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婆上网记     
外婆是个非常有趣的人,她讲述故事,比巴尔扎克的小说还讲究叙事艺术.这不是我夸张和对她美化.千年的文明,在她脑壳里,摆弄起来,像摆弄针线活一样.我在精神上是她养育大的.直到我34岁已参加工作多年,她的故事,还常萦绕在耳边.  相似文献   

2.
《中国企业家》2014,(12):20
无论走得多远,人们都不会忘记那些飘散在故乡上空的味道。《舌尖2》的火爆,也勾起企业家们对美食的温暖记忆。一起来听听三位企业家讲述他们舌尖上的故乡、故事。为蟠龙菜差点做餐饮宅急送董事长陈显宝我的家乡在湖北省钟祥市,那里最有名的美食是"蟠龙菜"。它红黄相间,薄而透亮,味道鲜美,还有个"吃肉不见肉"掌故。相传,明武宗朱厚照驾崩后无子继位,孝皇张太后便同时给三位亲王发遗诏,谁先赶到谁当皇帝。朱厚熜为赶超时间,采纳  相似文献   

3.
像海尔一样     
打开电视,是中央2台的财经频道《才智人物》栏目。荧屏里一个企业家表情沉郁地接受采访:“曾经一个人对我说,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我做这件事情的理由。我做这件事可能与我少年时的穷苦经历有关。”这番话的意思大抵是在讲述自己慈善之类的义举或者出手不凡的壮举。企业家一脸沧桑,看起来是白手起家,经历过风雨。  相似文献   

4.
<正> 前不久采访中国农业银行石家庄北郊办事处时,我忽然想起了唐朝诗人刘禹锡的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何以想起了这两句古诗?是北郊办的"过去"和"现在"的巨大变化,触发了我脑海里诗记忆。(一)采访中,我了解到,北郊办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确象一棵"病树"。那是"祸起萧墙",内部连续发生几起大案要案。特别是"沈国一案",使国家上千万元的资金"付之东流",在整个金融系统以至社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沈国出逃,有的人被捕,有的人被立案侦察,有的人停职反省,有的人被勒令检查,有的人不断被司法机关或专案组传讯。  相似文献   

5.
《楼市》2012,(13):28-33
1993年—2012年,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已近20年。20年的跨度,人的记忆远远追不上城市的变化。随着时间的流逝,有很多场景、事件,都会随着记忆的淡忘、地点的更迁,而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也许,这个地方我们曾那样熟悉,承载着我们儿时的记忆;也许,这件事就曾发生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但今天却鲜有人再提及。幸好,有这样一群人,用他们拍摄的、保存的,或千辛万苦找寻到的老照片,将过去的岁月定格、保留了下来。让而今城内的老沙民心怀一种"虽然不曾想起,但永远不会忘  相似文献   

6.
去年圣诞节期间,与一位数月前访华归来的南非同行聊天。对方一见面就赞扬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提到办事效率高,约会守时间,他还幽默地说:“中国人干什么事都快。就是开起车来慢。”对于他这一戏言,我反唇相讥:“南非人干什么事都慢,就是开车快。”对方听后笑着竖起大拇指表示赞同。不过,我紧接着就补充说:“开车快的南非人遵守交规,文明礼貌,值得学习。”看到他诧然,我便讲述了自己耳闻目睹的几件小事,特别提到“应急灯变成致谢灯”给我留下的难以抹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7.
给798自由     
这是一轮历经十几人的采访,囊括了艺术家、画廊、艺术网站、艺术经理人、与798有关的设计师、纪录片导演、退休物业、涂鸦群体、小卖部经营者。他们都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与798同呼吸。从这些人的讲述里,我试图绘制798发展和变化的地图。然而随着了解的加深,我一度迷失了。这其中不是简单的商业挤压艺术的逻辑,亦不可对它妄下生或死的判决书。在园区十多年的故事里,掺杂的东西太多。我也知晓了些趣事。比如艺术家们的利益纷争,有人总想要出风头,处处凸显自己;有人欺瞒大家,还曾用钱不还。李象  相似文献   

8.
思雨 《企业文化》2007,(9):18-20
在新东方校长俞敏洪的办公室里,有一幅被放大、挂在墙上的照片格外引人注目:一片长着荒草的土地上立着两间摇摇欲坠的破瓦房。这是俞敏洪在江苏江阴的老家。每个人都有一种故乡情结,鲁迅笔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沈从文细细描绘的《边城》,故乡虽然都在记忆深处可内心却永远都是鲜活的风景。那两间破瓦房虽然已是记忆的盒子,可正是从那里走出了现在的俞敏洪。  相似文献   

9.
又见红山芋     
这棵弯枣树长在我的记忆里,它现在是否还在世上我已无从知晓。离开老家好多年,故乡也仅只是我精神上的故乡了,那里的物事都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银行基层行的副行长,职业似乎与"草原、树木"没有了直接关系,然而,人生历程中总有让人值得记忆和回味的事,如果所做的事很有意义,那将自然成为永久的美好回忆……  相似文献   

11.
我对上海的记忆,除了张爱玲的小说,外滩的十里洋场,周庄的流水小桥,再就是曾经的"三千院"料理店。在旅途中与它的邂逅情形,就常在记忆中出现。"三千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日式料理店。位于上海乌鲁木齐路上的这间规模不大的小店,真正吸  相似文献   

12.
白杨树     
在南国的宽阔的道路上,白杨树它带来了我记忆中故乡的春天带来了鸟语、山岗、炎热尘世的阴凉背着犁钵的农人—我那位口衔烟斗的父亲它带着我川东的缩影在我梦中呈现我爱着的川东,在异乡我们一次次相逢、握手、交谈你的蓝天、你的池沼、你的村庄、月光、河水你驮着粮食的马匹,你温暖的絮语以及我的初恋—啊’这是我日夜梦着的白杨树吗天空中的雁子飞过,风从头顶的星辰上走过白杨树,你在清澈河流的倒影—在南国,在我川东平原的故乡如今我在回忆中生活,你的呈现是故乡的一抹初春,如果我还能回到童年如果还能在记忆中的白杨树下散步、嬉戏它带来…  相似文献   

13.
蒲公英     
我爱我的故乡。我更爱我故乡的蒲公英。离开家乡的日子。我常常在睡梦中回到我那可亲可爱的故乡。童年的幸福时光也随之而来,那飘摇的蒲公英也常常生长在我的梦里,点缀着记忆的天空……  相似文献   

14.
《楼市》2012,(18):54-59
这里不仅有一个工,作一处,家一片风,景一抹斜,阳这里更是一群人盛放着记忆与历史的容,器一段见证爱情与亲情温暖彼此的底,片是一次共同找寻生活真义里集聚。而这的,只是萧山。  相似文献   

15.
"不用怀疑,我想你对远在西北的那个小城——武威,还有民勤一定还有着深刻的记忆和感情吧。"留言里看到这一句,像是有什么东西,在我心里猛地、硬生生地扯了一下。  相似文献   

16.
父亲的土地     
许应录 《西部财会》2011,(10):80-80
回到故乡,走在田间的路上,凝视一颗禾苗破土而出,我不禁想起父亲来。由于岁月匆匆,不知不觉中,让许多往事风轻云淡,已将父亲很多的东西遗忘。当我看到这片土地,这棵小小的禾苗,却在记忆的长河中勾勒起父亲的足迹。  相似文献   

17.
孔寒冰 《中国审计》2003,(16):78-79
近日在茶余饭后读《十月》杂志。2001年第5期在第一阅读栏目中登载了蒋韵女士的长篇《我的内陆》。她所写的就是她在那史无前例的动荡岁月里在山西太原市所亲眼目睹的、发生在她身边熟悉的人身上的一件件事,也间或描写太原及其周边的一些名胜古迹和历史人物。我对文学基本上是一窍不通,所以,直到看完后,也没有搞清楚这是什么体裁,小说,散文,报告文学,随笔抑或别的什么?不管它是什么,里面的人及其所经历的事却深深地打动了我,作者就好像是我,她所写的人和事就如同发生在我身边的一样。她写了许多人,但都是小人物,如,同学的跳湖自杀的母亲白娘…  相似文献   

18.
许多事情因果关系的变化和发展,都有着较长的时日。这种"滞后"现象,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表现得也很突出。各种项目重复建设的问题,就是积累多年的产物;而日常经济生活中垄断经营的问题、牟取暴利的问题,又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新课题。这要求我们把眼光放远一些。下个世纪很快就要到来。本世纪马马虎虎干出的一些事,可能要我们在下个世纪"享用"它的恶果本栏两篇稿件里讲的事情,可以说是严厉的警告;但我倒是希望下世纪的人把它看成杞人之忧。  相似文献   

19.
<正>除了责任意识,还有求真务实的精神及前瞻性的战略思维,我认为这三点构成了当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到"小红楼"(北京城承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的办公地点)的那天,是北京春季难得的好天气,由于比约定的时间早到了,景总经理正在开会,记者就在他的办公室里等。都说一个人的办公室最能代表他的个性,作为北京城承物业管理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景的办公室布置得很简  相似文献   

20.
正"实务"二字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讲实在不陌生,书店里的书架上到处都是某某实务书。但我查了《辞海》,没有"实务"二字,网上也没有明确定义。我理解,实务就是在某个领域里的事物。它应该包括干什么事,做什么活,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达到什么标准等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