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利用中国1994年以来的经济数据,通过建立ARIMA模型和二阶段OLS模型对理性预期学派货币中性理论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显示,短期内中国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与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都有显著影响,且非预期的货币供给冲击对产出影响更明显;但从长期看,预期货币与非预期货币对产出的正负效应相互抵消,中国货币政策表现为长期渐近中性。  相似文献   

2.
裴平  刘璐 《经济学家》2012,(7):62-70
本文选取10个国家2007—2010年季度数据为样本,在采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各国非预期货币供给的基础上,运用面板模型实证检验了汇率和非预期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发达国家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显著;发展中国家汇率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货币升值对经济增长先产生扩张效应,后产生紧缩效应。从长期看,汇率变动对样本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是中性的。同时,发达国家非预期货币供给增加对经济增长有微弱的负向影响,而发展中国家非预期货币供给增加将有助于经济增长。基于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还提出了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3.
货币是否中性,货币发行与通货膨胀的关系,是货币经济学最为本质的两个问题,对其不同理解构成宏观经济学在货币领域的不同流派。本文沿着理性预期学派的思路,在一个考虑实际供给冲击和货币发行冲击的随机封闭环境里,讨论具备理性预期的参与人如何对这些冲击做出最优反应,总体又如何将这些反应加总,从而得出货币发行与人均产出、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及其解析解。理论模型的结论是,理性预期并非一定导致货币中性,经济体中参与人的风险厌恶程度、效用函数都和货币是否中性高度相关。作为模型的验证,本文运用中国1996至2013年间季度数据,在经典的生产函数基础上结合模型导出的总体方程,采用联立方程组GMM估计方法,在状态空间模型下检验了时变参数的趋势和相关性,实证结果支持了理论推断:第一,消费者风险厌恶程度与货币政策的实际产出效应负相关,即风险厌恶越高,货币中性越强;第二,通胀与产出的相关性如模型所得,亦正亦负,受货币政策冲击的方差影响。  相似文献   

4.
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是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基础。长期以来,经济理论界存在着货币供给内生性与外生性的争论,并在其理论基点上提出了不同的政策主张。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历经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波动,货币政策在熨平经济波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1997年我国经济陷入通货紧缩,货币当局扩张性的货币政策似乎并没有改变经济不景气的预期,货币政策效应不佳。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原因,并在对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进行历史分析和实证检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对1978—2009年中国货币供应量、产出和价格三者之间变动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首先用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在三个层次的货币供应量当中,仅M1与价格及产出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M0和M2均不存在。以此为基础文章构建了三变量误差修正模型VEC(3),并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脉冲响应函数讨论了货币供给冲击对价格和产出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来看中国狭义货币供给(M1)具有显著中性的特征,而在短期内货币供给冲击将导致产出和价格同向变动,但是产出变动对货币供给冲击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我国本轮通胀预期在本质上是超额货币供给引致实际货币购买力下降的结果,这表明近年中国持续高货币增长并非简单用"货币透失"所能解释.为检验我国通胀产生动因.本文通过引入产出缺口、货币缺口进行建模,发现产出缺口对通胀有短期正向冲击.而货币缺口是导致我国通货膨胀主要且持续的根源.同时,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房地产市场对我国通胀效应具有助推效果,实证结果表明房价的攀升对通货膨胀和货币缺口有着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因此控制房价也应成为管理部门调控通胀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与需求内生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国松 《财经研究》2008,34(6):51-61
文章分别从基础货币投放的被动性、金融机构的"有价证券与外汇"资产渠道以及利率渠道对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我国货币供给具有较强的内生性,主要表现为基础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信贷供给的需求内生。为提高当前紧缩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当局必须稳定人民币汇率升值预期,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高贷款利率尤其中长期贷款利率水平,以此削弱货币供给的制度内生和需求内生。  相似文献   

8.
通货膨胀在经济理论和经济实践中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原因是通货膨胀过高会给社会造成较高的成本,本文分析认为不仅未预期的通货膨胀而且预期通货膨胀也带来一定的成本,通货膨胀目标在各国都不为零.通过对我国货币供给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进行单位根检验和Granger影响关系检验表明,我国现阶段货币政策实施中货币供给仍然是重要的货币政策工具,货币供给通过影响通货膨胀而作用于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9.
我国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的实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比较实际货币供给与均衡货币供给关系,分析了我国前一阶段的流动性过剩现象,认为流动性过剩是实际货币总量对预期均衡水平的偏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实际货币供给、均衡货币供给与货币缺口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领域中的货币缺口仅在个别时期接近零,大部分时期是实际货币供给超过均衡货币供给.流动性过剩不是经济政策失误的结果,它是经济发展带来的财富效应与资本积累形成的必然现象.目前,过剩流动性正以各种方式进行释放并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将货币缺口作为衡量流动性过剩的度量指标.符合我国中央银行以货币数量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增加投资渠道与发展资本市场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最佳途径.  相似文献   

10.
芦丽静 《经济问题》2012,(10):110-114
将出口退税政策变量引入新开放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模型,分析了未预期到的出口退税冲击和货币供给冲击对消费、产出、汇率等一系列经济变量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出口退税政策、最优货币供给规模及居民福利的内在关系。研究表明,在相同的货币冲击条件下,出口退税政策提高了世界福利水平;在给定的福利增长目标下,出口退税政策降低了各国的货币供给扩张动机,减少了最优货币供给规模。  相似文献   

11.
我国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在大多数年份保持一定的均衡关系.但在少数年份,货币供给也出现不足或超额现象.因此,我国在货币投放的时候,需要全面考虑货币供给、国内信贷与外汇储备增加之间的关系,在继续保持货币供给正常增长的同时,改善货币供应结构,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增加有效货币供给.  相似文献   

12.
利率市场化是我国利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已经于1996年开始实行市场利率。各项存款、货币供应量、股票成交金额与企业商品价格同比指数是我国金融体系中重要的金融变量。因而,选取并利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加权平均利率代表我国市场利率,借助格兰杰关系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可以研究市场利率与重要金融变量间的相互关系,进一步分析市场利率对金融体系的微观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我国价格总水平决定的一个理论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价格总水平由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和劳动市场三个市场达到均衡状态时共同决定,影响我国价格总水平的主要因素包括货币供给量、名义工资水平、利率、汇率和资本市场发展水平。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价格总水平随着名义货币供给量、名义工资水平、汇率以及利率的增加而上涨;推动资本市场发展对于促进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The new classical macroeconomic hypotheisis regarding the effecs of money growth on real variables sugggests that the anticipated changes in money supply on real variables are neutral, irrespective of the time horizon; whereas, the unanticipated changes in the money supply, although neutral in the long run, exert,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real variables in the short run. This proposition has produced unsettled empirical results. The present study attempts to verify empirically the new classical hypothesis in the case of a developing oil-producing Middle Eastern country, Iraq. Our study suggests that the anticipated components of money growth rates have positive and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real variabl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do not lend support to the new classical hypothesis. Instead they suggest that a steady growth rate of money supply that is fully anticipated by economic agents builds confidence by reducing errors in expectation regarding the behaviour of the money supply and provides easier access to liquid funds for capital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失业率却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国家采取各种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在回顾各种经济学派对失业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着眼于经济政策对控制失业率是否有效,在简要分析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失业率影响的基础上,选取1991—2011年中国城镇登记失业率、货币发行量以及财政支出,通过对三者进行单位根检验和Johansen协整检验,得到三者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得出货币发行量对失业率影响较大并且较稳定的结论,并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得出货币发行量和财政支出与失业率之间都不存在因果关系,最后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对当前中国如何控制失业率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货币市场基金是实现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协调发展的重要制度安排。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中国已经内生出对货币市场基金制度的创新需求,但仍存在一些制约其健康运行的制度障碍。通过比较制度分析,中国适宜采用融合发展型的制度变迁模型来推动中国的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以下又简称通胀目标制)被越来越多的国家采用,使得通胀目标制成为近年西方货币经济学领域最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从传统的以控制货币供应量为主的货币目标法(Monetary'Targeting)和以稳定汇率为主的汇率目标法(Exchange rate Targeting)到明确公布通货膨胀目标的通胀目标制是一个货币政策方面的重大转变。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实施通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并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货币政策会通过货币供应量的变动发挥其政策效果,并借助一定的传导机制,影响一国经济的各个层面,其供应量的变动对资产价格的变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应用VAR模型,选择一定的变量以及对数据进行整理,对货币供应量对我国上证指数的影响力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供应一般通过进入经济实体和股市两种途径影响股票市场,M1的增减方向与股市涨跌方向基本同步,M2对上证指数波动的贡献率最大。  相似文献   

19.
European wide monetary aggregates constructed from pre-unification data cannot be used as evidence that money demand in the euro area is stable. To overcome the Lucas critique, we apply the standard foreign exchange rate model. Since the uncoordinated country specific money supply system is abolished, the increased comovement between local monetary aggregates leaves little room for a free ride on the law of large numbers. Current monetary policy decisions must be based on untested relations, and given ‘the long and variable lags’, we conclude that the road towards monetary stability is a non-activist steady money supply policy.  相似文献   

20.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ffects of a change in the monetary policy of a large economy on the macroeconomic stability of a small open economy with high dependence on imported intermediate goods. Th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using the Taylor framework where the money supply rule is specified by the degree of monetary accommodation of price shocks. A supply shock to the large country is transmitted as both demand and supply shocks to the small country. A shift toward less monetary accommodation by the large country is shown to increase both price and output instability in the small country through the supply side linkage, while it may enhance price or output stability through the demand side linkage. Simulation results for Germany and Japan suggest that the supply side effect on price stability is important and that the effect on output stability depends crucially on the importance of trade in goods between the large country and the country in ques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