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智 《中华商标》2014,(7):60-61
正我国于2014年5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新《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明确了"一标多类"商标注册申请制度,即将原《商标法》的第十九条、第二十条合并,作为第二十二条,并修改为:"商标注册申请人应当按规定的商品分类表填报使用商标的商品类别和商品名称,提出注册申请。商标注册申请人可以通过一份申请就多个类别的商品申请注册同一商标。商标注册申请  相似文献   

2.
清源 《中华商标》2004,(4):24-25
商标注册申请的部分驳回是2002年9月15日起生效实施的《商标法实施条例》第21条第1款规定的,它取代了原《商标法实施细则》第16条第2款关于在实质审查程序中实施商标审查意见书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商标法的决定,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根据修正案对商标法的修改情况.商标法实施条例(下称实施条例)和商标评审规则(下称评审规则)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此次商标法修改围绕方便当事人申请注册商标、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加强商标专用权保护这三大目标,对商标法的诸多实体规定和程序事项进行了修订,既有弥补旧法空白和不足的地方,  相似文献   

4.
《中华商标》2014,(5):9-9
2013年8月30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修改后的商标法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也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为便于当事人依法主张权利.现就商标评审案件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5.
自2014年5月1日起,修订后的新《商标法》与《商标法实施条例》正式施行。相对于原《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新《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针对商标注册程序比较繁琐、商标确权时间过长等问题进行了修订,简化了商标确权流程,缩短了商标核准注册周期,程序设置为申请人提供更多便利。为了加深广大商标申请人对新《商标法》的理解,更加高效、便捷地进行商标申请注册,笔者对新法施行后在商标申请注册中变化较大、值得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梳理,希望能给相关人士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6.
一、商标主管机关 在日本,商标注册申请由日本专利局负责受理和审查。二、法律结构 H本商标注册申请等事宜由日本《商标法》和《商标法准则》调整。上述法律法规效力类似于中国的《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三、商标概念 日本现行的商标法巾对商标的定义与中国相同。2009年2月,日本专利局公开征集意见,讨论在商标法修订时,  相似文献   

7.
原琪 《中华商标》2014,(5):26-27
为贯彻落实将于2014年5月7日施行的第三次修改后的《商标法》,国务院对《商标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进行了修订。新修改的《条例》在便利当事人方面做出了多项规定,细化了新《商标法》一些相关条款,使其更便于操作,更有利于社会公众简便快捷地办理各类商标申请事宜。笔者认为,在便利当事人方面,新修改的《条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新商标法于2014年5月1日正式实施。为解决实施后一标多类商标申请及原版注册证无防伪和打印颜色商标产生色差等问题,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启动了修改商标注册证样式工作。现就新版《商标注册证》样式公告如下:一、新版《商标注册证》修改内容1、新版《商标注册证》采用了防伪技术,底色由原版《商标注册证》浅黄色改为白色,辅以蓝色边框。2、将原版《商标注册证》的"核定使用商品(第X类)"项目改为"核定使用商品/服务项目",下起一行标明"第X类:商品A、商品B…"。一标多类的,再另起一行标明第二个类别  相似文献   

9.
《中华商标》2007,(11):57-57
各商标申请人、商标代理机构:为了进一步提高商标注册工作效率,根据《商标法》及《商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我局对商标注册工作中的程序进行了调整,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现公布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自2014年5月1日起施行。总理李克强2014年4月29日(2002年8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58号公布2014年4月29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51号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有关商品商标的规定,适用于服务商标。第三条商标持有人依照商标法第十三条规定请求驰名商标保护的,应当提交其商标构成驰名商标的证据材料。商标局、商标评审委员会应当依照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  相似文献   

11.
蒋利玮 《中华商标》2013,(11):33-38
2013年8月30日新修订的商标法第59条第3款规定,商标注册人申请商标注册前,他人已经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先于商标注册人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并有一定影响的商标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人无权禁止该使用人在原使用范围内继续使用该商标,但可以要求其附加适当区别标识。该条款系商标法中首次对在先使用抗辩进行规定,将于2014年5月1日开始实施,但是该条款具体应当如何适用。在新法实施之前如何与现有的司法政策衔接,尚不明确。笔者不揣浅陋,对上述问题试作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华商标》2012,(1):70
正我国是尼斯联盟的成员国,《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已经尼斯联盟第二十一次专家委员会会议进行修改,形成《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十版。根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的要求,我国将于2012年1月1日起执行《商标注册用商品和服务国际分类》第十版。自该日起,凡向我局申请商标注册的,均须使用新版分类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实施条例》第五十六条的规定,现予以公布。  相似文献   

13.
1.扩大了商标注册的客体。为鼓励企业自主创新,适应商标注册的新需求,同时结合商标审查及注册的技术能力,新商标法取消了现行法对商标注册的可视性要求,明确规定声音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为我国受理新型商标的申请打开了法律之门。  相似文献   

14.
张莉 《中华商标》2013,(11):48-50
2013年8月30日,《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经全国人大常委会第4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并将于2014年5月1日开始正式实施。新商标法在保护范围、审理时限、赔偿数额等方面有了重大变化,其中引人关注的内容之一便是《商标法》第十四条的规定,在原有法条基础上,增加了:在商标注册审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局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做出认定。  相似文献   

15.
《中华商标》2014,(5):64-64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 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的《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贯彻执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以下简称商标法),现就新旧商标法衔接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相似文献   

16.
《商标评审规则》自1995年制定以来,于2002年9月进行过第一次修改。那次修改增加了大量新规定,主要目的在于适应入世后实施新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的需要,尤其是适应司法审查的需要。三年来的实践表明,第一次修改是成功的,为规范我国商标评审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那次修改也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加之在实施中又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解决,因此,国家工商总局于9月26日签发第20号局长令,对该规则进行了第二次修改。此次修改是在商标法及其实施条例未改的大前提下进行的,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强适用性,填补漏洞,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7.
2009年9月16日,在国家工商总局举行的2009年商标注册申请审查突破百万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局长李建昌就我国今年商标注册申请审查量于9月15日突破百万大关及总局近两年来加快商标审查的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相似文献   

18.
尚彪 《中华商标》2003,(10):20-21
2003年上半年,全国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按照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的部署,适应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以修改后《商标法》和《商标法实施条例》的实施为契机,克服“非典”疫情给行政执法工作带来的不利影响,严厉打击各类商标违法行为.为保护商标注册人的合法权益,有效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作出了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19.
李继红 《中华商标》2013,(11):26-28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决定,这是继1993年和2001年之后,立法机关对《商标法》的第三次修改,新法将于2014年5月1日起施行。修改后的商标法从原来的64条增加到73条,针对当前商标注册程序比较繁琐、商标确权时间过长、恶意侵犯商标权屡禁不止等问题作出一系列修改和调整。“驰名商标”不能用于广告宣传,是此次《商标法》修改的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0.
文学 《中华商标》2006,(11):33-36
欧共体(现欧盟)为消除成员国商标法的差异,消除阻碍共同体市场内货物自由流通和扭曲自由竞争的不利因素,于1988年公布协调成员国商标法《第一号商标协调指令》,后又于1994年制定《共同体商标条例》。在此背景下,德国于1994年制定并于1995年实施了新商标法(全名为《商标和其他标志保护法》)。较之于原商标法,德国新商标法在商标审查的程序、内容等方面均做了实质性的修改。本文将主要讨论德国现行的商标异议制度及其配套制度,以探讨我国商标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可以从中获得哪些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