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一、引言中国政府在2009年提出了在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在2005年的基础上下降40%-45%的目标,但现实情况是中国已成为世界上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并且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碳排放量有继续增长的趋势。怎样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深刻问题;与此同时,就碳排放强度而言,2011年西部地区①的碳排放强度为1.08万吨标准煤/亿元,高于全国的0.70万吨标准煤/亿元②,即西部地区单位GDP的碳排放量高于全国。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分析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改进投入产出理论模型表达式,详细计算各种能源的CO2排放系数和国内直接碳排放强度矩阵,以此作为工具模型计算和比较中国29个行业的国内CO2排放量和这些行业部门出口产品在国内的排放量,最后提出以行业部门领域碳排放深度测算为基础的减排策略.  相似文献   

3.
姬殿 《中国经贸》2009,(15):48-49
近日,欧盟通过汽车碳排放法案,要求到2015年汽车的碳排放量达到120g/Km。2007年5月,欧盟曾提出一个新的减碳战略目标.要求汽车厂家在2012年实现C02排放量减少为120g/km。欧盟解释这个新战略目标是基于汽车产业、消费信息和鼓励购买节油型轿车的财政措施的自愿承诺。1995~2004年,欧盟15国所销售新车平均的c02排放量从186g/km降至163g/km。在自愿承诺中,欧洲汽车制造商表示到2008年他们将使新车的CO2排放量降低到140g/km。  相似文献   

4.
二氧化碳的减排日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浙江省也为此作出众多努力。文章运用投入产出及结构分解方法对浙江省2002—2009年的二氧化碳排放情况进行计算和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各年生产排放量都大于消费排放量;最终需求、调入及进口是导致消费排放增加的三个主要因素;出口规模是影响出口排放变化的主要原因;在此期间,中间投入效应有一定的改善;单位产值能耗效应也有较大改善;单位能源碳排放效应非常小,改善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5.
描述无锡2001—2020年工业废水、废气与烟(粉)尘排放量时空演变后,运用LMDI模型对其影响因素展开分析。研究表明:样本期内,工业废水与烟(粉)尘排放量总体下降,废气排放量数倍增加;当前,市区与江阴污染排放量较多,尤其是废水与废气。经济规模导致工业污染排放量增加、产业结构使其减少、技术水平作用方向不同,且3个因素对不同污染物影响效应存在显著差异;从地区角度看,市区与江阴贡献较大,4个时段不同污染排放量增减方向与驱动主因(因素贡献与地区贡献)也不同。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国外农业温室气体排放出发,总结了国外温室气体减排经验,继而从碳排放和非碳温室气体排放两个方面研究了中国农业温室气体排放途径和特点,并通过投入产出法对农业的隐含碳排放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2007年农业直接碳排放量为985.26万吨,直接碳排放强度0.1593吨/万元,隐含碳排放量为4452万吨,隐含碳排放量强度0.72吨/万元。在借鉴国外温室气体减排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业温室气体减排对策。  相似文献   

7.
探索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物流费用的绝对增加,物流业碳排放量的演变规律,在运用碳排放量测算等式近似计算1994—2007年间的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物流业排放量变化规律及原因并提出物流业低碳排放策略。  相似文献   

8.
探索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物流费用的绝对增加,物流业碳排放量的演变规律,在运用碳排放量测算等式近似计算1994—2007年间的物流业碳排放量的基础上,实证分析物流业排放量变化规律及原因并提出物流业低碳排放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呼包鄂地区1999-2007年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排放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呈倒"U"型,而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呈三次曲线关系,曲线近似于倒"N"型,不同于以往的经典理论中倒"U"型的形状.最后,文章提出了呼包鄂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吕莉  高国鹏 《北方经济》2009,(16):73-75
本文以呼包鄂地区1999—2007年经济发展和环境的时间序列数据为基础,建立了呼包鄂地区经济发展和工业污染排放的计量模型,以此来分析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演替轨迹。结果表明,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曲线呈倒“U”型,而工业粉尘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与人均GDP呈三次曲线关系,曲线近似于倒“N”型,不同于以往的经典理论中倒“U”型的形状。最后,文章提出了呼包鄂地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范围内,CO2的排放对气候的影响已经成为人类共同关注的主要话题.欧盟为了控制CO2的排放,建立了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由于航空业碳排放量的快速增长,2008年7月,欧洲议会通过了一项指令,将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文章通过对欧盟碳排放交易系统的分析,讨论了将航空业纳入欧盟排放交易系统对中国航空业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中国29个省市1996-2007年的工业碳排放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研究,发现工业碳排放较高的省份集中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的地区,如山东、江苏,河北等省;人均碳排放和工业单位GDP排放量较大的是工业结构以煤炭为主的山西,较低的是海南、青海和宁夏等西部省份:而一些经济发达、科技领先的省市,如北京的工业碳排放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基于LMDI模型,以2001—2012年中国经济人口发展及石灰产业碳排放数据为样本,从5个方面对石灰产业的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研究。结果表明,技术发展效应、经济增长效应以及人口规模效应是影响石灰产业碳排放量变化的主要因素,且影响趋势有所不同。基于GM(1,1)模型对中国石灰产业未来碳排放量进行预测,2030年排放量预测将达到4.48亿t。基于影响因素分析及碳排放趋势预测结果,从技术创新、政策制定等方面对中国石灰产业的低碳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张湖杰  吴霄 《特区经济》2009,(12):39-41
根据东莞市1985~2007年经济发展状况与环境质量的统计数据,借助计量软件Eviews,分析人均GDP与废水排放总量、工业固废排放量、工业废气物排放量之间的相关关系。东莞市"三废"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关系符合库兹涅茨曲线规律,工业固废排放量与人均GDP已过转折点,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接近转折点,东莞市进入了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有序时期。提出了进一步改善环境质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对地区碳排放进行合理测算,是实现节能降碳目标的基础。本文从化石能源燃烧、工业生产和固体废弃物焚烧三个方面分析碳排放来源,并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提出碳排放测算方法,计算贵州省碳排放量,明确其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煤炭来源的碳排放量占化石能源燃烧碳排放量的比重最大;固体废弃物焚烧的碳排放量较少,但其比重随经济发展和城市发展逐年增加;贵州省碳排放量近年来总体呈降低趋势,化石能源燃烧的碳排放仍是贵州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近日,欧盟通过汽车碳排放法案,要求到2015年汽车的碳排放量达到120g/Km。2007年5月,欧盟曾提出一个新的减碳战略目标,要求汽车厂家在2012年实现CO2排放量减少为120g/km。欧盟解释这个新战略目标是基于汽车产业、消费信息和鼓励购买节油型轿车的财政措施的自愿承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利用包头市2010年及2017年遥感影像,对包头市住房类型、住房面积和住房分布进行遥感监测,获取住房板块;利用住房采暖面积调查、燃煤量现场抽样调查等技术手段,估算了包头市市三区冬季民用燃煤总量;结合相关文献调研的无烟煤排放因子,计算出包头市市三区民用燃煤排放污染物的排放量概数;对比分析包头市近10年民用煤炭散烧排放污染物的总量,为包头市民用煤炭散烧管控及大气污染防治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表明:相比2010年,2017年包头市市三区平房总面积减小了17.87 km2,其中东河区平房面积减小最多(15.35 km2),但昆都仑区平房面积增加了2.36 km2;2017年包头市东河区民用燃煤量最多(14.57万t),昆都仑区燃煤量次之(10.16万t),青山区燃煤量最少(9.58万t),三区冬季燃煤总量、PM、SO2和NOx排放总量分别减少了2.27 t,18.78 t,90.8 t和63.56 t。  相似文献   

18.
文章基于EKC(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计量模型,运用"十五"以来江苏省纸和纸板产量以及造纸业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源SO2排放量、工业烟(粉)尘排放量和CO2排放量等特征污染物排放数据,对江苏造纸业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江苏造纸业主要特征污染物排放量随着纸和纸板产量的增加呈现出"N"型的曲折波动。究其原因,"十一五"以来快速增长的产业规模及其能耗总量,是推动江苏造纸业污染物排放重拾升势的主要原因。因此,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加大对能耗和特征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以及加快绿色新产品开发等,将是促进江苏造纸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16年11月4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的通知》指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还指出,力争部分重化工业2020年左右实现率先达峰,能源体系、产业体系和消费领域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文章利用投入产出法测算出我国2007年和2012年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排放情况,通过测算得出我国2012年出口贸易中隐含碳的排放量整体高于2007年我国出口贸易中的隐含碳量。纺织、服装业、化学工业、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较为严重,尤其是化学工业和纺织业。针对此现状,进一步提出我国应该对贸易政策进行改进,实行更加完善具体的低碳化贸易政策,从而达到减少我国出口贸易隐含碳的排放,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当今,在衡量地区经济高速发展时,不仅仅关注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还更关注地区经济发展对环境地影响,尤其是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的变化。可以说,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经成为衡量国民经济发展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基于STIRPAT模型基础,应用岭回归方法和弹性理论方法,分析北京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碳排放总量,与人口数量、城市化进程、人均GDP、能源强度和第二产业比重驱动关系,根据二氧化碳各驱动关系,提出控制和减少北京地区二氧化碳总量的必要措施,从而为北京未来高质量的经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