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地方债是地方政府依据政府信用为地方公共物品进行融资的一种形式。多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债务在促进我国经济建设特别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长期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没有直接借贷即发行政府债券的权力,导致地方债长期处于不透明的隐性状态,管理混乱,积聚了一定的债务风险,对经济社会发展构成一定隐患。2014年,修订后的新《预算法》明确赋予地方政府发债的权力,对进一步规范和管理  相似文献   

2.
政府采购作为运行于市场经济基础上的一种政府经济行为,也是政府行为受市场经济影响最直接和最主要的方面。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信用经济,而我国当前市场经济的信用建设却存在着严重的信用供给不足。政府采购过程中的信用缺失主要来自外部的供应商。供应商信用行为的不确定性和可变性造成未来采购结果与预期目标发生的负偏离程度和可能性,即政府采购的信用缺失。这种信用缺失,提高了政府采购的交易成本,降低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预算管理的成效。  相似文献   

3.
个人、企业和政府是市场经济信用体系中的基本行为主体。我国经济信用问题严重,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各信用主体定位不明、功能模糊、角色错位造成的。因此,要建立与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经济信用体系,关键是要以产权制度为基础,个人信用为核心,企业信用为主体,政府信用为保障,形成各信用行为主体间的相互制衡机制。  相似文献   

4.
地方政府性债务是指: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经费补助事业单位、公用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等为公益性(基础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以及地方政府(含政府部门和机构)为竞争性项目建设直接借入、拖欠或因提供担保、回购等信用支持形成的债务。  相似文献   

5.
一、开展信用工商建设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健全社会信用体系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都强调指出,要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建立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首先政府要加强信用建设.政府部门的信用建设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和枢纽,其诚信状况不仅直接关系到行政职能的实现、行政工作效率和水平,而且对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起着示范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当前,汕头市正围绕着“重建信用、重树形象”这一生命工程进行信用体系建设。审计机关作为政府的经济监督部门,如何在信用体系建设中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为汕头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是我市审计机关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7.
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信用意识的不足使得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相当薄弱。地方政府信用危机已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瓶颈”。为此,必须进行地方政府信用的构建,而建立地方法治政府、地方有限政府、地方透明政府、地方责任政府势必成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的对策性选择。  相似文献   

8.
某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现代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在一整套严格的信用管理体系基础上建立起稳定可靠的信用关系,现代市场经济才有可能存在。所以,市场经济是建立在信用基础之上的契约经济,信用经济是真正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必须是信用经济。信用经济的建设,依赖于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涉及化和制度等方面的创新,其中规范和维护市场秩序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的工作至关重要。建立和培育信用经济是当前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内容和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整顿经济秩序的一个主要目标,因而也是工商行政管理最重要的任务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市场经济呼唤政府信用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信用职能是指政府在维护和构建社会信用体系和制度中所担负的职责和所起的作用,它处于政府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种职能的边缘,是政府诸多职能相互交叉的一种综合职能.在一个由政府高度主导社会的体制里,如果政府没能提供一个良好的建设市场经济的制度环境,没能运用国家强制性力量来维护社会成员的信用得到相应回报,政府是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的.因此,同政治、经济等职能一样,信用职能应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面对经济全球化,各国政府之间展开了激烈的竞争,竞争的关键是能否建立一整套市场"游戏规则",创设一种良好的市场经济环境,而这种环境的核心就是信用,包括个人信用、商业信用和政府信用.因此,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级政府如何加快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建立起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信用体系和制度,是一个迫切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0.
诚信: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赖华林  付乐 《企业经济》2004,(10):23-24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如果没有诚实守信的道德规范,失去信用这条路的纽带,整个经济活动就难以延续和发展。要在全体公民中进行诚信道德教育、增强诚信意识,营造诚信环境。诚信道德要与信用制度建设相结合,逐步建立以法律为保障的信用制度。要建立规范的信用监督和失信惩罚机制,加大惩治失信行为的力度。要大力加强政府和领导诚信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信用工具的使用可以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我国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前,一切经济活动服从于计划安排,各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由政府信用来支撑,市场意义上的社会信用制度和信用体系基本不存在。在推进市场化的进程中,信用意识的淡漠、信用体系的脆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我国社会和经济领域的信用危机,并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政府信用是社会信用的基础。加强政府信用建设,提高政府公信力,既是社会信用建设的关键,又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责任政府和法制政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就是信用经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信用建设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各级党委政府对诚信建设也高度重视,着力打造“信用政府”。审计既是信用建设的重要监督手段,又是信用体系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本课题着重分析政府审计工作的现状,阐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在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大力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势在必行,而政府信用则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加强政府信用建设特别是加强地方政府信用建设是构建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经过几年的努力,我国信用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信用环境有所改观;海外投资者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信用建设刚刚起步,信用意识模糊,信用观念淡薄,信用关系不健全,有关信用的法律、法规有待建立健全,信用市场行为不规范,信用信息不能实现共享互用,守信获益和失信受损的激励机制仍未形成。这种现象与市场经济发展水平极不协调,不仅会使我国在全球化进程中处于不利地位,也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在新时期的健康、持续发展。我国现阶段社会信用建设滞后的主要表现有:(一)社会诚信不足少数地方政府缺乏诚信意识,随意乱收费,乱摊派,虚假承诺,重大投资、人事决策缺乏透明度,严得影响政府诚信形象;部分企业诚  相似文献   

16.
信用缺失是民营企业融资的直接障碍,应通过完善私有产权的法律保护、依法规范政府行为、培育信用中介机构、加强信用文化建设等措施,构建有利于民营企业树立信誉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完善的社会信用制度是现代市场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的基础和保障,健全的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信用制度得以确立的前提和载体。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可见这是一项普遍性、复杂性、艰难性的社会经济问题。信用缺失不容忽视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和主要手段的经济,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要求,一个有效的社会信用体系,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银行信用、中介信用、个人信用等。直面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十分…  相似文献   

18.
中小企业互助担保机构存在着一定的政府行为,这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互助担保机构是极为不利的,政府相关部门应从对具体担保业务的直接经营中加快淡出,逐步将工作重点转向积极改善信用担保业务的运行环境,加强对信用担保的规范、协调、指导和监控上。  相似文献   

19.
临沂市审计局按照党的十六大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信用监督和失信惩戒制度”的指示精神,提出审计机关要依法履行监督职责,从维护政府信用、企业信用、金融信用和审计信用等四个方面,努力为建设信用经济、打造诚信社会提供法律保障。———围绕打造诚信政府,加大财政财务收支和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力度。在全社会诚信中,政府诚信是第一位的。去年,全市共审计财政、地税、国库等190个部门单位,查出和纠正各类违规金额6.3亿元,收缴财政5045万元,规范了预算分配秩序…  相似文献   

20.
罗凤兰 《企业经济》2012,(6):141-144
城市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单元,也是体系运行的基本单位。城市信用体系的运行能有效改善当地市场的软环境;信用工具的使用促使当地社会资本加速形成,市场效率大幅提高;城市经济的辐射和扩张能力成倍放大。城市信用体系的建设既包括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建设,也包括守信受益和失信惩戒机制建设等相关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