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在对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对我国金融监管的协调与合作中存在的法律法规缺失、合作范围狭窄、配套措施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完善金融监管立法、扩大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范围、逐步落实金融监管协调合作的配套措施等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3.
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相关法律制度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及经济的自由化大大增加了金融风险跨国传递的途径、机会和速度,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以巴塞尔体制为范本建立起来的金融监管国际协调与合作的法律制度的显著特点是非正式性,随着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发生,这种特性成为相关法律制度的主要局限所在。中国在金融监管国际化的过程中,既要顺应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的大趋势,又要规避相关法律制度局限带来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金融创新的产生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5.
金融创新、金融风险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金融创新的产生对宏观政策的制定、金融市场运行、商业银行透明度都有影响,金融创新能够管理和控制金融风险,也能加剧金融风险的扩大,对金融稳定性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我国的金融监管应建立健全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间以及同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通过中国金融监督管理委员会与国际性金融监管组织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监管准则的制定,借鉴国外金融监管经验,不断提高金融监管的专业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制度安排下,尽快建立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已是各方共识。本文试图从建立监管协调机制的必要性、协调机制的设计方案以及地方政府是否应纳入地方金融监管协调工作机制框架等方面来探讨建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7.
席卷全球的次贷风波给全球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影响,但德国凭借其严格的金融监管体制保持了经济的基本稳定。目前,上海金融监管体制还存在金融监管的地方性法规缺失,金融监管部门之间有效的监管协调机制缺乏,金融监管部门的实质权利有限,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不够等问题。为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借鉴德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及其在次贷风波后的金融监管举措,对上海的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制定上海市有关金融监管法规,完善金融分业监管体制,赋予驻沪金融监管部门更多的权力,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越来越关注国际金融的革新,其中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发展趋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发展趋势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研究.本文从后危机时代新特点着手,阐述了发展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分析得出建立"世界金融管理局"模式是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的最优选择,并给出了该模式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9.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越来越关注国际金融的革新,其中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发展趋势成为了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针对后危机时代金融监管国际合作发展趋势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研究。本文从后危机时代新特点着手,阐述了发展金融监管国际合作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分析得出建立"世界金融管理局"模式是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的最优选择,并给出了该模式的基本设想。  相似文献   

10.
随着金融全球化进程加快,各国更加注重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在监管体制、监管规则等方面出现了趋同现象.我国加入WTO已经近三年,因此,遵循国际惯例,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建立金融监管约束机制,提高金融从业和监管人员的素质及金融机构的自律能力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效应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世界经济、金融的发展,其广度和深度不断变化。目前,经济金融全球化导致的国际经济金融关系的深刻变化,已使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成为国际经济协作的主旋律。但是,由于各国对协调时机、协调方式把握的不一,协调机制并不十分完善,加之金融监管国际协作本身存在诸多的障碍,使这种协作存在一些局限和不足。金融全球化对中国金融监管当局的综合监管与协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并进一步认识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历程,有助于借助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加强与国际经济和金融组织的协作,促进中国金融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金融监管体制的角度对英国银行挤兑事件进行再思考,认为在这次银行危机事件中,英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在维护金融稳定方面暴露出职责划分不清、缺乏合作与协调等问题,对这些问题的反思可为我国金融监管体制的改革和完善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3.
交易费用理论揭示,制度变迁的动力在于节约交易费用。用交易费用解析金融监管制度,可以发现,金融监管制度改变了金融交易行为集,降低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交易规模扩大。我国1977年以前"大一统"的金融体制下,设立金融监管不能降低交易费用,因而,没有金融监管是合理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监管从集中到分业监管的变迁,节约了金融交易费用,促进了金融业的繁荣发展。未来我国的分业金融监管将逐步走向统一监管,但是,现阶段选择协调监管更有效。  相似文献   

14.
澳大利亚金融监管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大利亚金融监管理事会是一个合作主体,其成员主要由澳大利亚储备银行(简称RBA)、澳大利亚审慎监管局(简称APRA)和澳大利亚证券投资委员会(简称ASIC)三个金融监管机构组成。三个监管部门各司其职,并共同组成了金融监管理事会,进行机构之间的沟通与协调,共同维持金融体系的高效性、竞争性与稳定性。这些做法对改革中国的金融监管格局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入手,根据近些年基层人行与监管机构出现摩擦的现实情况,总结央行与金融机构协调合作的国际经验,提出对我国基层央行与监管机构加强合作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16.
为应对金融业快速发展,提高金融监管的效率与有效性,欧盟国家普遍进行了金融监管结构改革,形成了结构明晰、分工明确、协调合作、适应金融业发展的新型监管结构。从目前的情况看,欧盟的金融监管框架实际上有两个层次上的含义,即成员国一级的金融监管和联盟一级的金融监管。我国现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所蕴含的问题日益显现,如重复监管和监管真空并存、三大金融监管机构协调性不足、金融创新的发展受到抑制等。借鉴欧盟金融监管的改革经验,我们得到以下启示:实施混业监管还是分业监管要依据一国金融发展的实际水平来决定;同时,我国应加快金融法制建设,并使监管规定尽量与国际标准保持一致,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7.
基层央行与监管机构合作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的关系入手,根据近些年基层人行与监管机构出现摩擦的现实情况,总结央行与金融机构协调合作的国际经验.提出对我国基层央行与监管机构加强合作的措施与办法。  相似文献   

18.
在现有监管体制框架基础上,做好银行、证券、保险的分业监管工作,不断提高监管的专业化水平,完善金融监管协调合作机制,同时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逐步将金融监管体制从分业监管转向混业监管、从机构性监管转向功能性监管,然后再建立统一的监管体制框架。  相似文献   

19.
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监管的若干启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次贷危机为我国金融风险的防范与监管提供了反面的经验教训,尤其是引起人们对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市场潜在风险的高度关注。我国要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完善证券化风险防范法律制度;加强市场化监管,完善金融机构破产法律制度;加强监管成本意识,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防范国际金融风险,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理论分析着手,指出在我国建立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是适应混业经营发展趋势、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以及促进金融创新的需要,并提出了分业监管下我国金融监管协调机制模式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