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是主要的参与者和受益者。因此,他们有权合理表达自己的意愿,参与到民主政治的管理中去。目前,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参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使得各项决策不能充分调动农民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进而影响着农村的各项发展。进行广泛而全面的农村公众参与势在必行。这有助于了解农村建设中各个阶层的利益诉求,使农民能充分享受到民主政治带来的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农村社会转型过程中最突出的政治现象是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它源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与农村传统政治思想、历史文化积淀、自然地理特点、阶层结构变迁等密切相关,并对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会政治稳定产生重大影响。如何把农民的非制度政治参与逐步转变为合法有序的制度化政治参与,不仅是目前农村民主政治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而且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值得深入探讨的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农业、农村、农民构成的三农问题历来受到党和政府的重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时期,农民的政治参与既是我党确立的政治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目前,农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积极性在不断增强,政治参与的渠道也日益制度化和多样化。但是,这种参与与党和政府确立的目标相比有较大的差距,具体实践过程中存在较大问题,农民政治参与的道路也有待拓宽和优化。所以,本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研究我国农民政治参与的意义与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农民政治参与对保障我国社会和谐、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我国农民的政治参与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还存在许多问题,而制约农民政治参与有序化发展的有经济、社会、政治文化与政治体制等四方面的障碍性因素。基于此,我们需要通过在农村地区加速经济发展与社会转型,积极构建公民文化,提高农民自组织性,提高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和民主制度,加快制度创新以促进农民的政治参与并为我国农村政治稳定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农村现代化是一个全面的、全方位的进步过程,只有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农民意识等都实现了现代化,才能说整个农村实现了现代化。文章剖析了我国农村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并对其策略进行了探讨,以期推进中国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近期关于农民问题的一些主要观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乡镇企业》2003,(10):17-23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过去50年,我国大陆实际上已经形成城乡居民两种身份制度、教育制度、就业制度、公共服务制度和财政转移制度。正是这“两种制度”的设计安排和延续,导致了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差距日盎扩大。受社会地位、经济贡献、文化素质等方面的限制,农民这一最大的社会群体始终缺乏相应的政治参与权。从全国来看,至今还没有哪个部门对农民负责。没有哪个部门与农民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没有任何组织直接代表农民参与政策制订、替农民说话办事,维护农民的利益,他们在政治决策、财政转移支付、国家投资分配、公共服务提供等方面,缺乏自己的代表,也缺乏社会声音。农民问题的核心之一在于如何处理好国家与农民、政府与农民的关系。我国农村的制度和政策究竟如何变革与调整?这个“革命”应该从规范税收、财政制度开始,继而进行户籍制度、乡镇机构改革等。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我国近期的宏观政策决策,农民职业教育和中共中央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关系将十分紧密。而职业教育,特别是农民职业教育与农业技能培训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显示出对后者的强大推动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民占到总人口的绝大多数,怎样解决农民及农村问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针对我国农民职业教育培训的现状及新情况,初步探讨了其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增收问题、农业产业化发展问题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企业技术开发》2015,(17):52-53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逐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环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改变农村的面貌,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性步骤。因此,文章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道路进行一定的探索和分析。  相似文献   

9.
《乡镇论坛》2009,(3):F0004-F0004
《乡镇论坛》杂志创刊于1989年,长期以来致力于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于乡村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目前是中国农村第一大期刊,是我国农村最具影响力的国家级权威媒体之一。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劳动者科学素质不高,不仅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物质和精神生活水平的改善,也严重制约着农业劳动效率的提高,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正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加强面向农民的科学技术普及,提高农民的科学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1.
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是农村民生改善的前提。只有实现农业现代化,农村经济发展才能有质的飞跃,新农村建设才有经济内驱力从而最终实现农民增富。而经济的发展需要的是智力型劳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大批愿意献身农村事业的乡土人才,需要具有一技之长的实用型和复合型人才,需要具有现代市场意识,懂经营、会管理的生产经营人才和懂文明守法纪的现代农村管理型人才。这些都受到农民整体素质的制约。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一重大战略对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意义重大,不可替代。本文从农民素质对农村民生改善的影响出发,基于农民素质视角对农村民生改善问题进行研究,相应的提出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师凤莲 《乡镇论坛》2009,(23):22-23
当前,我国农村改革发展进入了关键时期,对农村社区建设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毫无疑问,农民是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农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之源,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是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关键。占农村人口一半、目前占农村劳动力70%以上的广大农村妇女不仅是农村社区建设的受益者,更是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农村社区建设离不开广大农村妇女的积极参与。要充分发挥妇女在农村社区建设中的作用,必须建立和完善其参与农村社区建设的途径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农民土地财产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演变,经过了从农民私有权向集体所有权发展两个阶段。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演变与发展,客观反映了我国国家的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科学认识集体土地所有权演变历史,对完善农村土地权利体系,推进我国土地制度改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强调“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济基础”。我国十三亿人口,九亿在农村,农民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方针的贯彻落实;直接关系到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慢;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农村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农民收入增长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5.
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战略部署.本文对新农村建设的核心是提高农民的素质进行了简要论述,并指出农民教育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惠及亿万农民、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广大农村是主体,亿万农民是主力。中央决策做出后,农村的形势怎样?农民的意愿如何?我们为此调查走访了部分乡村干部和农户,调查结果归纳为“五盼”:  相似文献   

17.
培育新型农民,是纵深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核心任务;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四个文明建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  相似文献   

18.
《乡镇论坛》2009,(10):11-12
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是党领导广大农民群众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领域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制度建设和实践活动,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制度日益完善,组织载体日益健全,内容不断丰富,形式更加多样。亿万农民群众亲身参与了广泛的民主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作出的重大决策。文章论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统筹协调、整体推进,必须以工业化、城市化来带动,必须充分发挥农民主体和政府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20.
文化权益是人民群众应当享有的一项基本权益。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是应对当前我国农村文化建设滞后状况的现实需要,更是从根本上改变我国农民群体弱势地位的内在要求。当前,为更好地维护农民文化权益,应端正思想态度,奠定维护农民文化权益的认识基础;强化政府责任,发挥政府繁荣农村文化的主导作用;加强队伍建设,创造推进农村文化发展的人才条件;丰富文化供给,提供活跃农民文化生活的资源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