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增长方式将发生历史性嬗变已成为许多专家的共识。即将闭幕的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主要议题之一是研究和审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徐剑  孙东旭 《全国商情》2009,(1):13-14,60
对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进行规划,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详细分析了辽宁"五点一线"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和主要优势的基础上,针对其自身特点,提出了开发建设沿海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并给出了实现这一战略构想需要完成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中国沿海三大增长极周边九省的经济增长有两种具体的路径,一是经济增长速度的相对变化率按大M形离散路径变化的M形总量增长路径;二是经济增长速度相对变化率按龙头拐形路径收敛于零的M形总量增长路径。两种路径形成与二元经济结构、周边九省转移的剩余劳动力的文化结构、剩余劳动力入地、增长极与周边地区经济结构的差异性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4.
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空间极化与空间经济网络发育共进,多个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有机结合和共生形成多极网络空间组织。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要把构建和优化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作为一个重点。基于“经济网络—多增长极—共生关系”的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7年A股上市公司的总部—分支数据构建长江经济带空间经济网络,通过节点度、网络密度、点度中心度、网络连通度等分析其发育水平,并根据城市综合指数(标准化后的节点度与规模加权经济增长率之和)判定增长极范围及其核心城市,进而运用共生度模型检验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之间的共生关系,结果发现:长江经济带的空间经济网络发育水平稳步上升并趋于成熟,同时已形成长三角、长江中游、成渝三大增长极;三大增长极之间的经济联系持续增强,其中,长三角增长极与长江中游增长极的联系强度最大,长三角增长极与成渝增长极次之,而长江中游增长极与成渝增长极的联系强度较小;增长极与空间经济网络之间存在正向非对称互惠共生关系,增长极对空间经济网络的促进大于空间经济网络对增长极的促进,空间经济网络对增长极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而增长极对空间经济网络的促进作用呈现先减弱后增强的趋势。可见,多极网络空间组织在长江经济带已初步形成,应在进一步推动三大增长极加快发展的同时,加强增长极之间的互动,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更加紧密的空间经济联系,提升空间经济网络的现代化水平,促进长江经济带多极网络空间发展格局的持续优化。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大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已成为必然趋势。文章从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内在矛盾,分析了行政区经济运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及产生问题的主要机理,通过对推动矛盾发展的内外因的对比,分析了推动“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的根本动因,即日益发展的市场经济高度市场化的要求与“行政区经济”强行政性的特点之间的矛盾。并且对导致矛盾激化的两个方面即地方贸易保护和政府角色定位问题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6.
中国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绝不能模仿西方发达国家高物质消耗和环境破坏的传统增长模式。应当利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化资源配置方式和后起国优势,走出一条崭新的人本经济增长道路,以高素质的人而不是物的生产作为经济增长的中心。这是一条将人的发展与经济、环境、制度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也是我国经济增长的根本道路。  相似文献   

7.
何敏轩 《现代经济》2007,6(7):51-52
杭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服务业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杭州市政府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又明确提出了“发展现代服务业,增强城市服务功能”的一系列具体要求,因此,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杭州市的一项战略性决策。为把这项战略性决策切实贯彻落实好,结合操作实际,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8.
经济增长是指财富在数量规模方面的增长。经济增长理论则是以如何增大一国 GDP为研究内容的理论和方法 ,即在弄清决定 GDP水平的基本要素以及要素之间有机联系的前提下 ,揭示当这些要素随时间变化时 GDP长期增长的规律。文章介绍了主要经济增长学派关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一些基本观点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9.
10.
2007年爆发的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凸显了现有经济增长模式的脆弱,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提供了良好契机。本文以一个宽广的历史视角对现有经济增长模式进行反思,并基于主要经济指标分析了该模式存在的隐忧,然后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我国"十二五"时期亟需加快推进的若干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根据大卫.罗默的假说,由于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限制,实际的经济增长将呈下降趋势,即存在因土地与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而引起的"阻力"。通过计量分析,计算了1981~2004年期间中国经济增长中土地资源的"阻力,"平均每年约为1.53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由于土地资源的消耗,在1981~2004年期间,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平均每年降低了1.53%。  相似文献   

12.
“十四五”规划提出“2025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分别下降13.5%和18%”,考虑“十四五”期间劳动力供给和劳动生产率约束,构建节能减排约束下的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对“十四五”期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各产业能源强度、各产业劳动生产率、劳动力供给数量进行预测,为经济增长优化模型参数的设置提供依据。采用遗传算法对经济增长优化模型进行求解,优化结果表明,中国“十四五”期间能源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可分别降低19%和24%,在满足节能减排约束的前提下,最优年均经济增长率为6.4%。实现这一优化结果,需要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大力提升生产性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比重至65%,增强第二产业实力,降低比重至29%,降低煤炭消费比重至50%,提高天然气、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分别至12%、19%。  相似文献   

13.
以中国30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和西藏地区)为研究样本,将经济系统分为经济生产子系统和环境治理子系统,采用网络SBM-DEA模型对2001—2013年中国及各省份的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进行测算和分解,并计算各地区经济生产效率与环境治理效率之间的耦合协调度,结果表明:低碳经济增长效率呈现“U型”变化趋势,2001—2007年下降,2007—2013年逐步回升;低碳经济增长效率较高区域逐步由北部沿海向东部沿海和南部沿海地区扩散,西南地区低碳经济增长效率有所提高但整体仍处于效率一般状态;经济生产效率明显高于环境治理效率,且整体耦合协调度偏低。低碳经济增长效率的提高依赖于经济生产系统和环境治理系统的共同作用,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实施因地制宜的低碳经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光辉的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走过了30年光辉历程.1978年至1992年为第一阶段,是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过渡阶段;1992年至2008年,即改革的后16年为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开始建立到逐步完善的阶段.中国经济体制改革30年,在六个方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用渐进方式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发展市场经济相结合;"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有效结合;在宏观调控中对财政与货币政策的综合运用;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相互配合;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中国“30年经济增长奇迹”界定与形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国内外关于"中国奇迹"不同观点评价的基础上,运用统计方法对中国"30年增长奇迹"进行了描述,界定了"中国奇迹"的内涵和特征,运用转型理论和增长理论对中国"30年增长奇迹"进行了理论解释,并对中国经济增长奇迹的持续性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民营资本: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源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改革开放给民营经济带来了发展的机会,而民营经济的发展又给中国经济注入了强大的活力和后劲,成就了我国30年来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我国民营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一方面,国务院在2010年发布了新36条,进一步鼓励民营资本进入基础设施领域,给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提供了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政收入规模不断扩大。通过分析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和国内总产值的变化趋势,运用VAR模型和因果关系检验理论对中国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论表明:1978-2006年,中国财政收入冲击对GDP的作用较弱,GDP冲击对财政收入有较为显著的负向影响,且这种作用呈先上升又逐步下降的趋势,第10年对财政收入波动的贡献值为82.7%。  相似文献   

18.
“五点一线”与腹地经济互动发展无论是对辽宁省,还是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还是对东北亚经济圈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在深入剖析“五点一线”与腹地经济互动的理论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区域合作的经验,提出了“五点一线”与腹地经济互动的战略构想与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9.
回顾我国工业"十二五"规划编制过程,一个非常突出的特点是,标准战略在"十二五"规划得到了充分的重视和体现。许多政府部门都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高度,重视标准化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随着人类从农业社会演进到工业社会,人们的消费模式也经历了由"节俭消费"到"借贷消费"的发展变迁。借贷消费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拉动经济增长,但过度的借贷消费也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隐患甚至导致金融危机。就目前的中国而言,美国借贷消费的经验意义可能要远大于它的失败教训。中国消费的宏观调控目标应是扩大消费与可持续消费并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