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下的IRB模型基础上,通过违约相关性模型的推导,得出了降低信贷资产组合信用风险加权资产的一些有效途径;通过对同质类资产组合和异质类资产组合的风险集中度调整的方法,提出了风险分散的具体路径;通过由银行的资本总成本最小化约束模型和监管者破产银行数目最小化约束模型联合组成的激励相容模型,将银行出于内部风险管理目的而计算出来的风险价值,同监管当局出于监管目的而要求银行确定的监管资本有效地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2.
利用修正距离破产概率指数(Z-score)和银行危机概率指数(PD-score)衡量银行稳定,运用39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2007—2012年的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政府持股等与银行稳定的关系,得出如下研究结论:其一,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稳定性低于城市商业银行;其二,政府持股与银行稳定呈负相关关系,而且政府间接持股比直接持股更倾向于不利于银行稳定;其三,样本期间的GDP高速增长并未提高银行的稳定性,相反增加了银行发生危机事件的可能性.银行业监管部门应加强对中型银行稳定性的监管,加强处于政府间接持股地位的国有企业和银行关联交易等的监管,以及在经济较快增长时期及时提示银行潜在的相关风险.  相似文献   

3.
风险收益法是衡量银行综合风险的一个简单而有效的方法.采用资产收益率的波动性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的综合尺度,变异系数作为衡量风险的相对尺度,将资产收益率、股权乘数和资产收益率的标准差结合起来作为衡量银行风险的指数,其经验数据表明:规模大的银行收益率低但风险较小,规模小的银行比大银行更易受到破产的冲击.这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和经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在促进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金融危机的传导带来便利。金融危机爆发之后,美国多家银行宣布破产,几家汽车业巨头也宣告倒闭,中国沿海的数万家中小型企业难以为继,几千万农民工黯然返乡。在危机来临之时,各国携手合作,共同抵御危机,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也有了新的变化。危机也是契机,我们湖南应该在后危机时代,提高自身实力,苦练内功,迎头赶上。  相似文献   

5.
以往的很行危机理论普遍认为银行的破产不是由于自身缺乏流动性,就是因为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短缺,忽视了银行破产本身也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处于破产危险中的银行进行救助会改变银行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状况。当救助行为不恰当时,反而会使总体流动性收缩,导致更具流动性的银行倒闭,甚至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相似文献   

6.
目前关于危机早期预警系统的研究主要是针对货币危机,国内理论界关于货币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也比较多,但关于银行危机预警系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正是基于此,本文围绕银行危机预警系统这一主题,比较分析了当前主要发达国家银行与监管部门所采用的银行危机预警模型,并指出了当前预警模型所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银行危机与银行救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很行危机理论普遍认为银行的破产不是由于自身缺乏流动性,就是因为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短缺,忽视了银行破产本身也会产生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政府对处于破产危险中的银行进行救助会改变银行系统的总体流动性状况。当救助行为不恰当时,反而会使总体流动性收缩,导致更具流动性的银行倒闭,甚至引发整个金融系统的危机。  相似文献   

8.
论金融资产价格与货币政策传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在金融活动中的地位日益增强,资产价格波动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结合BGG模型阐述了货币政策与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分析了资产价格如何通过影响消费、投资、金融机构及金融体系来传导货币政策,并对中国货币政策的资产价格传导效应作了实证分析,指出确定包括资产价格的广义价格指数为我国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9.
三代货币危机理论模型都没能脱离原有的思维框架。未来货币危机理论模型应能概括多种导致国际货币危机的因素,使之成为一般模型。以非线性动力学的正反馈观点研究货币危机的突发事件,研究多因素与多国关联模型及危机的加剧和扩散机制,对银行体系研究、资产价格分析等的研究应与货币危机的研究紧密结合,从而进一步完善货币危机理论。  相似文献   

10.
通过选取中国14家上市银行面板数据,对银行盈利能力与风险承担关系进行实证发现:在考虑其他风险因素情形下,银行信用风险对盈利能力的负面作用并不显著;加权风险资产比率与盈利能力呈现正相关关系;破产风险对盈利能力的负面作用显著。因此,控制信用风险、重视破产风险,并在总风险可承受的范围内,适度增加风险资产的配置,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从而实现稳健经营。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对商业银行与一般企业的区别及其经营目标分析的基础之上,指出自律性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的必然选择,并利用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线性规划方法,以资产收益最大化为目标函数,以法律约束、法规约束和经营管理约束为条件,建立了资产负债组合优化决策模型,实现商业银行资产“三性”的平衡,解决了商业银行各种资产数量的优化配置问题。  相似文献   

12.
美国金融危机触痛了我国资产证券化的神经,但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仍需要凭借证券化这一衍生工具。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现况,论述了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的关系,提出了证券化化解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监管当局的最低资本要求改变了传统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本文从银行信贷渠道和银行资本渠道两方面并借助简化的商业银行行为决策模型考察资本约束的信贷扩张效应,利用CC-LM模型讨论资本约束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认为,在资本短缺情况下,严格资本监管将导致贷款供给下降,进而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1990年代美国、日本出现的信贷紧缩部分应归因于1988年资本协议的实施,监管当局和货币当局必须重视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宏观经济效应。  相似文献   

14.
银行的改革进行了二十几年,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却没有从本质上解决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问题。本文通过建立两阶段的动态博弈模型,分析了政府与国有银行之间的利益博弈行为,阐明国有银行不良资产之所以仍然不断涌现,是由于政府对银行产权份额的过多控制而导致的。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彻底的银行产权制度改革,完善银行的法人治理结构的建议,以便从根本上减少银行的不良资产。  相似文献   

15.
在银行体系中,农村商业银行无论从经营管理能力还是从银行实力上来说都是银行体系中的弱势群体,从2013年开始我国商业银行体系不良贷款率与不良贷款余额出现持续“双升”局面,其中,农村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一直稳居榜首,不良贷款率在不断提高,表明信贷资产质量在不断下降,尤其是我国目前出现的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较大,这就预示着商业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有进一步下滑的风险,对于农村商业银行而言,这种风险可能会更大。现阶段,农村商业银行必须从抑制信贷资产盲目扩张、规范银行高管职业行为、建立信贷质量追责制度、加强贷后管理等方面加强信贷资产的管理,努力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增加非利息收入在为商业银行传统信贷业务带来新的收益增长的同时,因其业务种类及经营方式的差别又使得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难度加大。因此,有必要研究非利息收入对商业银行绩效的影响。方法/过程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和理论的基础上,以2008—2016年我国26家商业银行(16家上市商行和10家有代表性的非上市商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及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门限回归模型就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非线性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结果表明:非利息收入与银行绩效间存在非线性的关系,在以银行资产规模作为门限变量时,存在三重门限值;在每一个区间,非利息收入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并不相同;以非利息收入各组成部分作为门限变量时,各组成部分对银行绩效的影响各不相同。基于上述结果,本文从微观角度提出了不同资产规模的银行各自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越来越多的跨国银行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中国的银行也开始走向国际大舞台. 然而,金融风险、监管不善等原因,导致跨国银行破产,由于跨国银行的广泛性与国际性,涉及各国的破产法律也不尽相同,现行国际上的跨国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原则有:普遍性原则与地域性原则、单一实体原则与独立实体原则. 如何适用跨国银行破产法律,解决法律冲突问题,就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通过对美国、英国破产法律的研究,对我国跨国银行破产法律适用问题提出建议:完善国内破产法律、加强国际合作、坚持新实用主义原则、设立专门破产法院,做到跨国银行安全退市,最大限度的保护债权人利益,保护本国经济.  相似文献   

18.
针对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银行和资不抵债的银行,中央银行有不同的处置策略:救助或者不救助。但是,由于信息不对称,中央银行在面临上述两类银行的救助申请时,可能做出错误的决策。通过建立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分析框架,对中央银行和申请救助银行之间的博弈行为进行分析,表明:当不救助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产生影响时,中央银行通常会采取救助措施;为了防止资不抵债的银行冒充为陷入流动性困境的银行“骗取”中央银行的救助,必须建立事后惩罚机制;此外,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被救助银行加强监管来减小救助成本。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我国四大商业银行2002至2011年的数据为样本,实证分析了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非利息收入的大小与银行的经营管理水平、存款占总资产的比重、银行的规模、国内生产总值显著正相关,与贷款占总资产的比重以及货币供应量显著负相关;手续费收入仍是我国非利息收入的重要来源。未来大力发展非利息业务应是我国商业银行的战略重点。  相似文献   

20.
我国商业银行非利息业务增长迅速,已经成为增加营业收入、获取利润的重要来源。以具有代表性的10家商业银行作为样本,对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国有大型银行与中小型银行展开对比研究,结果显示:核心存款、贷款数量、费用控制能力、资产规模是影响银行非利息收入的基本因素;如果银行更关注吸收存款传统业务,则非利息收入的发展会受到一定限制;规模较大的银行更容易实现非利息收入高速增长;影响国有大型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因素是资产收益率、核心存款占比,影响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主要因素是贷款数量、费用控制能力、资产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