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环球科技     
《中国高新区》2011,(10):10-10
我国成功发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官一号” 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长征二号F”T1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准时点火起飞,将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10分钟后器箭成功分离,太阳能帆板随后正常打开,并且人轨后状态正常。21时39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相似文献   

2.
大量的信息表明,俄罗斯打算把卫星发射活动从拜科努尔迁往其它发射场。人们常常提起俄罗斯的航天综合体(在普列谢茨克的,在远东的),但是不久前俄把航天发射活动移向国外的意图得到了证实。俄计划在法国的库鲁航天发射场(在临近赤道的南美地区)为"联盟"号运载火箭建造航天发射场,同时在澳大利亚也要修建类似的发射场。为实施这些方案,已经签署了相应的政府间协议。哈萨克斯坦动力部航空航天委员会副主席麦·莫尔达别科夫解释说,俄罗斯的新航  相似文献   

3.
自1992年9月中央决定开展载人飞船工程研制后,神舟飞船便与内蒙古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发射场的续建改造到着陆场的选址建设,从1999年11月20日神舟一号到2002年12月30日神舟四号四艘无人飞船的发射回收,从2003年lO月15日“一人一天”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到神舟六号“两人五天”载人航天飞行,十多年来,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始终如一地配合参试部门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从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也涌现出许多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生动感人的事迹。为了总结经验,表彰先进,更好地支持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和大力弘扬载人航天精神,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内蒙古军区决定,在神舟六号发射回收工作顺利结束后,对十多年来支持载人航天工程进行总结表彰。  相似文献   

4.
新闻要览     
国际俄罗斯计划2025年前实现载人登月并建立永久基地俄罗斯媒体9月1日援引俄航天署署长佩尔米诺夫的话说,俄罗斯计划2025年前让宇航员登月,并随后在月球建立永久性基地。  相似文献   

5.
文章借鉴国际航天旅游发展成功经验,运用SWOT分析方法,全面分析了依托海南航天发射场发展航天旅游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海南塑造航天旅游品牌的一系列对策建议,如制订航天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开展新的营销,提升区域旅游管理,关注航天旅游品牌保护,注重航天旅游品牌危机管理等。  相似文献   

6.
环球科技     
《中国高新区》2013,(1):14-14
据国外媒体报道,作为美国宇航局庞大星座计划一部分的“猎户座”多用途宇宙飞船目前正在肯尼迪航天中心进行内部舱室的建造,工程帅们预计在2014年9月使用三角洲(Delta)IV型重型运载火箭将其发射升空,发射地点位于佛罗里达航天发射场。  相似文献   

7.
孙占鳌 《发展》2013,(9):56-57
(二)神舟二号神舟一号飞船成功发射后,经过两年时间的科技攻关,2001年1月10日1时0分,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飞船起飞13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2001年1月16日晚7时22分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着陆,共飞行6天零18小时/108圈。神舟二号飞船是第一艘正样无人飞  相似文献   

8.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根"和"魂".作为民族精神内容之一的载人航天精神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它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推动整个社会认知的前进.本文以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完成首次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作为背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为主体,以传承载人航天精神为载体,进一步论述载人航天精神的传承意义,找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飞行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  相似文献   

10.
孙占鳌 《发展》2013,(7):56-58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始建于1958年3月,位于甘肃省酒泉市东北部。是中国创建最早、规模最大的综合型导弹、卫星发射中心,也是中国目前唯一的载人航天发射场。50多年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逐步建立起了一套完善的综合发射设施,拥有了一支技术过硬的科技队伍,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史上的多个第一。与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技产业》2005,(4):61-61
世界三大航天飞行控制中心之一的北京航天指挥控制中心,在攻克八项关键航天飞控技术并使之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上,还针对载人航天任务的特殊需求,掌握并突破了一系列载人航天飞控的先进技术。这一系列先进的载人航天飞控技术主要包括应急逃逸救生控制系统、航天员生理信息处理系统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获得成功,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研制和保障其成功的无数科技精英中,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庆伟可谓功勋卓著。他领导的集团公司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承揽载人飞船“神舟”和运载火箭“神箭”两大系统,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独立开展载人航天的国家。  相似文献   

13.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我国将于今年下半年实施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实现航天员首次空间出舱活动。目前,各项准备工作正按计划进行。  相似文献   

14.
在4月24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面向社会公众发起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及空间站名称标识征集活动"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此间向《中国经济周刊》透露,今年下半年,中国将首次发射空间站目标飞行  相似文献   

15.
在全国上下欢庆我国"神舟五号"飞船载人飞行圆满成功的喜庆时刻,笔者作为在20世纪60年代末曾受命用我国正在研制中的洲际导弹的运载工具探索发射"曙光号"飞船的可行性;80年代中后期,参加国家"863"天地往返运输系统专家组技术组工作,直接参与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技术途径探索的科技人员,心情更加不能平静,引起了深深的思考。一、我国为什么要搞载人航天发展一项投资规模大、研制周期长、技术复杂,甚至会对生态环境、社  相似文献   

16.
高层     
《中国西部》2012,(19):12-13
H胡锦涛:热烈祝贺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6月16日18时56分,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在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胡锦涛总书记在贺电中说,喜闻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我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表示热烈祝贺和诚挚问候。总书记强调,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  相似文献   

17.
哈萨克斯坦两名预备宇航员将开始同俄罗斯人一起接受培训,两年后他们将乘俄罗斯的宇宙飞船进入太空,这将使俄罗斯租用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器发射场的租金缩减1/3。  相似文献   

18.
2005年10月12日上午90时,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闭幕的第二天,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在顺利完成预定的各项空间科学实验活动后,于10月17日凌晨4时33分安全返回地面。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一人一天”载人航天飞行,到这次“两人五天”载人航天飞行,我国仅用两年多时间,就实现了发展载人航天技术。进行有人参与的空间宴验活动方面的重大跨跃。这一辉煌成就,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有力地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更加坚定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19.
《走向世界》2012,(19):1
北京时间6月16日18时56分,执行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刘旺、刘洋3名航天员送上太空。其中,刘洋是中国首位参加载人航天飞行的女航天员。17日14时许,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取得成功。17时许,神舟九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天宫一号。神舟九号载人飞船在轨运行期间将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先后进  相似文献   

20.
沈云  李颖 《沪港经济》2003,(11):7-10
中国第一次载人航天飞行吸引了全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目光,在中国宇航员飞天前夕,杨澜采访了中国载人航天火箭系统总指挥黄春平。鲜为人知的内情,惊心动魄的故事,壮志凌云的豪情,一定会让读者诸君大开眼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