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根据当前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未来走向,为巩固和发展经济回升的良好势头,我国应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依据对三年来积极财政政策的评价,通过深化改革,提高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要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仅仅三个年头已经取得重大成效,这说明我国的宏观调控既取得了治理通货膨胀的经验,也取得了通货紧缩的初步经验,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是这种经验的重要方面。中央已以明确今年继续实行积极财政政策,这是根据当前政治经济形势做出的决策。现在伯问题是:为什么应当继续实施,为什么可以继续实施,以及通过理论的论证来解除对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一些疑虑问题。  相似文献   

3.
次贷危机后,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采取积极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应对危机的冲击,取得一定成效,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应再次引起社会和学界的高度关注,基于此,本文选择1996第1季度至2009第3季度相关数据,主要运用向量自回归比较分析我国货币和财政政策效应,得出主要结论有:我国财政政策的效应比货币政策的效果明显;货币政策的实施受财政政策一定的影响;货币和财政政策都是在短期内有效,长期是中性的。  相似文献   

4.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我国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化解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注重结构优化和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5.
自1998年我国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来,其风险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5年多来,积极财政政策对启动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实施时间的拉长,政策风险也在不断增加。积极财政政策手段和政策目标的综合性,决定了政策风险的多样性。对积极财政政策的风险,一定要全面把握、综合评估,以进一步优化政策措施,加大风险防范力度,提高政策实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财政政策是政府进行反经济周期调节、熨平经济波动的重要工具,也是有效履行配置资源、公平分配和稳定经济等职能的主要手段。我国当前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对化解金融危机影响、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重点分析了积极财政政策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政策建议:注重结构优化和带动效应。  相似文献   

7.
记者:刚刚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2005年要实行稳健的财政政策,意味着实施了近七年的积极财政政策向稳健的财政政策转型。您如何看待积极财政政策转型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中国工会财会》2009,(1):36-37
国务院常务会议近日决定对财政政策做出重大调整,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这是继1998年我国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之后,再次转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我国重启积极财政政策将会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哪些积极影响?新形势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有哪些着力点?  相似文献   

9.
在美国金融危机引发全球经济动荡的形势下,为了保持我国经济平衡较快增长,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推行结构性减税措施。理论上,减税具有增加投资和消费的可能性。在我国实施积极财政政策时,有必要认真思考减税的效应问题。本文从思想认识和实际操作两个层面,提出要统筹考虑减税与增税、减税与支出、减税与增债的关系,注重减税措施的前后衔接、税制结构的整体优化和税收对进出口贸易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三年中,国家财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扩大内需,启动银行信贷,提高GDP的增长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这对巩固国民经济持续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同时积极的财政政策在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存在的问题,因此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随着新形势的发展改变其运行方式。本文主要探讨“十五”期间积极的财政政策怎么走?可否采用减税的方式来搞活微观经济,现行政策如何实施为上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