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流转与农民权益保护研究——基于土地制度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地流转关键在于农民土地权益的保护。我国目前比较重视土地流转,而在不同的程度上忽视了土地流转中的农民土地权益保护。随着土地流转在规模和速度上的快速发展,农民土地权益受损问题越来越严重,并影响我国今后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本文从我国土地流转制度演变过程入手,从土地制度角度分析我国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缺失的表现及原因,为进一步分析福建土地流转与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现阶段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总体上较为强烈、流转模式要求多样化、流转收益要求不断提高、对基层政府的管理服务要求逐步提高。影响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的内外部因素较为复杂:地区经济发展、农户对土地流转后就业状况变化预期、家庭成员平均受教育水平、非农收入所占比例等因素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具有积极影响,对农民土地流入意愿具有消极影响;农户家庭成员平均年龄、家庭总人口数等因素对农民土地流入意愿具有积极影响,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具有消极影响;农民对土地流转后生活水平变化预期、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程度则对农民土地流出意愿和土地流入意愿同时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为了提高发达地区农民土地流转意愿,需要提高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居民教育水平、发展农村土地流转市场、保证农民的土地流转主体地位。  相似文献   

3.
土地征用中农民权益保护的制度缺陷与改革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土地征用中,由于土地制度和保障制度的缺陷,导致农民权益受损。要切实保障农民权益,需要明确土地所有权主体,保障农民土地产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土地财政”;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农民财产权利,是指其对土地的权利以及由此衍生的权利,主要包括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等。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与当前土地政策变革、创新农业经营方式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大多数议题紧密相关。清晰界定和赋予农民合理的财产权利,可以从根本上保障广大农民的利益、提高农民收入。一、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意  相似文献   

5.
土地征收过程中农民参与权保障是行政正当程序在土地征收领域的一种体现,在土地征收过程中保障农民参与权可以实现对农民财产权、生存权的保护.现阶段我国土地征收在实践中存在严重的利益相关者程序性失权问题,这是造成行政主体滥用征地权和农民土地征收补偿不足的原因所在.国家土地征收权具有公权性、优越性,农民集体土地产权变得被动,检验...  相似文献   

6.
为保护农民土地的合法权益,农业部将派出6个检查组,分赴全国12个省(市)、自治区,针对目前在土地征用中低价强征强占农民承包地,截留扣缴农民的补偿安置费,不解决农民的就业安置;在土地承包和流转中,强制调整或收回农民承包地,强制农民流转承包地,非法改变土地的农业用途,截留农民土地流转收益等问题,重点检查12类严重侵害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的行为以及各地贯彻实施《农村土地承包法》的情况,同时严肃查处一批乱占耕地,侵犯农民权益的违法乱纪案件。  相似文献   

7.
邱莹 《科技与企业》2014,(2):213-213
移民安置工作是水利水电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对农民的安置更是工作的重点。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因此必须要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确保农民有地可耕。然而现实的情况是,移民在安置的过程中土地权利往往受到损害。而且移民的到来对安置地区农民造成了威胁,使得安置地区农民的土地权利也受到了影响,导致两者的土地矛盾冲突。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正在致力于对土地补偿的性质从新界定,采用多种移民安置方法,最大限度地协调移民和当地居民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土地征收涉及各方面的利益,利益主体包括地方政府、企业、村集体和农民。由于公共利益界定模糊,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地位和法律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法律规定不当与法外行为并存,致使最终受伤害的是村集体和农民权益,以致于造成土地征收非农化范围不断扩大,土地资源浪费严重;土地征收补偿费偏低,截留挪用现象严重,无法弥补被征地农民的损失;失地农民土地保障丧失,社会保障严重缺失;因土地征收引发的纠纷层出不穷,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具体措施是: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以法律的形式来确定土地征收制度的目的;促成农民利益集团的组织化和强大化,健全农民利益代表机制;完善法律程序,建立公正而合理的征地程序;实行被征收土地资本化,让农民获得土地发展收益。  相似文献   

9.
马恒升  张丹  李文征 《价值工程》2012,31(32):48-50
农村集体所有制土地征用过程,侵害村民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由此引发失地农民经济权益的保障问题。文章认为,现行土地征用政策存在诸多不合理,国家应在保证所有权主体平等的基础上,实现农民与其土地使用者之间的平等交易。国家可在保障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基础上,由农民收取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国家转让土地使用权,收取使用权转让费用。土地流转中的地价增值收益,应在农民、政府和开发商之间合理分配,保证农民所有权收益,体现政府规划权收益,保护开发商投资收益,实现农民经济权益的可持续保障。  相似文献   

10.
刘佰仁  高金玲 《活力》2006,(6):86-86
我国土地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农民集体所有制两种形式。作为土地所有制的法律表现形式,土地所有权也相应存在国家土地所有权和集体土地所有权两种类型。土地征用是发生在国家和农民集体之间的所有权转移,是指国家为了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按照法律规定权限和程序批准,并给农民集体和个人土地补偿和安置补偿后,将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转变为国家所有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11.
土地产权与失地农民土地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成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受损的原因主要是集体土地产权模糊、国家法律政策之间的冲突、农民自治组织性差、经济人政府利益驱动等。为保护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可采取以下措施:明晰农民土地产权,强化法律保护;创设土地发展权,改革土地征用制度;提高农民自治组织化程度,增加与政府对话的筹码;严格土地征用程序,增加征地成本,约束政府征地行为。  相似文献   

12.
如果全中国农民真正享有稳定的土地权利,那么可以预期中国农民也会对增加土地投入和投资进行高附加值的农业生产。同样,也只有在稳定的土地权利下,农民现有的承包经营权才能够进入农用地市场,从而具有农用地价值。“三农”问题的症结是农民的土地权利问题,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目标是还权于农民,保障农民的土地权利,这似乎也没什么异议。但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却是众说纷纭。本文将提出本人的一些粗浅认识,供探讨。谈到中国农村土地问题,必须有两点基本认识。首先,土地权利是农民的基本经济权利,是因为土地…  相似文献   

13.
, 《中国企业家》2012,(23):20
中国经济方面的重大问题都和占人口将近一半的农民的动向有关。解决农民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合作,但核心的问题是土地问题,是土地的自由交换问题。如果让农民的土地自由买卖,农民可以自由地和开发商讨价还价,将会发生什么结果?第一,农民的财富可以极大地增加。可以解决中国社会最重要的一块心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分析土地的分散化经营不利于技术的推广,把大量的劳动力限制在土地上,从而阻碍了农民增收,要使农民走出这个怪圈,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必须走土地规模化的发展道路,从而最终促进农业的发展,农业科学技术的传播,从而促进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5.
刍议现行土地征用制度的完善和规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用地量和土地征用量剧增。土地是农民最根本的生活来源,是农民的生存底线,农民失去了土地,也就失去了生活的保障。现实中,由于土地征用补偿安置工作不到位,农民和土地征用的矛盾日益表面化、尖锐化。因此,解决土地征用中存在的法律问题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1984年12月,我国《宪法》宣布城市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即全国所有,而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形成则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绎过程,与国有土地相比尚存在几个亟待从法律上确认的问题。如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的确立、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有偿使用、农村经营性非农业建设用地的上市流转等待,都需要从理论上与实践上探索研究,从而使我国有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有一个完整的地产市场,有一个法律认可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使用制度改革。本试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论述我国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若干问题,以求探索建立一个全新的农民集体所有土地的产权制度,以维护农民集体和农民个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农村经济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农民土地权益得不到有效维护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目前的村民自治组织制度存在严重缺陷,尚未形成一个足以维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农民自己的组织,农民无法运用组织的力量取得对外谈判地位,无法通过组织体系自身的运行机制协调好集体经济内部的重大利益关系,维护农民的土地权益。农民单打独斗,不足以维护自身的土地权益在现代社会,农民要维护自己的利益,除了依靠国家政策法规的保护,也必须依靠自己组织起来的力量。因为凡是能够侵犯农民土地权益的组织和个人,要么是政府机构、国家公职人员,要么就是农村基层组织、基层干部,甚…  相似文献   

18.
让土地成为农民财产性收入来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要创造条件让更多农民获得财产性收入,核心是推动土地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产权制度。发挥土地保值增值的作用,首要任务是赋予农民物权性质的土地产权,进而实现农地产权的商品化、货币化,促进土地流转。在此基础上,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制。针对城镇化进程中,保护失地农民财产权益的紧迫性,重要的是提高农民在土地交易过程中的谈判地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民土地征收补偿成为地方政府“与民争利”的主要难题,严重影响农民生存、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其根本原因在于农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极不完善。法务会计使命在于维护主体财产安全、保值与增值,具有防范舞弊、计量损失、诉讼支持、专家证人、治理侵占等特定功能,致力于反舞弊、反假账、反侵占、反腐败,对防控农民土地征收补偿舞弊、被非法侵占和农民合法权益诉讼救济具有重要作用,能够成为维护农民土地征收补偿合法权益的重要工具。  相似文献   

20.
综观各地农用土地反租倒包的实践,不外乎以下四种情况:一是从农民手中反租土地后直接倒包给有实力的外来农户或企业。二是从农民手中反租土地后,对土地进行规划、投资,然后再承包给各农户。三是村集体成立经济组织自己经营从农民手中反租的土地。四是以反租的土地投资入股,用分红支付农户租金。现分别就每种情况的会计处理进行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