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万颀钧  孙静 《新智慧》2007,(12):44-45
一、职工薪酬的涵义及科目设置 2006年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下简称“新准则”)中的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各种形式的报酬以及其他相关支出,即企业提供给职工的在职期间和离职后的全部货币性薪酬和非货币性薪酬。  相似文献   

2.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的相关规定,企业以其自产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发给职工的,应当根据受益对象,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计入相关资产成本或当期损益,同时确认应付职工薪酬。会计处理如下:①发放非货币性福利,借:基本生产成本(生产工人福利),制造费用(车间管理人员福利),管理费用(行政管理人员福利);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2014年修订了会计准则,将非货币性福利纳入职工薪酬的核算范畴,关于企业非货币性福利的研究越来越多,企业非货币性福利的会计核算和管理也越来越规范,但对企业运营管理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通过企业非货币性福利的重要性分析,深入剖析企业非货币性福利核算的影响,以期更加重视企业非货币性福利的核算工作。  相似文献   

4.
贺琼华 《新智慧》2007,(5):27-28
一、职工薪酬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规范了企业职工薪酬的会计处理和相关信息的披露。该准则在部分借鉴了《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做法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明确定义了职工薪酬的内容,即包括: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利费;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  相似文献   

5.
如何正确计量成本,作出正确决策,这是当前成本会计研究的热点。由于传统成本会计一直沿用以产品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从而导致对间接费用采用比较简单的方法进行分配。如对企业全部制造费用通常采用生产工人工资或生产工时比例分配。由于制造费用构成比较复杂,有管理人员工资与福利费、机器设备修理费、折旧费、租赁费、机物料消耗以及车间的其他管理费用等,这些费用引起的成本动因各不相同。管理人员工资与福利费的成本动因是生产  相似文献   

6.
新职工薪酬准则规范了企业各种形式的劳动报酬的会计处理。新企业所得税法及实施条例对企业所得税税前人工成本的扣除作了详尽的规定。本文主要从货币性薪酬、非货币性薪酬和辞退福利方面对职工薪酬准则与税法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并建议对职工工资薪金的税前扣除作出明确可行的规范。  相似文献   

7.
随着2014年1月重新修订的职工薪酬准则颁布,对职工薪酬内容作了重新修改,对人工工资,奖金等短期薪酬,福利费的界定范围越来越规范,日益趋同于国际准则。福利费是企业对人工劳动成本进行补充的一种方式,与工资、奖金有着明确的区分标准,在管理过程中,对福利费应当加强,合理发放福利费用,不能对职工任意减少正常的福利费用发放,也不能无原则的扩大发放空间,增加企业成本费用。在现实工作中,企业人员在发生防暑降温费、高温津贴、劳动保护费时,应明确区分其发放范围,做到各项的费用合理列支。  相似文献   

8.
以L公司为例,分析了企业人工费用现状。分析发现L公司人均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工会费和职工教育费,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L公司人工费用结构呈现以工资费用和职工社会保险费为主导,职工福利费、职工教育经费、住房公积金为辅的特点;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险费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而住房公积金所占的比重逐年下降。人均人工成本逐年上升,人均人工成本与营业收入增长不同步。人事费用率基本持平,人工成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9.
成本计算对象是计算产品成本过程中,确定归集与分配生产费用的承担客体,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实物载体,也是归集费用、界定费用的界线。企业的生产特点及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各不相同。小批单件的生产企业其成本计算对象为某批产品,发生的费用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大批大量单步骤生产企业以及多步骤生产企业中不要求提供每个步骤成本核算资料的企业,以某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发生的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及月末在产品成本;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企业中要求提供每个步骤成本核算资料的企业,如果成本管理要求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以各个步骤的半成品及最后步骤的完工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发生在每个步骤的费用,计算半成品成本及完工产品成本;大批大量多步骤生产企业中要求提供每个步骤成本核算资料的企业,如果成本管理不要求提供半成品成本资料,每个步骤都以完工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开设成本计算单归集发生在每个步骤的费用,计算出每个步骤发生的费用中应由完工产品成本承担的成本份额,合计后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对费用、成本、支出等概念的认识和运用,颇为混乱,在《成本会计》教科书中对费用的分类也存在着不恰当的地方。以下谈一点笔者粗浅的看法,以供参考。费用是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六大会计要素之一,被定义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一切耗费”。这里的费用本应与准则中收入的径口相一致,即狭义的费用。联系现行行业会计制度,费用要素的内容包括生产费用、营业成本、营业税金、期间费用和所得税五个项目,不包括投资损失和营业外支出。但是其中的生产费用与其他几个项目具有不同的性质,生产费用并非直接抵减当期的收入,而是形成了产成品。因此,准则中所指的费用不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定义是:费用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减少,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但不包括向所有者进行分配等经济活动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减少。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对费用要素的界定与收入要素是相一致的,即为广义的费用,其符合收入与费用相配比的原则。我国将来在修订《企业会计准则》、重构会计要素时应将费用要素重新定义。不管是广义的定义还是狭义的定义都必须与收入要素的口径一致。如果收入要素使用狭义的定义(如《企业会计...  相似文献   

11.
物流成本指企业物流活动中所消耗的物质劳动和该劳动的货币表现。物流成本的核算程序应当包括:明确物流成本核算范围;确定物流成本核算对象;确定物流成本计算项目;确定物流成本计算期;审核有关资料;进行物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确定物流成本核算的会计科目;设置和登记账簿。  相似文献   

12.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其指的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将所有发生的各种费用消耗根据一定的对象进行比例分配,其主要被用于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对于成本核算而言,其是否正确是影响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因素,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是否正确有着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曹全清  田路 《新智慧》2008,(11):69-70
企业内退职工是指在企业内部退岗休养的不在岗职工,内退职工虽不在岗但未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对内退职工的薪酬支出,会计准则要求企业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将针对内部退休计划所承诺的补偿(内退薪酬支出),比照职工的辞退福利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14.
企业薪酬设计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薪酬内涵不断丰富,货币化工资已经演变为薪酬体系中的一个部分,企业薪酬体系更为广泛的包含着雇佣组织提供的福利、服务等非货币性收入和员工因为工作而得到的心理上的满足感、个人职业生涯的成就感,这对企业薪酬设计模式提出了更加复杂的要求,本文尝试将各种薪酬制度归纳为五种基本模式:岗位工资制、能力/技能工资制、绩效工资制、市场工资制、年功序列工资制;三种组合模式岗位技能工资制、技能绩效工资制、岗位绩效工资制。并对各种薪酬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比较,以期为企业薪酬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企业物流成本是指生产、流通、消费过程中的物品实体与价值变化而发生的全部费用。企业在其物流成本核算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物流成本没有独立的会计科目,物流成本核算存在着制度性的缺陷,无法掌握和控制的物流成本较多等等,因此,必须改进物流成本核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浅谈会计准则下职工薪酬的核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立敏 《新智慧》2008,(8):34-35
一、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主要变化及容易出现的问题 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核算的主要变化有:一是职工薪酬接受益对象进行分配;二是职工福利费按实际情况计提;三是累积带薪缺勤要单独确认;四是辞退福利按权责发生制处理;五是增加以股份为基础的职工薪酬。  相似文献   

17.
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由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一定比例负担的劳动保险费、失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简称“两费一金”),均在“管理费用”科目中设明细科目进行核算,与企业其他期间费用一并转作当期损益。随着社会保障体系和职工住房制度不断地改革完善,“两费一金”的核算方法,已不能客观、公允地评价企业经营者为社会所创造的行业增加值,没有真实体现劳动者与企业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远期收入。就此,笔者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关于劳动保险费。本文所述“劳动保险费”仅指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障机构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实行社会化发放后,仍由企业负担的一部分补贴。前者是企业为从业职工在劳动期间攒足的“养命钱”,应视同职工劳动报酬的一部分,通过“应付工资”科目核算,纳入工资总额,记入相关成本、费用科目;后者是企业对退休人员在劳动期间结束后,给予一定的社会平均差额补偿,但它不属于企业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似应在“营业外支出”科目中列支。2.关于失业保险费。失业保险费是企业为从业职工向社会保障机构预期缴纳的一种保险费用,待其失去职业后,可由社会给予一定的经济救助。显然,缴纳失业保险费是企业履行的...  相似文献   

18.
从总体上看,《企业会计制度》和《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在成本和费用会计方面的规定相同居多,如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的划分原则、成本核算方法、期间费用的构成以及制造费用、财务费用、营业费用等的核算范围与核算方法基本一致。两者的差别主要在于《企业会计制度》明确了成本与费用的区别,强化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内容的核算,并增加了有关劳务成本、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内容等。本文拟就这些差异进行分析。一、成本和费用的定义《股份有限公司会计制度》未对成本和费用进行明确的定义。《企业会计准则》第七章“费用”中对费用的定义为:费用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企业会计制度》对成本和费用做出了明确的定义: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实际上,《企业会计准则》所定义的费用涵盖了《企业会计制度》中所定义的成本和费用两个概念,对生产经营成本和期间费用作出了区分:直接为生产商品和提供劳务等发生的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和其他直接费用,直接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为生产商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应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生产经营成本。企业行政管理...  相似文献   

19.
合理界定成本会计的内容,加强成本会计理论框架体系的研究,既对完善会计学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对指导成本会计实践具有现实的意义。成本会计的中心内容是成本核算,其理论框架体系应该是由成本会计目标、要素、假设和原则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20.
一、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的原则1.全面控制和重点控制相结合的原则。一方面,企业必须对所有的财务收支进行全面控制。所谓全面是指三个方面,一是全过程的控制,包括采购、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二是全员的控制,包括单位领导在内的所有职工;三是全要素的控制,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所有费用项目。另一方面,在全面控制的基础上,对重要的财务收支项目,应实施重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