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企业信用的缺失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信经济用中最基础、最广泛的信用形式.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诸如融资难、贷款难、担保难等信用缺失行为更是严重,这些行为与其所导致的信贷资金,撤出信用,偷逃税恶意拖欠,产品质量差等问题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影响了企业自身和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信用缺失的现状,在分析其危害的基础上,针对其存在的问题从思想认识,中小企业和政府三方面来提出构建有效的企业信用经管运行机制,扩展中小企业融资渠道,规范企业作为,保证市场交易的良性竞争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信用是现代企业的标志。然而,事实上,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已成为严重问题,因此,我们必须明确信用是现代企业经营的内在要求,分析信用缺失成因,采取有效措施,加快企业信用建设。  相似文献   

3.
企业信用缺失的成因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尤其是融资信用缺失和会计信息信用缺失已给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造成潜在的危害。文章在客观分析企业信用缺失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企业信用缺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尤其是融资信用缺失和会计信息信用缺失已给金融、证券市场的发展及企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进而对国家宏观经济调控造成潜在的危害.文章在客观分析企业信用缺失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治理企业信用缺失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案时有发生,企业财务信用缺失已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它表现在面广量大、影响恶劣、后果严重,涉及到企业的经营管理、资产配置、资金运用、利润分配、信息披露等方方面面,给企业、投资者、国家和集体造成了重大损失,也对证券市场造成了极为恶劣的负面影响。企业财务信用缺失问题已经成为困扰理论界、实务界及相关部门的难题。如何解决企业财务信用危机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以此为契机,提出建立企业财务信用评价制度,进行财务信用评价研究的观点,力求为我国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正在蔓延和恶化的世界金融危机又被称之为"信任危机",它是借贷人诚信缺失、恶意违约造成银行资金链断裂引起的,可以说,信用缺失是导致这场灾难的深刻根源之一.反思危机能使我们清醒到认识到信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相关性,信用是经济活动的重要元素和根本保障,主体信用意识对一个企业甚至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有反作用.就此而言,由道德理性和道德责任内在统一而构成的信用意识是推动-国经济发展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7.
政府采购作为运行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政府经济行为,也是政府行为受市场经济影响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面。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信用经济,而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信用建设却存在着严重的信用供给不足。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信用缺失主要来自外部的供应商。供应商信用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造成未来采购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的负偏离程度和可能性,即政府采购的信用缺失。这种信用缺失,提高了政府采购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建筑市场信用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缺失问题导致市场关系扭曲和交易成本上升,严重制约着我国建筑市场的健康发展。建筑市场各主体间关系复杂,其失信行为与众多因素相关。文章在阐述目前我国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表现和危害的基础上,重点立足于信用机制,从法律法规、信息传递、信用评级与失信惩罚4个方面分析了建筑市场信用缺失的原因,并针对性地提出几点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潘新 《价值工程》2012,31(1):136
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提高企业信用,是推进企业的诚信建设及经济发展的必要途径,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存在的信用缺失问题,已经严重困扰了企业经营和市场经济秩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突出瓶颈之一。因此,构建适合我国的企业诚信制度管理以提高企业信用,推进企业的诚信建设,已成为我国企业面临的一个紧迫问题。  相似文献   

10.
试论我国社会信用机制的缺失与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正新 《企业经济》2006,(3):144-145
我国社会信用问题的最大症结就是守信激励与失信惩戒双重机制的缺失,其主要表现为:守信者的经济利益激励缺失,声誉、信誉、债权等得不到保护,失信者也得不到道德谴责、经济惩罚和法律制裁。我们应该采取培育信用文化、建立信用体系、征信系统和精神与物质奖励制度、建立失信惩罚制度、建立风险补偿和分担机制、完善企业资信评级制度和风险预警制度、加快信用立法等策略来构建我国社会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11.
我国加入WTO,信用对于我国企业的发展而言,是与国际接轨的桥梁与平台,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一、信用缺失是我国企业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信用缺失是存在于企业经营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它已经成为妨碍我国经济正常运转的严重障碍,这主要表现在:制假售假现象屡禁不止;偷税、漏税、骗税十分严重;合同违约、商业欺诈、欠债不还、三角债、多角债、逃脱银行债务现象普遍;财务失真、做假帐司空见惯;价格欺诈、商标专利技术侵权和披露虚假信息等现象时有发生。企业信用缺失带来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在宏观经济方面,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破坏了…  相似文献   

12.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信用体系尚未完全建立,重建社会信用体系已是当务之急。其中,企业信用体系预警机制的建立是最主要的基础工作。一方面,内部环境决定了我国建立企业信用体系预警机制的紧迫性。当前,我国信用秩序相当混乱,信用缺失现象比较普遍。企业制造伪劣产品以及做假账现象时有发生,这充分体现了企业信用的缺失;而个人贷款迟迟不归还,增加了银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讲信用市场经济条件下,信用是指在交易中一方或双方因履行承诺而得到信任。企业有了信用,其产品就能不断开拓市场;银行有了信用,就会吸引更多储户。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你为什么选购这个品牌的商品而不选购其他品牌;面对众多申请贷款的企业,银行为什么对有些企业慷慨解囊,而对另一些企业却增高贷款门槛,这当中都存在一个信用问题。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从商品市场的买卖到要素市场的交易,从货币市场的借贷到资本市场的运作,无不体现着信用。因此,信用是构成现代市场交易的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些传统产业的发展速度受到影响,部分盲目发展的企业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等现象,房地产业、民间借贷市场以及一些制造企业频出"老板跑路"的消息。有关企业诚信经营的话题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2014年11月25日,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我国物流业信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有业内人士认为,物流企业的失信现象和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其实并不比其它行业突出,主要是物流业的信用缺失现象推高了交易成本,《意见》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不断的发展,企业和投资者对利益最大化也越来越强烈,这使得会计人员的信用缺失严重.本文首先阐述会计人员信用缺失的表现形式,分析了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产生的根源,提出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社会信用体系的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本质是信用经济,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重要基础制度之一。信用观念的淡薄以及信用法律、法规的不健全,严重制约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信用体系,已成为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论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及其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社会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项基本制度,没有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就不可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经济。社会信用包括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和政府信用。企业信用是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重点和突破口。信用是企业生存之本和竞争力之源,是企业最宝贵的无形资产。目前,我国企业信用缺失,导致经济秩序紊乱,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进行深层次思考,加快企业信用重构。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金融信用失缺现象相当严重,一些企业和个人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恶意拖欠、逃废银行债务或诈骗银行资金,失信现象日益增多,严重制约了金融信用功能的发挥,大大提高了银行经营成本和风险,极不利于信贷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我国经济发展。因此,加强金融信用环境建设,提高全社会金融信用意识,已成为当前我国金融改革与发展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9.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们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现代经济所必备的国民信用体系并没有建立。信用的缺失却成为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据CCTV.com网友网上投票评选“2002年度百姓最关注的十大法治说法”,涉及市场经济信用问题就有三个:“消费者遭遇购房欺诈,法院判决双倍赔偿”得11209票,“造假大案纷纷查处,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仍任重道远”得9887票,“打击涉税违法犯罪行为,依法纳税成为公众关注热点”得9467票,这充分说明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信用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加快构建我国信用体系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江…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信用观是决定一个国家能否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要求的社会信用体系的基础和前提。然而,当前社会信用缺失严重,信用观有待提高。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信用观包括信用文化观、信用经济观、信用法制观。信用观缺失的根源有传统观念、制度因素等等很多方面。必须从创新信用文化观、强化信用经济观、完善法律制度等方面来加强信用观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