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人才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财富资源,能否留住人才与合理的使用人才,更是企业不断发展的关键.而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直接关系到人才的流失问题.任何企业都无法留住所有人才,合理的人才流动能实现人力资源的社会效用最大化.然而,作为国家重要支柱产业的水电施工企业却由于某些原因出现了人才的不合理流动,最终导致人才流失,给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本文正是基于水电施工企业人才流失问题进行研究,最终给出水电施工企业应对人才流失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人事人才工作必须确定"立足高起点",把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的重点放到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基点上,通过解决人才结构不合理、高新技术人才短缺、现有人才流失严重的矛盾,把人才工作重点放到培养本地人才上来,进而蓄积急需的人才,促进全县经济实现超常规、跨越式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海尔管理模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 人的选拔、使用和管理是海尔管理模式中最重要的一点,海尔的成功其实是人才开发与使用的成功.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一个企业拥有多少个博士、硕士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让他们发挥其最大的生产、经营和创造能力.为此,海尔改"相马"机制为"赛马"机制,企业内部实行人才的"赛马制",人人都处在一种竞技状态之中,能者上,庸者下,有能力者可充分施展其才华,人才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海尔管理干部与普通员工同样根据工作业绩分成不同等级,不同等级之间可以相互转换,普通员工可能由于能力卓越、成绩突出而成为优秀管理干部,管理干部也可能由于工作不利而下降为普通员工.海尔建立了公正、公平、公开的人才竞争机制,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  相似文献   

4.
崔良 《中国就业》2022,(11):48-49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私营企业在我国发展越来越壮大,而代表其核心竞争力的人才资源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呈现出流动的态势,体现为行业间、地域间等的流动。那么如何充分利用人才的流动,为企业引进人才,同时防止人才流失,就成为私营企业管理者及人社等政府主管部门需要关注的重点,这就要求管理者和主管部门充分分析私营企业人才流动流失的现状、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合理引导,使人才流动朝着企业合理需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乡镇企业》2004,(8):46-46
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动力源泉,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反映在对人才资源的竞争上.人才的流失,特别是高素质人才的流失,是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在效率就是金钱的今天,企业很难快速招聘到急需的人才,新招来的员工也需要有一定的时间来熟悉公司的环境和工作,而人才流动到竞争对手公司更是对自己构成一个直接的威胁.为了避免人才流失带来的损失,国际著名企业十分重视对员工的管理和激励,想方设法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6.
企业人才流失,在商界是普遍现象。如何看待人才流失?人才为什么会流失?如何防止人才流失?换个角度看问题,人才流失"得"与"失",人才流失"堵"与"疏",就有了答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与发展,社会竞争也越来越激烈,21世纪最大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资源"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焦点。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人力资源是企业长远持续发展中最重要的资本,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一个企业未来的发展。因此,风电企业在企业管理中更加注重对人才的重视,减少人才的流失。本文分析了人才对风电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当前风电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并提出了有效减少企业人才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一、杭州发动机厂人才流失现状随着市场机制的日渐完善,合理的人才流动带来的积极效果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被企业所认识。通过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的整体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人才外流超过了一定的界限后,就不能再视其为合理的流动,而应该纳入人才流失范畴。由于各企业实际情况不同,客观界定是人才流失还是合理的人才流动是比较困难的,很难给出一个一致的标准,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企业自身的主观判断。一般而言,当人才外流超过人才总数的15%左右,可视为企业存在着比较严重的人才流失问题。人才  相似文献   

9.
人才流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是一种必然的规律."人才资源流动对人才价值的实现和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但是伴随着人才的频繁流动,企业间的"挖角"以及员工的"跳槽"行为,已经成为商业秘密流失的主要途径.如何平衡用人单位、劳动者、社会三者的利益成为法律迫切要解决的问题,而业禁止制度则是利益平衡机制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在市场经济社会,人才流失是普遍现象。如何看待人才流失?人才为什么会流失?如何防止人才流失?可以换个角度从人才流动看人才流失“得”与“失”,人才流失“堵”与“疏”。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开放,人才流动呈现出明显的"马太效应",集中表现为人才从经济效益差的企业流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从传统企业流向新兴企业,从国有企业流向民营、合资、独资企业。在所有企业的人才流失中,国有企业已成为重灾区。如  相似文献   

12.
人才优势是现代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源泉,人才竞争是企业间竞争中最为本质的内容.日趋激烈的国际化竞争使人才流失成为制约企业持久发展的重要问题.现代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知识经济时代的凸现,人才流动壁垒的逐步消除,促使人才流动日益普遍.所以如何构建企业人才环境竞争力,留住和吸引人才,成为每个企业所必须解决的历史课题.  相似文献   

13.
<正>改革开放以来,人才流动在我国成为有目共睹的现象。人才流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力资本的优化配置,激励人才创新,并影响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但是,当人才流动超出一定范围时就成为人才流失。我国的人才流失率正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美国Wyatt管理咨询公司在互联网上发布的数据指出我国四大城市的人才流失率分别达到:北京17.5%,上海13.3%,广州14.4%,深圳10.8%。中国最具竞争力的城市和企业人才流失都如此严重,那其他城市和企业人才流失的情况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深入分析我国人才流动的特点,解析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任何组织对人才资源,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文章主要以国有企业人才流失问题为切入口,从物质待遇、工作环境、情感激励、发展空间等角度论述了杜绝和减少人才流失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一、人才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主要表现为:一是人才总量不足且增长缓慢、质量不高、结构不合理、分布失衡等矛盾比较突出.二是人才聚集能力不强,人才流动的市场配置程度不高.人才流失比较严重,出现人才断档的现象.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高新区陆续进入"二次创业"发展时期,对高技术及创新型人才的需求空前迫切,而市场的竞争使各高新区人才流动现象频繁。如何吸引人才良性流入,控制人才流失,以使高新区人力资源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本文在分析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才资源的短缺已经尤为突出,有效地解决人才资源问题,使社会发展的需要。面对人才资源的供不应求,通过文章对人才资源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留住人才的和措施。主要从四个方面来阐述:人才资源短缺、人才流失原因、人才流失影响的因素以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我国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现状出发,分析了中小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其影响,并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制定严格的人才约束机制,以合理控制中小企业人才流动,维持中小企业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才流动已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对每一个企业而言,人才流动都存在合理的限度,在合理限度内的人才流动对企业和员工是有益的,超过合理限度的人才流动则构成人才流失。当前,人才流失问题已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大瓶颈。如何正确看待企业人才流动,恰当评估人才流失状况,加强对人才流失的危机管理,是许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急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当前,人力资源竞争日趋激烈,人才交流日趋频繁。人才流动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人员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处于人才流动的下游,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高职院校的人才流出远大于人才的流入,从而造成人才储备日趋萎缩,引才留才日趋困难。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人才流失进行原因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只有通过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内涵式发展,扩大学校知名度,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人才流失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