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观点     
《西部论丛》2006,(9):10-10
产能过剩使宏观经济面临两难选择;龙永图:中国贸易顺差扩大但无须刻意减少出口;巴曙松:廉租房开发贷款应证券化;中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加息对抑制投资作用有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声音     
朱志刚:产能过剩制约国企效益稳定增长;王曙光:小额信贷发展面临五大挑战;赵晓:农村集体土地入市房价必跌;刘明康:坚决遏制不良贷款反弹态势;姚定康:进入联合国采购体系潜力很大;龙永图:中国将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潘岳:化工石化业环境安全问题突出;吴晓灵:中国不追求外储数量。[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声音     
李荣融:分类分步实施上市公司股改,高辉清:产能过剩带来第三次失业高峰,吴敬琏:中国经济改革有成绩有缺陷,曾培炎:加快结构调整市场潜力前景广阔,马凯:以重大科技专项实现重大突破.[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2003年以来,国家针对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要素紧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现象,采取了宏观调控,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是,今年以来经济运行中,部分指标出现了反复现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过快,1-5月累计完成2544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0.3%;货币供应总量增长过快,5月末M2达到316709.8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17.6%;贷款增长速度过快,5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总额达到21.16万亿元,新增贷款已达到1.69万亿元,超过全年信贷控制目标的67%。  相似文献   

5.
产能过剩 2006年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中性.完全可以使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平台上继续发展。问题在于。产能全面过剩的出现和由此引发的通货紧缩风险加剧。  相似文献   

6.
2014年,全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宏观调控各项措施,积极应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提质增效升级,增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全省经济保持了总体平稳、小幅波动的运行态势,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运行质量稳中有升。一、2014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一)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合  相似文献   

7.
【英国路透社1月9日】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表示,由于产能过剩的压力显现,持续高增长的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07年面临一个拐点,并建议即使冒着物价继续上升的风险,宏观政策也应由双稳健转向双放松。  相似文献   

8.
按照去年的发展态势,并且考虑口径调整因素,预计2005年经济增长将达到9.5%以上,保持全年较高的经济增长速度已成定局.从经济周期的角度出发,虽然从2005年开始宏观经济增长速度即已出现下行趋势,但是只要2006年宏观经济政策保持中性,完全可以使经济在稳定增长的平台上继续发展,问题在于,我们必须防止产能全面过剩的出现和由此引发的通货紧缩风险。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固然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货紧缩也会对经济产生破坏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5年,我国经济呈现高位平稳增长的特征,各项经济指标总体上继续向好。与此同时,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2006年,针对部分生产资料行业产能过剩等突出问题,应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同时,应将扩大消费需求作为宏观政策的主要着力点。  相似文献   

10.
走过新世纪以来最困难的一年,我们站在了新的起点上。2010年,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多变,中国的政策调整举世瞩目。我们将首先对2010年中国宏观经济增长前景进行展望,其次指出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一大隐患,最后提出应对产能过剩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经济参考报》和厦门大学宏观经济研究中心联合开展的第三次“年度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问卷调查”结果显示,68%的专家认为房地产业投资增速回落以及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是中国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主要下行压力;62%的专家认为制造业产能过剩问题加剧;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我国经济继续保持增长较快、效益较好、运行较稳的态势。社会生产力水平较快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较快增长,消费日趋活跃,经济增长的协调性不断改善。不过,在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矛盾突出、信贷投资增长较快、节能减排任务艰巨等问题尚未根本缓解的同时,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是经济增速由偏快转为过热的风险加大,食品、房地产等领域价格大幅上涨等,应认真研究和对待。[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信息》2006,(18):34-35
世界银行近日发表的《中国经济报》指出,目前,中国经济前景依然良好,主要的政策问题不是全面过热,而是决策层担心投资增长过快可能导致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并影响银行业。从外部看,主要风险在于美国经济下滑超出预期和全球不平衡的无序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2005年中国经济进入稳定增长期,GDP增速呈现“高位趋稳、稳中趋降”态势,整个经济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目标继续发展。同时,国内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企业利润增幅回落、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等新问题。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在增加。  相似文献   

15.
《中国招标》2009,(34):30-30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工程师朱宏任8月26日在京呼吁各地各部门高度关注当前工业经济运行中凸现的产能过剩问题,尤其是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的重复建设、无序上马的问题,以利我国工业经济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经济信息》2006,(10):26-26
一季度GDP增长10.2%.出乎不少人的意料.不少国外投资机构为此调高了对2006年我国GDP增速的预期。尽管发改委日前出台对煤炭、铝、铁合金等产能过剩行业的宏观调控政策.央行也提高贷款利率.但专家们认为.二季度经济仍保持高速增长;但增速比一季度低还是高。专家们则意见不一。  相似文献   

17.
【摩根士丹利6月28日】2001年末以来,中国经济表现优异的原因在于全球化与中国过剩劳动力的联姻。除非全球化停止或过剩劳动力消耗殆尽,否则在未来几年问,中国都将保持这样的总体图景:高增长、低通胀、出口强劲增长、巨额贸易盈余、外汇储备迅速增长、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攀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到2005年我国已有十一大行业存在或潜在严重产能过剩问题。这给我国经济持续协调运行造成了负面影响,也带来了隐患。为什么我国频繁出现产能过剩问题?为什么产业结构没有在产能过剩的压力中得到升级调整?本文试从金融产业结构自身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产能过剩和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唐旭日前说,产能过剩当中的宏观调控问题,将是我们未来几年一个很重要的同时也是很艰难的任务。但是,唐旭同时又提到,要正确看待物价形势:城市的消费价格还是有上扬的冲动,存在一些放开物价的空间,比如公共产品、水、电、气,服务价格等等,还有上涨的空间,他认为,这对宏观经济调控来讲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巨额贸易顺差的成因与对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我国的贸易顺差额逐步增大,贸易收支顺差一方面提高了我国的对外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缓解产能过剩问题,起到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