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中国审计学会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虚假财务报告与监管论坛》研讨会于2002年6月15-16日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召开。参加研讨会的有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审计学会的代表和各高等著名经济类院校的专家学者100多人。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罗进新主持了15日上午的开幕式,在主席台就座的特邀嘉宾有: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王其文教授、国家审计署项俊波副审计长、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会计系阎大五教授、中南财经大学郭道扬教授、北京工商大学张以宽教授、中国证券会会长张维国教授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秘书…  相似文献   

2.
审计动态     
江西省审计厅一课题入选《虚假财务报告审计与监管论坛》以余先仕副厅长为课题组长的课题《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被中国审计学会选为演讲论文。6月14日,课题组的2位代表赴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参加了中国审计学会和北京大学联合举办的《虚假财务报告审计与监管论坛》研讨会。课题发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  相似文献   

3.
2002年6月15日至16日,中国审计学会和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虚假财务报告审计与监管论坛”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楼如期召开。此次论坛聚焦热点论题,围绕虚假财务报告审计和监管这一主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共同讨论,相互交流,取长补短的难得机会。 这次论坛汇集了来自全国部分省市审计学会、高等院校、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中国证监会及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一百多名代表。正可谓集“理论”与“实务”于一体。论坛采用主题演讲和专题讨论相结合的形式,期间10多位专家、教授做了主题演讲,40多位代表进行了专题发言,同时还进行了一对一的专题点评。秉承北京大学严谨、求实的学风,整个论坛在自由发言、激烈讨论的氛围中进行。论坛分析讨论了近期发生的许多实例,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了阐述。 毫无疑问,此次论坛的召开为探讨和解决虚假财务报告审计和监管等问题,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呼唤诚信     
假账横流,诚信尽失?社会公众看到的公开会计信息都是假的?在中国审计学会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举办的<虚假财务报告审计与监管论坛>上,人们看到的最多的文字、听到的最多的话题是如何整治乃至打击虚假财务会计信息.中天勤的银广夏和安达信的安然案例,把传媒和公众的眼光聚焦到了极致,人们甚至不愿再看了.上市公司、CPA、监管机构,你们怎么都是假的,或是都允许假的出现?传媒甚至有些手足无措,你我的版面刊发的公开信息中,是否有虚假之嫌,把不定那天就要承担传播虚假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从安然破产事件、世通会计丑闻到中国的“银广夏”、“琼民源”事件,虚假财务报告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话题,在这些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违规案例中绝大多数与注册会计师(以下简称CPA)的不规范执业行为有关,正是由于CPA审计服务质量低下,民间审计的鉴证作用弱化,才纵容了市场虚假财务报告泛滥,使得投资者信心几乎遭到毁灭性打击。更为严重的是,有些CPA对此不仅没有进行有效监管,甚至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时间,CPA成了众矢之的,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信誉危机。为了在防范虚假财务报告方面筑起一道有效的“防火墙”,CPA应提高审计…  相似文献   

6.
周达 《审计观察》2003,(5):18-19
2003年4月10日至11日,中国审计学会、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在广州联合举办“走向现代化的中国审计——纪念审计制度写入《宪法》20周年研讨会”。研讨会收集论70余篇,内容涉及国家审计体制创新、CPA审计质量与证券市场发展、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审计理论研究、审计教育等领域。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罗进新、张以宽.副秘书长韩笃明,中山大学副校长徐远通,于玉林、朱小平、陈晓、王立彦、魏明海等30余位教授、博士和审计机关的40佘位论作参加了研讨会。这次研讨会采取了宣读论和点评论相结合的方式,各抒己见、挥洒精辟、睿智层出、气氛活跃。  相似文献   

7.
《湖北审计》2011,(1):56-56
为了加强境外审计工作交流.探索境外审计工作路子.推动境外审计理论研究深入开展.12月20日至21日.中国审计学会与审计署境外审计司在北京联合举办境外审计研讨会。审计署党组成员、总审计师孙宝厚.中国审计学会会长翟熙贵参加研讨会并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8.
审计合谋指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在其独立审计过程中,为了自身利益,违反审计准则,丧失独立性,没有发现或披露被审单位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甚至串通被审计单位,出具虚假鉴证或做出虚伪陈述,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行为.  相似文献   

9.
2012年10月20至21日,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在南京审计学院成功举办。审计教育分会会长、校党委书记、校长、本刊主编王家新,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北京国家会计学院党委书记秦荣生,审计教育分会副会长、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谢志华、刘力云、王利民、蔡春、宋常、谭劲松、杨肃昌等出席会议。教育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南京审计学院副校长、本刊副主编尹平主持开幕式。来自20余所高校80余名专家教授围绕国家治理与国家审计、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府审计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9日,由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审计学院国际审计学院、科研处和期刊编辑部联合承办的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首届审计博士论坛在南京审计学院隆重举行。中国审计学会秘书处办  相似文献   

11.
由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主办、南京审计学院承办的"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于2012年10月20日至10月21日在南京审计学院成功举办。国内各高校的教授、学者及部分出版界的代表共计80多名专家前来参会,其中近50%的参会人员为教授。此次论坛分为主题报告、专题发言、分场交流三部分,10月20日进行了主题报告和专题发言,10月21日进行了分场交流。  相似文献   

12.
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市场参与主体的决策行为,同时也会影响到资本市场的良性运转。通过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所涉及相关法律责任主体的分析及现有法律监管体制的国内外对比,并剖析上市公司虚假会计信息披露法律责任弱化的现状、成因及后果,明确了只有改进现行财务报告制度、清晰界定各主体会计信息披露的法律责任、对违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积极引导上市公司进行自愿性披露,才能有效治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并提升披露质量。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2010—2012年深市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内部控制缺陷以及是否为前10大事务所审计三个变量来替代内部审计水平,并检验了三个变量与财务报告披露的透明度——信息披露评级的关系。研究发现,在控制其他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内部审计的替代变量与信息披露评级之间显著正相关,这表明高水平的内部审计有助于提高财务报告质量。  相似文献   

14.
警粤≯≮≯篱i 中国审计学会于2002年11月27日至28日在京召开“环境审计”研讨会。中国审计学会会长吕培俭、审计署副审计长令狐安及理论界和实务界5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提交论文近30篇。北京市审计局,环保局、首环境审计研讨会在京召开$北京审计科培中心  相似文献   

15.
据美国《内部审计》报告,自1986年2月至1990年11月已发现114例欺诈案件,多数与虚假会计信息及内部控制不健全有关。可见内部审计对防止财务报告舞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会计之友》2012,(31):1
诚信求是,笃学致公。2012年10月20—21日,中国审计学会审计教育分会第二届审计教授论坛在南京审计学院举行。审计教育分会会长、南京审计学院党委书记兼校长王家新,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秦荣生,审计教育分会  相似文献   

17.
审计目标的研究对于虚假财务报告审计理论的探讨和实务的指导都至关重要。本文在对财务报告的真实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界定什么是虚假财务报告,提出合法性是其审计的首要目标、公允性是其审计的重要目标。虚假财务报告审计的目标是合法性与公允性结合:国家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和内部审计主体,在进行虚假财务报告审计时,其审计目标在合法性同公允性相结合中有不同侧重。  相似文献   

18.
正2014年6月14日,中国审计学会与北京工商大学联合举办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专题研讨会。中国审计学会会长翟熙贵,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达朱,中国审计学会副会长、审计署审计科研所所长崔振龙,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谢志华、张耘,《会计之友》杂志社总编笑雪出席了会议。国家审计署、审计学会、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等相关单位的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论坛分别由北京工商大学商学院赵保卿教授和欧阳爱平教授主持。张耘副校长介绍了本次  相似文献   

19.
关于建立我国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企业无论什么规模,也无论其什么组织和法律形式,均使用几乎完全相同的信息披露方式:主要报表均是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三张:报表内披露的主要项目及其核算口径几乎完全相同;财务报告的审计要求、信息公布的要求也基本一致。这种在报告种类、报表格式、审计要求和信息公布要求等方面不考虑企业规模、法律组织形式的信息披露制度可称为“单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由于企业规模、法律形式、业务复杂程度、社会影响等方面的不同,尤其是考虑到企业信息披露的成本,单层次的信息披露制度无助于节约社会交易费用,无法实现企业会计信息的社会披露,也无法协调信息“披露”与“保密”的关系。为此,这里提出一个与“单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相对应的制度构想--“多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其含义是针对不同规模不同组织与法律形式的企业分别编制不同要求的财务报告、分别提出不同的审计和信息公布要求。应当注意到,我国上市公司在审计和信息披露需求方面已经与一般企业有所区别,国务院颁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在附则中也规定“不对外筹集资金,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编制和对提供财务会计报告的办法,由国务院财政部门根据本条例的原则另行制定。”这些情况表明,我国会计规范制定部门意识到了多层次会计3披露制度的重要性,并开始了该制度的建设工作。本文拟就我层次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具体内容和该制度的初步框架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20.
孙娜 《审计文汇》2005,(12):36-37
审计收费作为客户与注册会计师之间重要的经济联系纽带,是审计研究的重要对象。对审计市场收费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既有助于提升证券市场各参与主体对审计服务市场的认识,也有助于增进相关部门对证券市场和审计行业的监管,为了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12月24日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六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