩大,尽管近几年有大量农民流转城镇定居,但我国是个农业大国,有的农民离土不离乡,有的离乡不离土,仍然占有三分之二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广阔的天地里,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是新农村建设、实现小康社会最基本的硬条件,是当前一项既重要又艰巨的任务;针对农房改造建设牵涉面广量大,政策性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施工质量安全监管相对簿弱等因素,如何推进农房改造建设,切实有效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4.
进行旧村改造,是推进城市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农村现代化、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旧村改造涉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有利于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民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利用,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和利用水平;有利于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社会保障水平;有利于加强农民住宅建设的安全管理,提高施工质量,增强农村地区的抗灾防灾能力;有利于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5.
农村就地城市化——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创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世松 《经济师》2008,(5):17-19
城市化的实质是农民生活方式城市化。农村“就地城市化”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之一,它和大、中、小城市的发展并行不悖,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应走城乡统筹、有利于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节约土地、生态良好、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相适应的新型城市化的路子。我国的城镇化战略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和农村就地城市化协调发展。就地城市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应当统筹考虑,整体推进。  相似文献   

6.
聂礼仁  黎腾芳  苏力 《经济师》2006,(1):280-281
农村城市化是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改革课题。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最大问题,农民问题解决得好与坏,将关系到中国改革的最终成败。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最好选择。因此,湖北省石首市加速城市化发展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村城市化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维清 《经济师》2002,(8):162-162
农村城市化是我国改革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重大改革课题。农民问题是中国的最大问题 ,农民问题解决得好与坏 ,将关系到中国改革的最终成败。农村城市化是解决农民问题的最好选择。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城市化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概念、内涵、动力机制、道路、水平和推进措施等方面对农村城市化研究的争论问题进行回顾,从农民角度针对当前农村城市化的概念之争进行评述,指出根源在于没有从农民的视角来界定农村城市化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农村城市化是农民面对工业化机会和城市化的门槛时的理性反应和自然选择,主体在于农民,根本动力在于转变为产业工人的农民的收入的持续提升;认为农村城市化道路是内生于工业化进程的农民理性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市化或农村城镇化的理论和实践,是我国跨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重大理论课题和实践课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尤其是随着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乡镇企业的崛起,以及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及城乡关系的沟通和融合,我国农村城市化的理论研究和社会实践都有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同时,无论在实践发展和理论研究方面,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突出问题。中国农村城市化道路究竟怎么走?凡是关心中国的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的人,都极为重视农村城市化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地解决农…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城市化道路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阐述作为农村城市化主体的农民城市化的问题,笔者指出了当前农村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强调农村要实现城市化必须完成农民自身的城市化,即农民在文化、职业、生活方式三个方面.必须完成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农村城市化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实现真正的农村城市化。  相似文献   

11.
加快县城建设步伐是实现农村城市化的可行之路谷文晓农村城市化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农民富裕的必备条件。但目前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滞后。据有关资料分析,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仅达28%,不仅比不上发达国家城市化80%的水平,就连与印度、巴基斯坦这样发展中...  相似文献   

12.
胡立和 《现代财经》2004,24(10):59-63
农村城市化对于农民增收、解决农村人口出路问题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城市化发展滞后对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推进农村城市化既有动力也有阻力。在新形势下,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有新观念新举措。  相似文献   

13.
1.加快城市化进程。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根本原因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城市化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截止到目前,我国城镇化率已达36%,但仍滞后于工业化进程。要富裕必须减少农民,要繁荣农村必须城镇化。因此,从长远的政策目标看,农民增收还是要走农村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道路,加快我国的农村城市化进程。同时在加快城市化与城镇化的条件下,推进农业人口的社会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的宏伟目标。从我国城乡现实来看,我国要在二十年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目标,农村的任务更为紧迫,形势十分严峻。农村全面建设小康,途径有多条,本文认为,必须要超越农业、农村和农民的范围,以“非农化”的视角,即通过农业工业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形成农业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互为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  相似文献   

15.
进城农民面面观———百户进城农民调查在农村城市化过程中,农民既是农村城市化的首要因素,又是城市的建设者。因此,农村城市化的速度取决于进城农民的多少。最近,我们选择正定县城关镇,对进城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希望通过此次调查,能对影响农村城市化的因素进行更细...  相似文献   

16.
农村人口的城市化问题研究——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城市化发展成为一个世界性现象的今天,农村人口的城市化也成为我国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学界普遍认为,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极大地约束了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因此改革或取消户籍管理制度,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农村人口的城市化。然而,基于农民理性人的假设和对城乡相对收入差异模型的分析,得出改革或取消户籍制度并不会引发预期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城落户的结论,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实施一系列旨在提高农村人口对城市生活满足程度的改革才是促进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7.
一、实施城市化发展战略 城市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是实现现代化的有效途径。实现城市化一定要遵循客观规律,一定要符合中国国情。城市化的过程是与农村工业化,农民职工化、市民化相互交织联动发展的过程。城市化的具体实施步骤,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速度和比例,受到经济、政治、社会、传统意识和习惯等诸多方面的制约,从实际情况综合分析看,发展小城镇和中小城市群(圈、带)应是我国城市化的主体。  相似文献   

18.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因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认为,我国城市化道路要考虑农民对城市文明的追求,我国人口众多耕地极为稀缺,农村人口迁移成本以及城市经济规模净净收益等因素,以正确选择城市化道路,加快其进程。  相似文献   

19.
开拓我国农村消费市场的瓶颈及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晖 《经济师》2003,(12):15-16
近年来 ,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在需求不足、农民增收困难、城市化进程缓慢、市场不规范等的巨大压力下 ,呈现出滞缓发展的态势。因此 ,深入分析制约我国农村消费市场发展的原因 ,探析启动农村消费市场的途径 ,对振兴我国农村市场 ,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战略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困扰经济发展、阻碍国家现代化实现的主要问题。就现在农村的情况而言,农民也难以富裕起来,更难以和城市居民相比。在农村,仅靠农业来解决农民问题是很难有出路的,因为农民占有的农业生产资料太少,尤其是耕地。在有限的耕地资源条件下,要想让农民富裕起来,减少农民数量是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主要途径在城市化,就是把大部分农民变成城市居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