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金根 《理论观察》2013,(12):18-21
张闻天对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的认识有一个过程.在临时中央工作时,宣传和执行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政策,对若干“左”的政策进行了反思和批评;在中央红军长征开始前后,摒弃“左”倾错误,在遵义会议上批评“左”倾军事路线,这主要是得益于他的自觉转变;在瓦窑堡会议上批评“左”倾关门主义,推动了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但长期没有认识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路线错误;从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开始从思想路线的高度逐步认识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是路线错误.  相似文献   

2.
毛泽东在长征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为我们党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团结教育和争取犯错误的同志:审时度势,力主红军向黔东进军;抓住机遇,七作疏通,扩大反“左”阵营;遵义会议,结束“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指挥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打破了敌人的重兵围追堵截;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妥善处理同张国焘的斗争;三军会师,迎接全国抗日民主运动高潮。  相似文献   

3.
遵义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正确领导,把党的路线转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轨道上来.从此,中国革命就在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路线指引下走上胜利发展的道路独立自主.  相似文献   

4.
正遵义市位于黔川渝三省市结合部的贵州省北部,因被称为党和军队生死攸关转折点的遵义会议在这里召开,遵义又被誉为"转折之城,会议之都"。1935年1月7日,中央红军攻克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这里召开了史称"遵义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遵义会议纠正了博古、李德"左"倾军事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  相似文献   

5.
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第一部分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一、历史的伟大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全会结束了1976年10月以来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开始全面地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中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相似文献   

6.
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历史机遇,在长征行进途中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瓦窑堡会议解决了党的政治路线问题,长征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观念深入人心,长征结束后的反思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展开。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论述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条件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所面临的民族危机和俄国“十月革命”的示范效应的基础上,指出了马克思主义通过俄国传入中国时就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的差距以及俄国经验和中国实际的差距,阐释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和王明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发生的深层原因,最终揭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在弥合马克思主义以及俄国经验与中国实际的差距方面的理论功用.  相似文献   

8.
周恩来是1931年底来到苏区瑞金的,至1934年秋率领红军主力踏上长征之途,在这里战斗生活了将近三年时间。这是一个敌我斗争异常残酷和党内斗争异常复杂的特殊的历史时期。周恩来到瑞金时,正是“赣南会议”开过不久。在这次会议上,有些人指着毛泽东的鼻子骂他是“狭隘的经验论者”,“富农路线的执行者”,“一贯的右倾机会主义者”,要把毛泽东挤出党和红军的领导岗位。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不断相结合的历史。江泽民同志在今年“ 七一”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八十年,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而不断追求真理、开拓创新的八十年”。“八十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这是总结我们党的历史得出的最基本的经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去、现在和将来始终是中国共产党的永恒课题。它表现为一个历史运动,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不断推移而不…  相似文献   

10.
党的历史和现实的经验都告诉我们,对待马克思主义的唯一科学度,是既要坚持,又要发展,把坚持和发展统一起来.江泽民同志正是在深刻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要毫不含糊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毫不含糊的在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江泽民同志在领导我们党进行思想建设和理论创新的过程中,把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很好地统一了起来,保证了我们党正确的理论导向.在确立邓小平理论作为全党指导思想的重大决策上,在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在制定党的理论、路线、政策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都体现了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统一.  相似文献   

11.
第四集中华魂(下) 六   1931年 7月下旬,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统治的中共临时中央派曾洪易来到赣东北根据地。曾洪易一到赣东北就极力推行王明的“左”倾错误路线。他首先将方志敏排挤于党和红军的领导核心之外,又撤掉了黄道中共赣东北省委组织部长和吴先民红十军政治部主任的职务。此时,正是赣东北苏区第三次反“围剿”期间,曾洪易主持制定了“持久围攻堡垒,敌人的堡垒建到哪里,红十军就要打到哪里,与敌人的堡垒共存亡”的作战方针。在曾洪易的指挥下,红十军整日强攻敌人的碉堡,损失惨重。   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方志敏在唐…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遵义会议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遵义会议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创立的多维理论探讨要从科学、民主、民族和时代这几个方面进行,遵义会议确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基本思想路线,在提供基本的民主保障的同时,确定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独立自主和与时俱进的时代创新精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阚和庆 《黑河学刊》2000,(4):19-21,34
“反修”“防修”是毛泽东晚年的主要思想,也是党内“左”倾思想的突出表现形式.本文探析了毛泽东的“反修”“防修”思想的成因,并引出深刻的历史教训,希望对人们认识修正主义、思考建国后的曲折历史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百年发展史就是一部践行群众路线的历史。“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的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建立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历史观、实践观和真理观基础之上,蕴含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认真研究党的群众路线的哲学蕴含,有利于更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的根本问题,把深刻的思想认识变为坚定的自觉行动,更好地推动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  相似文献   

15.
一、中国共产党反"左"斗争的历史回顾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先后三次犯过"左"倾错误.第一次是1927年11月至翌年4月以瞿伙白为代表的"左"倾盲动主义.第二次是1930年6月至9月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第三次是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16.
邵燕成 《宁波通讯》2012,(12):60-60
笔者近日贵州出差,顺道参观了遵义会议纪念馆,更加认真仔细地学习了这段历史,更为毛泽东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面对数十倍的敌人,四次渡过赤水,实行机动的运动战方针,纵横驰骋于川、黔、滇边境广大地区,迂回穿插于中国国民党数十万重兵之间,积极寻求战机,并有效地歼灭对手,取得了中国共产党长征这一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据称毛主席一生指挥了许多堪称经典的战役,唯独他对四渡赤水战役最为得意。我不由感慨,遵义会议后毛主席担当起了党的总书记的重任,但如果没有智慧,就不会有党的新生,历史也将重新改写。  相似文献   

17.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果断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方针.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和全国人民的注意力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标志着党开始全面、认真地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倾错误.实现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和政治路线的根本性历史转折。1981年6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标志着这一艰巨历史任务的完成。由此.中国开始进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相似文献   

18.
在长期的中国革命与建设中,毛泽东同志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了独特的思想。总体来看,毛泽东同志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主要包括了相互衔接的几个方面:学习马克思主义,抓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实施调查研究,奠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础;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强调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方向;推进理论创新,加快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9.
杨红 《魅力中国》2014,(14):363-363
群众工作,也称作群众路线,就是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事业发展的根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群众工作,是我们党依据人民群众是创造社会历史的根本动力的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宣传、发动、教育和组织全体人民共同从事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基础性工作。正如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作风》一文中所指出的,群众工作是我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标志,  相似文献   

20.
学风问题是思想路线问题。在学风问题上,要么是马克思主义的,要么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舍此无他。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历程中,高度重视从思想上建党,努力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舍,逐步形成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创建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风,同时提出了坚持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方法,坚决反对“左”、右倾机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