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董丽梅 《活力》2006,(3):167-167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语言反映一个民族的特征。它包含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在无中介跨文化交际中,交际的障碍主要来自语言所负载的文化信息,有时外国人能听懂或读懂汉语的形式、意义,却无法正确理解其文化内涵。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文化能力的培养,逐渐减少文化差异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在这里,我与大家分享一个认识文化的观点,那就是文化的清晰化. 一个企业,从生存到发展,都面临着两个基本的问题:一个是外部适应性问题,能否很好地适应外部发展环境和竞争态势,能否更有效地获取外部资源,是企业的首要课题.简单地说,就是让客户喜欢我们,信任我们,信赖我们,购买我们的服务和产品.另一个问题是内部资源整合性问题,内部资源不能有效地整合,就会降低资源使用效率,就会产生运行障碍和矛盾.而内部资源整合中最大的资源是人的资源整合,同时其他资源的整合也是要靠人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拟声拟态词在日语中随处可见,在日语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住.选取生活中的一个场景,就其中的拟声拟态词在三个方面的使用做了分析,希望能让日语爱好者更进一步了解拟声拟态词的运用,并对日本语言文化本身以及日本人的语言文化心理有进一步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知道,中西文化有很大的不同,这必然会造成语言的差异.中西思维方式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恰恰又影响了语言的表达方式.因此,本文首先从自然环境、个人主义价值观、风俗习惯三个方面分析了中西文化中语言的不同.然后从中西思维方式差异着手,讨论了思维方式差异对语言表达的影响.语言和文化是思维方式的体现者,同时思维方式又是语言和文化的指导者,文化是众多心理者不同特征的集体表现,而思维为语言的生产和发展奠定了根本的基础.语言,文化,思维三者密切联系,是不能独立存在的.本文从语言和思维两个角度来讨论中西两种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屈俊玲 《价值工程》2011,30(12):229-230
语言是文化的裁体,文化支配着语言。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文化差异,交流双方很容易产生文化障碍。要获得跨文化交际的最佳效果,我们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的规律,更要了解语言所承载的深刻文化内涵,通过一些手段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马悦 《活力》2009,(21)
视觉传达是人与人之间利用"看"的形式所进行的交流,是通过视觉语言进行表达传播的方式.不同的地域、肤色、年龄、性别、说不同语言的人们,通过视觉及媒介进行信息的传达、情感的沟通、文化的交流,视觉的观察及体验可以跨越彼此语言不通的障碍,可以消除文字不同的阻隔,凭借对"图"--图像、图形、图案、图画、图法、图式的视觉共识获得理解与互动.  相似文献   

7.
《价值工程》2017,(29):247-248
美式英语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受众基础,通过好莱坞电影促进美式英语文化传播,有利于国内受众了解美式思维方式、语言符号和民族文化。在网络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下,美式英语文化传播载体也发生了变化,主要是网络新媒体的使用率越来越高、语言信息和特定文化有更强的指向性,并且在媒介融合下加快了两国人民的民族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8.
李家兴  何树勋  彭治民 《价值工程》2011,30(11):328-328,F0003
各种动物都有自己的生活习性和特征,这些生活习性和特征如果用语言来表述,就有了其特定的文化内涵。不同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对这些内涵的认识和理解是不尽相同的。本文着重就狼、熊等动物在英语语言文化中的寓意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英汉两种语言中存在着大量的文化差异。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就无法正确理解和运用外语,文化差异是英语学习的一大障碍。为了提高英语教学效果,我们应该重视文化差异的导入,构建文化知识与语言知识相结合的课堂教学模式。本文就文化差异的表现及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导入文化知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翻译不仅是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中法两国文化在存在共性的同时,也有很大的差异.在进行汉法互译时,译者不仅要掌握两种语言,更要熟悉两种文化,在翻译过程中充分考虑文化的差异,提高跨文化整合能力,实现翻译的跨文化交流使命.  相似文献   

11.
姚玉玲 《价值工程》2011,30(23):298-299
跨文化交际是指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实际上是语言的交融及文化整合过程。而不同文化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与合作中常常会产生文化冲突,这大多是由于文化之间的差异所造成。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本文阐述了如何克服跨文化障碍以及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空间有了更高的追求.庭园是自然的一个缩影,如今的庭园设计更具有多样性.新中式风格的庭园在保留统文化韵味的同时,也创造出了一种适合人们居住的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语言是学习文化的工具,不了解该语言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该文化的语言。东西方文化差异经常成为困扰大学生英语学习的难题,这些文化差异使得学生对所学内容难以理解,不易接受,严重阻碍了他们英语学习的进程。本文分析了文化差异产生的跨文化交际障碍,提出了应对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李春辉  王立研 《企业导报》2014,(16):190+187-190
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一种思维方式。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中的隐喻文化异同,有助于揭示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使我们对东西方隐喻文化有更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
一文化与作风建设的关系 文化是"以文教化"的简称,表示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品德的教养.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人.文化在培养人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说,一个国家具有什么样的文化就具有什么样的社会;一个个人在什么样的文化下成长,就必然带有这种文化的烙印,对其思想观念、行为作风具有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活水平便随即提高.而文化旅游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直接方式,已经成为了多数人钟爱的精神享受之一.但是,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已经将视线从以往仅是欣赏名胜古迹转移到精神上的享受.这就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憾繁荣昌盛的景象.在这种前提下,非物质文化遗憾不但成为了旅游的热点,更成为了旅游业时刻关注的对象.但是,我们不得不发现在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多种问题.因此,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憾在开发的过程中受到破坏,就比较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其进行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从有人类以来,人与人、 人与环境的交往就一直存在着.随着人类的发展和现代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发生了转变,伴随着居住方式也由开敞的住屋形式转变为密集型楼房住宅.交往需求是居住生活中的基本需要之一,特别是在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今天,邻里交往更成为人们沟通情感,舒缓情绪的方式之一.而居住区户外环境,正是邻里交往的物质载体,居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们交往的效果.本文是以烟台市西关小区为例,从小区室外交往空间环境的角度出发对居住区室外环境设计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问题及对应策略.本文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论述了我国在居住小区户外交往空间设计方面人的交往心理.其次,明确居住区用地包括哪些方面,并以这些概念为基础,对照西关小区用地的设计,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发现的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8.
电子商务对企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电子商务对企业生存环境和生存方式的影响 首先,电子商务手段的采用,使得经济生活完全打破文化习俗的影响,排除了语言交际的障碍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使整个世界联为一体.网络本已客观存在,无论你上不上去都面临着由网络带来的全球化竞争.  相似文献   

19.
由于文化产业发展时间短,文化投融资服务体系不完善,以及自身特点,中小文化创意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论文分析了中小文化创意企业债务性融资、权益性融资和争取财政投入三种路径中可能存在的障碍,提出要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改善金融服务体制,创新财政资金运用方式,积极发展中小企业投融资服务机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或“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等诸语境因素。不同文化背景造成人们说话方式或习惯不尽相同。因此,在交流中,人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故障。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快,对外交往日益频繁,国与国之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