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一、2006年物价增长是近三年来最温和的一年 去年中期以后,各类物价指数增长进入中位或低位增长区间,而且随着中间品和最终品产能的不断释放,物价增长继续温和回落将成为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二季度投资的再次过热并不能改变物价增长温和走低的趋势,三季度物价增长趋稳很能说明这一点。四季度各类物价增长将继续以“稳”为主,不过,受国际原油价格回落的影响,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增幅将会有较大的回落。我们预计,全年CPI增长1.4%,与我们年初1%左右的预期基本一致;流通环节生产资料价格增长3%,PPI增长3%,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增长6.2%。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三季度物价增长的特点是:CPI增幅继续回落,通胀压力明显减退;PPI拐点出现,中间品价格由前期的大涨转为大落;源于食品和石油价格暴涨的供给冲击结束。未来几年中国物价将重回低增长状态,并将面临较明显的通货紧缩的压力。需求放慢、生产过剩是导致物价回落的主要原因。房地产需求明显萎缩、价格下跌是中国经济调整的主要标志,是一种内在性的趋势,不要人们地阻止其调整。  相似文献   

3.
今年以来物价指数(CPI)逐季加快增长,不少人担心高通胀会再现。前3个季度我国价格增长呈现四个主要特点:CPI明显加速,PPI则温和减速;农村物价涨幅大于城市,中小城市又大于大城市;生活资料的价格涨幅逐渐高于生产资料;资产价格泡沫显现。不过,一个可喜的变化是9月份CPI增长开始放慢,物价可望出现“拐点”变化。预计明年价格上涨的压力会逐步减轻,经济会再次回到“高增长低通胀”的轨道。价格的主要问题在资产泡沫化越来越明显,特别是房价的过快增长是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的主要根源,当前价格调控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房价过快增长,而不是控通胀。[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1)CPI继续处于偏低状态。今年一季度CPI同比增长1.2%,比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分别回落1.6个和0.6个百分点,去年三、四季度平均CPI增幅为1.3%和1.4%,即CPI增幅已连续三个季度处于1.5%以下,相对于GDP季度增幅仍在i0%上下来讲,这明显偏低,其中2月和3月CPI仅增长0.9%和0.8%,显示通货紧缩压力在经济增长仍处于高位时继续加大。经济增长保持高位难调整的主要原因是投资继续保持偏高增长,但物价增长取决于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物价在高速增长的条件下继续走低是总供给增长过快、总需求相对偏低的反映,2002年以来投资的持续过高增长扩大了许多产品的生产能力,使供给明显于大于总需求,物价必然走低。这一态势的发展将会对未来的GDP增长形成制约。  相似文献   

5.
2008年二季度物价总水平增长呈冲高回落的良好态势,尽管短期通胀的压力依然较大,但从国内、国际两方面看,未来我国的通胀形势将趋于好转,特别是国际油价、商品期货价格的走低及我国宏观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放慢等因素的作用,将使人们的通胀预期减弱。我们相信,物价增长的拐点初现,下半年物价增长将会继续回落,与去年相反,将呈逐季走低的态势,按此趋势发展,明年的物价增长形势比较乐观。  相似文献   

6.
《调查研究报告》2005,(90):1-13
2005年一季度CPI上涨2.8%,与上年同期持平,属温和上涨。受双节和“冷冬”等短期因素影响,各月价格波幅较大。一季度,食品价格涨幅有所回落,但仍是推动CPI上涨的主要因素,非食品价格涨幅加大对CPI的推动作用增强。进入二季度,预计食品价格稳中趋降,非食品价格涨幅可能加大,上半年CPI总体涨幅在2.5%左右。通过稳定粮价等措施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是宏观调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2008年受上半年价格调控见效和下半年经济下滑需求减弱的影响,居民消费物价涨幅不断回落,四季度物价上涨2.5%,明显低于4.8%的全年预期调控目标。在全球金融危机尚未见底、需求短期难以大幅回升的情形下,价格走低仍在延续,2009年1月份我国CPI上涨1%,CPI连续第九个月涨幅回落,大多数人对物价快速下滑充满了担忧,是否会发生通货紧缩成为议论的焦点。而近日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的物价调控目标为4%左右。在物价走低的形势下,  相似文献   

8.
今年第三季度物价增长令人瞩目,特别是连续四个月CPI保持5%以上使人们对通胀加速的担心加剧.物价上升的主要推动力无疑是粮食价格上涨,但国际油价的不断创出历史新高,投资增长的再次反弹并由此带动的生产资料价格回升,使物价走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三季度物价增长呈现以下四个特征:  相似文献   

9.
2005年一季度多项物价指数继续温和回落,主要是因为推动物价上涨的主导因素一粮价明显回落。尽管部分生产资料价格继续快速增长,但多数生产资料价格相对于去年三、四季度明显回落。通货膨胀的成本和需求推动因素都不强,经济呈现“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归纳起来,一季度物价增长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0.
一、2005年物价增长形势分析 2005年物价增幅呈明显的逐季回落态势,尤其是三季度后各类物价指数增长出现全面性加速回落现象,物价增长进入偏低增长区间,显示通货紧缩的压力在逐渐加大。  相似文献   

11.
什么是低物价时代?CPI涨幅回落就是低物价时代?当一些专家学者提出“未来中国将进入低价时代”这个概念之后,让人十分不解。至少,这样的说法不仅缺乏经济逻辑常识的支持,而且也不符合中国经济的现实。且不说,CPI涨幅的回落仅仅是涨幅变小,而绝非绝对价格的下跌。单看过去一段时间。中国CPI涨幅的回落无非基于两大原因,其一,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回落;其二,国内经济需求——内需~一投资与消费需求大幅萎缩。前者基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巨头控制价格的利益诉求,而后者则基于中国过去严厉紧缩货币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宏观经济分析》2004,(6):A001-A004
5月份,宏观调控的效果进一步显现,虽然我国经济仍保持较快增长,但己呈明显的回落走势,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生产增长速度快速回落。物价涨幅虽然还在增大,但上升的速度有所减弱。  相似文献   

13.
涨幅回落价格平稳——一季度主要副食品价格分析今年一季度,国民经济运行继续趋好,全国城乡物价变动基本保持平稳的态势,环比看主要副食品价格总体上略有上升;同比看,大部分副食品价格涨幅回落,少数品种价格是下降的。一、1997年一季度主要副食品市场物价情况(...  相似文献   

14.
2006年上半年,CPI继续温和上涨。同比累计上涨1.3%,涨幅较上年同期回落1个百分点。其中居住、食品和服务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较大。国家统计部门调整CPI构成权重使CPI的走势与往年不具有完全的可比性,但物价总体水平仍属温和、可控上涨。下半年,预计食品价格趋稳,服务和居住类商品等价格变动对CPI的影响可能加大,全年CPI总体涨幅在2%左右。  相似文献   

15.
自2002年我国经济进入新一轮快速增长周期以来,物价经过了两波加速上涨的过程,但经济运行总体仍保持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态势。比较两波价格增长的异同点,可以帮助我们较准确地把握当前的价格增长形势,作出较好的政策应对。  相似文献   

16.
周春生 《环球财经》2008,(10):64-64
8月份,中国CPI数据大幅回落至4.9%,远远低于5.4%的市场预期。上半年曾经快速上涨的物价,为何在下半年开始急速下滑?通胀压力真的已经大大减轻了吗? 在我看来,近几个月CPI放缓主要来自于基数效应和食品价格的季节性回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增幅趋稳”是三季度各类价格指数增长的基本特征,其中CPI增长是“低位趋稳”,而流通环节的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工业出厂价格指数、原材料原料动力购进价格指数等的增长是“中位趋稳”。从趋势看,各类物价指数将会继续趋稳或小幅回落,随着宏观调控效果的逐步显现和大量新增产能的释放的综合影响,物价增长向下的压力在增大。但今后一段时间内经济增长的合理回落与物价增长的相对低迷,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调整产业产品结构的大好时机,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至4月累计,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增长5.1%,比去年同期加快2.7个百分点,比四季度加快0.4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达到5.4%,创2009年以来的新高,4月份物价增幅比3月份稍有回落。由此可见,我国物价上涨的短期压力依然偏大。由于导致物价上涨的主因不是货币“超发”,而是“双重价格冲击”,因此,通常的抑制通货膨胀的措施对解决我国当前物价增长偏高问题作用不大。  相似文献   

19.
上半年市场价格变动的特点 (一)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服务和居住价格涨幅明显 2005年1~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CPI)呈温和上涨态势,同比累计上涨2.3%,比上年同期回落1.3个百分点。除2月份外,各月同比涨幅逐步回落,月环比涨幅自三月份后为负值,但降幅逐月缩小(见图)。  相似文献   

20.
按照当前的调控力度,应该可以实现软着陆,但仍须防止大起大落的现象。下半年经济增长将有所放慢,而物价涨势将进一步回落。从全年预期来看,GDP上半年增长将在11%左右,而全年在9%左右的可能性较大。物价指数方面,上半年的CPI较高,但全年还是有望回到3-4%的区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