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钱塘江河口治理与科技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钱塘江河口的自然特性给防洪、御潮、排涝,以及河口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因此,必须对钱塘江河口进行治理。20世纪60年代以来,通过系统的分析研究,采用缩窄方案治理钱塘江河口。50年的治江研究与实践,在治江思想、治江成果、强潮河口理论、研究方法、施工技术等多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钱塘江河口治理取得了巨大的成果。 相似文献
2.
3.
钱塘江涌潮影响因素研究对保护涌潮和涌潮防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长系列实测水文、地形资料,系统分析了潮汐、径流、河床等自然因素以及治江缩窄、流域建库等人类活动对钱塘江涌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潮差越大、涨潮历时越短,涌潮越强;径流对涌潮存在直接和间接影响,间接影响是径流通过河床冲淤,间接影响潮汐和涌潮,一般是丰水期径流量越大,汛后涌潮越强;同时,河床冲淤影响涌潮平面分布和潮景。治江缩窄后,起潮点和最大涌潮位置下移,下游河段涌潮增大,同时涌潮变化幅度减小。新安江水库建成后,造成涌潮变幅减小。 相似文献
4.
5.
钱塘江河口为游荡性强涌潮河口,历史上曾用"以宽治猛",致使主流频繁摆动、河床冲淤变幅极大,相应潮汐变幅也很大,许多河口资源不能利用。建国后,一方面对古老的明清海塘进行加固维修,提高防洪标准;另一方面进行了治江缩窄工程,固定了90 km长的摆动河道,改善了两岸平原的排涝、通航、水资源利用条件,同时保护了涌潮景观和明清古海塘风貌,至2010年获得了12.6万hm2(189万亩)土地。据经济效益评估,海塘维修工程的效益费用比为11.3~4.3,土地的效益费用比为11.4~15.4,表明钱塘江河口治理取得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8.
9.
<正>一、钱塘江河口治理开发的意义1.事关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全局从区域范围看,钱塘江河口地区包括杭州、宁波、嘉兴、绍兴等地区的12个县市(区),面积1.06万km2。钱塘江河口区域是浙江省经济最发达、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区域内布局有杭州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宁波杭州湾产业集聚区、绍兴滨海产业集聚区等产业发展平台,石化、船舶等临港产业发展已有坚实基础,海洋旅游、海 相似文献
10.
11.
伍远康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28(6):32-35
利用七堡、闸口站多年实测潮汐资料,分析了钱塘江河口段潮汐特征的变化。结果表明,近40年来,由于受大面积围涂和上游来水条件等的综合影响,河口潮汐呈明显增强态势,表现为潮汐次数增加、低潮位降低、高潮位抬高、涨潮历时缩短、江水含氯度增大。建议重视围涂治江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2.
13.
14.
治江缩窄后钱塘江河口泥沙淤积和成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分析长期连续水下地形,发现上世纪60年代末治江缩窄以来,四十多年间钱塘江河口段净淤泥沙26.73亿m3,淤积还在继续向口外海滨段(杭州湾)发展。泥沙淤积自上而下推进,主要发生在连续枯水年的初期,累积冲淤曲线呈阶梯状。分析认为,潮汐河口为了应对连续丰水年和连续枯水年交替的径流改变,通过长周期泥沙冲淤和河床变形进行自动调整,达到冲淤平衡。钱塘江河口围涂缩窄后出现的累积性淤积,与改变了河口进行自动调整作用的条件有关。 相似文献
15.
钱塘江河口由于下游围涂缩窄,在遭遇连续枯水年时发生淤积,且淤积部位较以往下移。应用一维动床数值模型,验证了尖山围涂前后2次洪水过程,在此基础上,设计了3种典型地形,计算分析了淤积下移对钱塘江河口杭州段洪水位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口淤积下移后,在不利江道条件下,闸口、七堡洪水位分别抬高了0.18m和0.24m。 相似文献
16.
钱塘江河口台风暴潮增水预报及可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钱塘江河口杭州湾由于独特的海湾地理位置和形态,引起台风暴潮强烈增水。为给防汛部门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减灾防灾的效益,研制了界面友好,操作方便,图文信息直观的台风暴潮增水预报可视化软件,预报台风对钱塘江河口水位带来的影响,预报结果直观,形象。 相似文献
17.
钱塘江河口水资源配置规划应在防洪潮安全的前提下,继续治理摆动的江道,开发钱塘江河口的各项资源。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各项需求。在规划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工程建设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同时应加强河口法制化管理。做好防洪、防台风暴潮的应急抢险预案以及预防超标准洪水和台风灾害的预案工作,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