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纺织》2005,(1):54-55
在2004年,“诚信”再次考验着中国企业的精英们,面对一些成功的企业家相继“出事”,人们质疑,世界上还有多少企业家可信?还有多少企业是诚信的?  相似文献   

2.
2005年中国已有80多种产品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中国的工业增加值居世界第四位,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但摧枯拉朽的中国制造业却引发了来自欧洲、美国、第三世界,乃至全球的恐慌与打压。是中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注意构建与全球社会的贸易和谐吗?还是中国企业目标市场出了问题?可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有一点是不辩的事实:很多中国企业的产品处于产业链的底层,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匮乏,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瓶颈。要解决这个瓶颈问题,笔者认为,中国企业必须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飞跃,否则,将很难立足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那么,中国企业实现“中国创造”的基础和空间从何而来?实现的途径和关键是什么?我认为最关键的因素是中国要有一批具有时代企业家精神的企业家,即:中国要有一批敢于冒  相似文献   

3.
在国外,企业家、企业高层主管、高层经营者花在战略思考、战略研究上的时间占全部工作时间的60%。而在中国,企业领导人花在这方面的时间却少得多。 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来,国外企业理论研究提出了“公司再造”理论,有的提出了公司“变革工程”或“再造工程”、“再生工程”的说法。如何再造?如何再生?这就离不开搞好企  相似文献   

4.
中国企业家如何担负起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责任、以新的角色展示新的精神风貌呢?——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匙”。  相似文献   

5.
4月16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在北京举行“可持续发展新趋势”报告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会长、中国企业家协会、国家环保总局、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的负责人士,宝钢、巴斯夫(中国)、壳牌(中国)、中集集团、BP(亚洲)等中国境内公司的企业家,就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状与政策、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企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进行了演讲与研讨。现将报告会的主要观点和经验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6.
协会作为代表行业利益的中介组织,在市场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中,大多数是由企业自发组成。但就我国来说,由于历史原因,协会更多还是一种政府职能的演变。如何贴近市场为行业和企业服务,基本上还处于萌芽和探索阶段。而拥有众多协会的纺织行业,近年来在协会自身建设中,不断有大手笔。近日,毛纺行业协会又率先变革,推选恒源祥董事长刘瑞旗担任协会会长。企业家担任协会会长,不失为协会建设中的一场革命。我们欣喜地发现,面对日趋市场化的今天,协会正悄然发生着由“政府”到“市场”、由“管理”向“服务”的转变。企业家如何运作行业协会?刘瑞旗如何打造中国毛纺行业协会新形象?带着这些疑问,本刊记者走访了中国毛纺行业协会。  相似文献   

7.
如何认识前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十一五”电力体制改革如何推进电网企业的主辅分离?《中国电力企业管理》“电建”版块如何为电建企业发展与改革服务?围绕这些问题,本刊于2007年5月25日至26日在杭州召开了“电建企业改革座谈会”。国家电监会政策法规部副主任孙耀  相似文献   

8.
学者企业家联合发布诚信宣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际儒学联合会、中国实学研究会主办的“儒学与儒商学术研讨会”于5月12日和13日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新加坡的40余名研究中华传统文化、企业管理的专家、学者和知名企业家,研讨儒学在现代经济领域的创新和发展,并联合向社会发出了诚信倡议。 《倡议》呼吁业界同仁,从自己做起,以“诚”为做人第一要义,以“信”为处世第一准则,以诚取信,以信养诚,携手创造诚信的经济环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9.
11月15日,在中国国际时装周期间,举办了“第三届北京国际时尚论坛”,此次论坛的主题为:创意与品牌经营。论坛邀请了多位业内知名成功企业家,分析家,以及著名的经济学家担任主讲人。发言的主题围绕着创意与品牌经营展开,从各个方面,各个角度阐述了各位专家对于品牌经营的理解。如何建立品牌?如何发展壮大品牌?中国的品牌应当如何走向世界?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副主任艾丰在论坛上围绕时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展开话题,他说,“什么是时尚,时尚是引导消费潮流的审美,是基于社会变化与文化而形成的。比如,国内曾风流一时的列宁装是当时的时尚。”…  相似文献   

10.
备受企业和媒体关注的2000年度“中国企业十大新闻”暨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和“最受关注企业家”推选于2000年12月28日在北京揭晓。德力西集团总裁胡成中被评为“最受关注企业家”。由近百名知名经济学家、新闻界权威人士、部分政府部门及企业代表组成的大型评委会经过两轮初选,经不记名投票最终评出“十大新闻”。中国企业十大新闻依次为:①首开用国家股进行奖励的先河:湖北广济药业董事长获70万国家股;②上海7家企业买断36位名教授的“冠名权”;③“海尔经验”被列入瑞士管理学院教案;④河南省洛阳市东都商厦发生特大火灾,造成…  相似文献   

11.
“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盛”.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就难以在社会中立足,就企业而言,缺乏诚信就难以在市场中生存,尤其是在中国入世后,企业诚信的建设和培育就越发迫切和必要.那么,如何把诚信理念植根于企业、渗透到每一环节,以达到整肃和规范的目的呢?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样板.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诚信问题已成为一个全社会十分关注,需要着力解决的现实问题。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良好的诚信环境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我国加入WTO后,在全社会范围内确保诚信“升级”,消除欺诈和失信行为刻不容缓。企业是社会的基础,社会诚信依赖于企业诚信,  相似文献   

13.
企业立业从诚信起步 ,诚信从不做假帐开始。“不做假帐”是对《会计法》等法律要求的高度概括 ,也是会计从业人员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和道德规范。但不做假帐绝对不仅仅是对会计人员而言的 ,不做假帐必须从企业甚至整个社会着手治理。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深入,一些建筑企业家应运而生,经理的企业家意识正在迅速提高。从我个人来讲从1985年企业推行经理负责制以来,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围绕如何“当好经理、管好企业,争作建筑企业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下面就有关几个问题谈谈粗浅的看法。一、建筑企业家应具备的素质企业家应具备怎样的素质呢?我认为,企业家的素质就是指作为一个企业家所应具备的知识、经验和能力的综合。其中能力在企业家素质中是最主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15.
一、改革和发展呼唤着企业家队伍的迅速形成并赋予其独特的历史使命 企业家是什么?我国把企业的主要经营者称为“企业家”,笔者认为这是不科学的。企业家不同于一般经营者,就在于企业家是一个创新、创造者,由此而使企业获得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的经济效益,并且企业家要承担  相似文献   

16.
所谓“诚信” ,就是诚实守信 ,切实履行承诺而取得他人信任。中华民族历来把诚信崇尚为传统美德。但近年来 ,“诚实、守信”似乎正在“走失”。我国已经加入WTO ,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企业 ,只有讲诚信 ,遵守WTO的“游戏规则” ,才有资格参加“比赛”。有诚信才能树立企业形象 ,赢得信誉、赢得合作伙伴和更多的客户 ,进而占领国内国际市场。这一点 ,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家们所认同。一、当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不讲诚信的表现形式及其危害性据国家有关部门的一项调查显示 ,在被调查的样本企业中 ,至少有 34 76 %的企业被假冒产品侵权 ,致使…  相似文献   

17.
2003年度“广西电力行业管理先进企业”、“广西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的推荐、遴选工作已经完成,按“评选办法”规定程序,现将拟授予2003年度“广西电力行业管理先进企业”、“广西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的名单向社会公示。从公示之日起15日内,欢迎公众以署真实姓名(单位名义要加盖公章)书面方式,向广西电力行业协会反映情况和意见。特此公示。广西电力行业协会拟授予2003年度“广西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家”荣誉称号公示名单拟授予2003年度“广西电力行业管理先进企业”荣誉称号公示名单序号企业名称序号企业名称1大唐岩滩水力发电厂13…  相似文献   

18.
在全球范围迅速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对中国企业产生深远影响的今天,人们对于企业的性质和作用,对于企业家的使命与角色,有了更新更深刻的认识,时代对中国企业和企业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当今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最直接力量,企业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企业家四论     
一 论企业家与改制 何为企业家?著名的经济学家熊彼特有段著名的话:“正是企业家将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和技术)组织起来进行生产,并通过不断地创新改变其组织方式才带动了经济增长。隐藏在经济增长背后的“国王”就是“企业家”。可见企业家即经营企业的“专门家”,  相似文献   

20.
诚信,原本是中国古代先哲极为重视和倡导的一种道德品质。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夫子就说过,“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他在《管子·枢言》中曾感叹:“诚信者,天下之结也”。这些警世恒言强调诚信就是做人办事的的基本原则。因此,历代儒商多致力于弘扬“诚招天下客,誉从信中来”和“童叟无欺”。这也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中有关商业道德的精髓。然而,曾几何时,我们这个泱泱文明大国,国人对诚信变得如此的陌生呢?耳闻目睹的是层出不穷、数不胜数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假烟、假酒、假农药;假账、假球、假学历;假票、假唱、假离婚……总之,一切能给人们带来名利的领域,无不游荡着“李鬼”的幽灵。信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