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高“创业股东”的所有权能力或治理能力,是绝大多数中国民营企业解决治理问题的关键。由于权力结构上的根本差异,中国民营企业所遭遇的公司治理问题与国有企业几乎完全不同。在我看来,中国民营企业的治理问题都不是基于西方市场经济实践所产生的、正统的公司治理学说所着力讨论的内容,但却是对中国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形成制约的、实实在在的问题。第一,是提升公司创业者或创业家族的“所有权能力”问题。我接触过不少企业家,他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创业,无论是从浙江出来的鞋匠,还是来自于山西的煤炭运输个体户,他们现在都有万贯家财,…  相似文献   

2.
基于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司治理已由“股东至上”的产权治理演进为“利益相关者”的超产权治理,由单一企业的内部法人治理结构治理向网络关系的公司治理演进.企业价值评价也由财务指标逐渐转向非财务指标.在以网络关系为基础的公司治理中,企业当着力构建公司的价值网络关系、社会网络关系和顾客网络关系,并以利益相关者的公司治理理论为基点,根据不同的网络关系,实施分类治理,协调、维护好各种网络关系,使各类利益相关者协调发展.公司利用各种网络关系攫取企业发展所需的各类资源,致力于企业“Key Stone”角色的建设,保持企业的“常青基业”,以实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3.
高技术企业的权变治理、管理者更替与企业永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技术企业的治理与规范化公司的治理存在很大的差异,甚至是本质上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来自于高技术企业的人力资本价值和团队合作价值。但从企业长期发展来看,高技术企业必须平衡权威治理和企业永续发展的关系问题。本文运用企业权力主体竞争力模型分析高技术企业控制权结构,剖析了高技术企业的“两人治理结构”现象,揭示出保持高技术企业永续发展的两大主题——权变治理和管理者更替问题。  相似文献   

4.
Gordon  R.Orr  魏云芳 《董事会》2005,(9):91-93
知识产权保护、履行WTO的承诺、企业的公司治理,以及企业重组等问题是中国需要长期面对的难题。这也是盘亘在跨国公司高管们脑海中的主要问题,他们已经来到中国,要么正在考虑拓展业务,要么考虑是否涉足中国市场。此外,这些问题还吸引着国际投资者的目光。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何在,有何思路?前不久,在北京经济贸易大学举办的“国有企业改革与企业理论”专题研讨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对其进行了专题分析讨论,现综述如下。建立和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与会者认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现代公司制的核心是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的问题,这也是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关键。在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首先要解决制度构架,即内部机构如何科学设置和如何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的问题。目前很多已改造成公司制的企业,内部制度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董事会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是原班…  相似文献   

6.
曾江洪 《董事会》2015,(Z1):38-39
政府官员试图通过控制企业领导而控制企业行为,结果迫使企业领导将企业的决策权向权力部门转移,这也给权力部门有寻租倾向的个人有腐败的空间现代公司治理结构是在私有制基础上发展出来的一整套有关企业利益相关者之间处理权利和责任的行为准则,它是个人契约的产物。与其他性质的企业不同,我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产生于“国有股一股独大”的土壤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指出:“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任务,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规范公司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营管理者的权责,形成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经营管理者之间的制衡机制。为此,必须明确法人治理结构的构成,理顺内部各机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面对国有企业董事会当前改革进程中存在的制度合法性与行为有效性之间的矛盾,本文分析了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经济型权力和行政型权力的二元分化与耦合机制,并立足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转型的宏观背景,进一步构建了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及其演化路径。本文指出,国有企业董事会通过协调和优化董事来源,可以有效配置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从"行政决定型"逐步转向"行政嵌入型"和"行政监督型",进而构建了符合中国公司治理情境的国有企业董事会内部权力配置模式。基于中国2012—2014年国有上市公司的实证数据,本文发现:国有企业董事会存在"一把手决策、行政化严重、独立性较弱"等问题,政府行政干预会对企业经营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而过多地依赖董事会经济型权力又容易导致"内部人控制"等问题,经济型董事比例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U"型关系,国有控股比例对董事会权力配置模式作用的发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作为对策,本文对不同类型国有企业董事会权力配置模式进行针对性分析,对"去行政化"做进一步的解读,同时提出了国有企业董事会未来权力配置要面对的新问题,探索性地提出了精准治理的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9.
程红 《中国石化》2006,(4):58-60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体系。它主要是通过股东、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机构设置,明确机构的权责分配,形成三者之间有效的约束与权利制衡。国外大型石油公司都是上市公司,均具有较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如何处理与股东的关系,如何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以期在保护股东利益和激励管理层创造价值之间取得更好的平衡,是一个恒久的公司治理话题。如果过分强调股东权力,可能挫伤管理层为企业创造价值的积极性;如果过分信任管理层又会造成股东失去控制权,企业被内部人(即管理者)所控制,这时控制了企业的内部人有可能做出违背股东利益的决策,侵犯股东的利益,比如壳牌的“储量丑闻”就是如此。目前一些大型跨国石油公司治理的改革主要围绕着解决董事会监督不力,董事会与执行层之间关系不顺,“企业被内部人控制”无法形成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记者:我国“入世”后,企业在战略上面临“做品牌”还是“做世界工厂”的选择。当前,全国企业都在力图重塑自己的发展战略。那么,锡柴作出了怎样的战略定位呢?蒋彬洪: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张小虞在谈柴油机行业发展前景时讲的一番话振聋发聩,他说:“中国的柴油机行业正面临无情的选择,要么被淘汰,要么在二、三年内赶上国际先进水平,别无他途。”要作好“入世”准备,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企业要在“做品牌”还是“做工厂”中作出战略选择。而我们锡柴就必须要创自己的品牌。然而,目前我国的轿车和客车在质量和技术上还不如国外…  相似文献   

11.
企业所有权安排有两种不同的理论流派:“股东至上”理论和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中的利益相关者应分为资本所有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两类,只有资本所有者才是企业所有权的主体。因此,两大理论并不是绝对对立和冲突的,在企业所有权安排上,都统一于“资本”这个概念,都是基于资本治理理论下的企业所有权安排问题。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所有者在企业所有权中的最优配置份额,取决于各个资本的谈判力。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应纳入“企业治理”范畴,不能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并根据资本作用的不同.对不同企业实施分类治理,合理地安排企业所有权,以实现资本所有者利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黄洪 《广西电业》2005,(4):23-25
(一)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的概念最早正式出现在上个世纪80年代管理学家的学术著作中,而对类似问题的研究却可以追溯到1930年甚至更远。对公司治理问题的产生,也有诸多学说,但一般认为,企业所有权(产权)和控制权(管理权)的分离,以及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指企业产权所有人委托管理者对公司的控制和管理),是公司治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公司治理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狭义的公司治理被认为是对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力等方面制度的安排。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形成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代理关系,两者的目标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3.
李勤 《董事会》2008,(1):96-98
公司治理在中国还是个新事物,理论上虽然有很多探讨,但缺乏实践。谈治理,世界上也就是近三十年的事,我们对治理的认识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在企业我原来是管理层,虽然很好地处理了许多治理问题,保障和促进了联想的健康发展,但当时并没有从治理的角度更深层地认识问题。后来从2001年担任神州数码董事长起,进行了六年的治理实践,才意识到治理的重要,深感我们国家的公司治理仍然处在探索期,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有自己的明显特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各种治理经验,但从根本上讲,要根据自己的企业实际,探索出符合中国企业的治理原则,做公司治理,需要学习治理理论,但更要强调治理实践。  相似文献   

14.
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含义、关系和理论研究的价值资本结构与公司治理是资本市场理论的重要内容。在中国,深入研究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公司治理理论最初的内容与其说是经济理论问题,不如说是一个法律问题。契约理论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代理理论,是公司治理理论早期的重要内容。简单讲,早期的公司治理理论主要是研究“三会”之间的制衡机制以及它们与经理层之间的关系。随后,公司治理理论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新的发展。由于资本市场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的理论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相似文献   

15.
治理前沿     
《董事会》2014,(6):11-11
“上市公司冶理最基本的要义是权力边界清晰、运作程序规范、信息披露合规。公司治理较高的追求是实现全体股东合法权益的最大保护、有效管理和控制公司风险、实施积极有效的投资者关系管理。不同规模、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在治理上有差异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已改组成公司制的发电企业,在产权制度、企业地位、领导体制和管理结构上都与传统体制下的国有发电企业有着本质的区别。所谓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就是在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形成制衡关系,这也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按照《公司法》的规定,股东会是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对公司事务有着最终的决策权力。董事会是公司的常设权力机构,董事会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董事会代表股东的利益负责确定公司的战略性决策,选聘经营人员并对其工作进行考察和监督。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负责全面监督公司的经营管理活动及公司董事、经理等高级职员…  相似文献   

17.
论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中监事会的作用平顶山煤业(集团)公司监事会曹景全吕源沛秦建设吕飞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组连接并规范所有者、经营者相互权力和利益关系,解决公司内部不同权利、责任主体之间的监督、激励和风险分配等问题,在公司法人资产的委托———代理制下...  相似文献   

18.
《董事会》2010,(3):100-101
中国市场对于国际投资者最大的挑战是透明度不足,归根结底是中国现行的公司治理框架不完善。这是香港中文大学公司治理中心主任黄德尊教授近日提出的观点。 他指出,公司治理是“一种推动企业高效运营并创造价值的机制”,旨在防止“管理层等内部人士侵害外部投资者,特别是股东的利益”。而中国面临的问题在于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的混淆。  相似文献   

19.
1 公司治理概念及其模式。狭义地讲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有关公司董事会的功能、结构、股东权力等方面的安排 ;广义地讲 ,是指有关公司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分配的一整套法律、文化和制度性安排。这些安排决定公司的目标 ,谁在什么状态下实施控制 ,如何控制 ,风险和收益如何在不同企业成员之间分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广义的治理结构与企业所有权安排几乎是同一个意思。或者更准确地说 ,公司治理结构只是企业所有权安排的具体化 ,企业所有权是公司治理结构的一个抽象概括。企业所有权指的是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是相对于合…  相似文献   

20.
一、现代公司治理结构的股权结构和控制权配置现代公司制企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在所有者与管理者之间形成了标准的委托代理关系。为了支配若干在企业中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团体,包括投资者、经理、工人之间的关系,必须设计出一套制度安排,这就是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在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中,控制权的配置是最主要的功能。控制权的配置必须把剩余控制权、剩余索取权、资本所有权有机地结合起来,它通过公司权力机关的构造、权力产生基础的确定、权力的分解与配置等来构建公司股东之间、股东与公司之间,乃至公司内部有关主体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