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使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工业产值比重先升后降,服务业产值比重呈现日趋增大的趋势。通过实证研究表明,中国服务业发展的拐点已经出现,服务业正在进入黄金20年的发展周期。其主要特点表现为:行业总体,良性发展与准备起飞;行业内部,改造升级与结构优化;区域结构,梯度推进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
从菏泽产业结构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的不合理性出发,其调整优化升级的路径,既要走各产业之间数量比例关系、经济技术联系和相互支撑作用的协调之路,又要走产业结构系统从低级形式到中级形式,再到高级形式的升级之路。具体工作中,就是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突出发展新型工业化,促进工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全面提升等。  相似文献   

3.
中原经济区的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要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但通过分析发现,1981-2010年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发展反而降低了农业现代化水平,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的转变并没有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因此,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必须集中资源促进农业现代化,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要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相似文献   

4.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是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主要表现之一,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会促进农业现代化并提高农村经济运行效率,进而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相对收入水平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基于我国2003—2017年30个省级区域的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计量模型和面板门槛模型分析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仅有利于缩小本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还对周边地区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且抑制作用逐渐增大。因此,应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并促进区域合作和交流;同时,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要与各地区农业生产的现实需求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甘肃省虽地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文化资源丰富,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将文化产业划分为文化服务业和文化品制造业,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本研究得出甘肃省应优先发展文化服务业,以文化服务业带动文化品制造业,最终达到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实现产业结构整体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6.
在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湖南产业结构调整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湖南第一产业呈稳步下降趋势,第二产业呈稳步上升趋势,第三产业在波动中呈下降趋势.目前湖南产业结构存在工业发展水平不高,新兴服务业发展滞后,为第一、第二产业服务的能力弱等问题.湖南应制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财税政策、法规,为湖南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供制度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化升级;通过财政、税收优惠与扶持政策,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推进湖南工业化进程;实施财政投资倾斜政策,促进湖南第三产业快速增长;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7.
外资是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有必要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产业结构和利用外资的关系。文章剖析近年泰州市利用外资和产业结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良性互动,但是也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促进外资由集中在制造业向农业、工业、服务业三次产业并举转变;科学规划先行,加强外商投资引导;提升服务,大力优化外资软环境三点措施,促进二者良性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产性服务业主要为三次产业生产商品或服务提供中间投入,产业融合度高,带动作用显著,并且一般通过产业先导效应、同步效应及关联效应来促进社会就业增长.近年来,广西贵港市加快发展以交通邮政业、金融服务业为主的生产性服务业,促使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吸纳能力也不断增强.但此过程中还存在行业空缺、行业就业效应差异大等问题.建议分类制定生产性服务业政策,促进产业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开展重点招商工作,解决生产性服务业内部行业空缺;充分依托产业园区平台,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工业联动发展;注重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不断完善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以厦门市思明区为例,分析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人口素质、结构分布以及迁移流动的变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提出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措施,即通过解决产业结构与人口结构的联动发展问题:一方面,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增加生产服务业和生活服务业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升级,以应对人口结构变化;另一方面,提高人口素质尤其是青少年和劳动年龄人口的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合理控制人口总量,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在于畅通国内大循环,生产端的升级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与保障。本文在构建平衡增长路径下多部门经济理论模型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省级层面的三次产业数据,实证考察技术进步对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升级的影响,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理论参考与经验支持。研究发现,农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工业技术进步与农业和工业就业比值、服务业和工业就业比值同时呈正相关关系,服务业技术进步则与工业和服务业就业比值呈负相关关系。这意味着,农业、工业和服务业部门的技术进步差异会引致部门之间劳动力的流动,从而推动以就业结构变动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相对价格机制是技术进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机制,即技术进步可以通过降低部门产品的相对价格,推动以就业结构改变为表征的产业结构升级。本文基于中国数据,验证了技术进步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事实。因此,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过程中,要以创新为动力,着力推动科技创新,以技术进步推动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的合理流动,从而实现资源在三次产业间的有效配置,从生产端为畅通国内大循环提供基础保障。  相似文献   

11.
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度和分析三大城市群的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综合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水平。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影响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耦合协调的外部环境因素。结果显示:(1)三大城市群高技术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稳步提升的发展态势,长三角最高,其次为京津冀、珠三角。(2)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对高技术制造业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二者间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升;现阶段传统型生产性服务业特别是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在促进高技术制造业发展方面仍发挥显著影响。(3)经济发展水平、交通通达性对推动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科技创新对二者协调发展的作用取决于科技成果能否有效落地转化。(4)外商直接投资的增加不利于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耦合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空间计量模型,系统分析城市化进程中人力资本结构的空间分异及"极化"现象,并从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升级和收入差距等三个维度考察其内在实现机制。结果显示:(1)中国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本结构仍以中、低人力资本为主,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力资本结构空间集聚明显;(2)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升,人力资本结构出现高、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上升,而中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不断减小的极化现象;产业结构升级、技术创新水平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高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产业结构升级、收入差距与城市化的交互作用提升了低技能人力资本占比。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产业结构向高端服务业方向发展、加快创新成果的转化、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是推动人力资本结构优化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类比方法,将烟台与首批沿海开放城市及济南、厦门和深圳等17城市市辖区三次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烟台第二产业比重过大、第三产业比重过低,产业结构严重失衡。将烟台与发展相对较快的上海、广州、深圳、天津、青岛、宁波和大连7城市服务业内部结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烟台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等5大生产性服务业明显滞后。因此,加快培育和大力发展上述5大生产性服务业将是烟台加速服务业发展、提升服务业层次、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和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14.
蒋学 《企业家天地》2007,(12):31-32
服务业通过其各种服务功能,有机联结社会生产、分配和消费诸环节,加速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运转,对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湖南服务业发展水平和综合竞争能力,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湖南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转型,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工业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快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国际金融危机给广东经济带来诸多负面影响,作为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主体的广东沿海经济带,其产业结构升级迫在眉睫。文章剖析了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发展概况,认为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存在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之间的经济差距大、产业结构偏差明显、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和对国际市场依赖程度过高等问题,提出广东沿海经济带产业结构升级应选择以下路径: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协调三次产业结构,提升第二产业发展层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和强化自主创新能力,以信息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等。  相似文献   

16.
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作为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需要加倍努力,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争取早日基本实现现代化。基于经济现代化、社会现代化、城乡现代化、生态文明、政治文明5个维度构建现代化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分析2019年西部地区12省区市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态势,结果表明: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建设不但与东部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距,而且各省份之间以及西南地区与西北地区之间也存在显著差异,并表现出不同维度上的异质性。目前,西部地区基本实现现代化还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创新发展动能较弱,产业结构层次较低,污染物排放水平较高,区域和城乡差距明显,人力资源质量、地方治理能力和社会保障力度等也有待提高。因此,西部地区应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平衡协调发展战略、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培育和激发创新动能,塑造和发挥人力资源质量优势,进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同时,要加强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促进生产方式绿色化转型;深化体制改革,推进地方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17.
以1950~2012年上海数据为样本,通过测度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标,构建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计量经济模型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较为稳定,而高级化则表现出较大不确定性,且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发展的作用要远大于产业结构高级化;对服务业各行业的分析发现,金融业、信息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水利与环境及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与仓储及邮政业、住宿与餐饮业、居民服务业、文化体育与娱乐业等行业结构合理较低,并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专业培训、市场化改革、服务外包、电子商务推进、IT技术融合、绩效工资改革、房价调控等角度为上海提高整体国民经济和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合理程度提出一些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能耗低、污染少的现代服务业会逐步取代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无锡作为江苏省经济发达城市,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对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缓解就业压力、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选取5个方面22个指标建立现代服务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经过KMO和Bartlett,s检验,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取主要因子,对无锡现代服务业综合竞争力进行定量评价,从而为无锡现代服务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具有"大城市,大农村"特殊格局的重庆市为例,从旅游业的产业带动作用的角度,对正在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农业进行思考。文章认为,如果旅游业与农业能紧密结合,农业产业链将在旅游产业集群作用下拉长,因为旅游产业集群化可以引入农业生产工业化和农业配套服务业化所需的资金、人才、物流、技术、公共产品等发展要素,并提出科学发展的要求,使旅游业成为农业转型升级的"发动机";同时,升级后的农业也能为本市旅游业带来提升区域竞争力的资源、产品、人才等条件,从而构建旅游业与农业的双赢互促模式,促进旅游业与农业的良性循环发展,实现区域发展的综合效益,即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有效推进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运用投入产出法对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关联效应进行研究,通过实证研究表明,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内部各行业间关联程度不同,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表现突出;与中国平均水平相比,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各行业更容易拉动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从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主要构成看,天津生产性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应在保持现有结构的同时,注重发展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打破技术类服务业的发展制约,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天津市生产性服务业进一步发展。这一研究对于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