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正>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国家战略。目前国际金融中心模式各异、形成原因多样、竞争格局明显,面对这种形势,上海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确定自己的建设模式,这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目 相似文献
2.
3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首次以国家文件形式加以认可.凸显了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作为国家战略的定位和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3.
2009年4月,国务院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明显加快。本文认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一方面会通过集聚效应,提升长三角区域金融能级和整体金融地位。另一方面会通过辐射效应,引起长三角内部金融发展格局变化,逐步形成以上海为核心、长三角其它各主要城市发展特色各异、功能衔接互补的多层次金融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结合上海国资改革的市场化运作思路,资本市场无疑将担当重要角色。因此,建议关注当中具有技术优势、创新能力以及上海本地品牌效应,并能更多地带动相关服务领域发展的上市公司。 相似文献
5.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我国现在还没有形成与目前地位相符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影响了我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话语权的提升。因此,应该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作为我国未来发展的一项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国际金融多中心是中国布局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选择,国际金融多中心可顺应实体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助于维护金融安全,促进竞合效应的发挥,符合中国主要城市金融实力格局。选定上海、香港和北京作为布局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城市,符合中国经济发展的整体战略利益,与中国经济和金融的发展现状是相适应的。布局建设中国国际金融中心的总体政策取向是:中央政府总体推进国际金融中心的布局、加大金融软件设施环境的建设力度、培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大型金融机构、探索培养和吸引金融人才的长效机制、加强具有实际需求的金融创新。 相似文献
7.
2009年3月,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关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提出到2020年将上海基本建成与中国经济实力和人民币国际地位相适应的国际金融中心。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给在沪商业银行特别是上海本地法人银行金融市场业务发展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当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机遇把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进程中,应借鉴全球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经验;除了从国力、要素、模式、政策扶持、强势本币、运行网络、市场环境、人才资源、适度监管等方面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外,对机遇的把握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从19世纪伦敦国际金融中心成立至今,国际金融市场经历着由集中到分散,又由分散趋向集中的过程。国际金融中心的产生与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自然形成模式和国家建设模式。虽然不同的国际金融中心存在模式上的差异,但是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也正是这些共性构成了它们发展和壮大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金融全球化的历史大趋势和我国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现实大背景,赋予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改革开放之后,随着我国经济金融改革开放的深化,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被提上议事日程。1992年10月,党的十四大把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正式确立为 相似文献
11.
刘大为 《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09,(6):13-17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发展战略具有多个分析视角,其中,是从金融业自身发展的内在联系和需要进行战略选择,还是从实体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进行战略考虑,将影响到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沿着不同的发展路径行进和产生不同的发展结果。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发展的演变过程,讨论和认识上海金融中心建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2.
彭清华 《金融经济(湖南)》2010,(7):5-6
当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上海迅速抓住政策机遇,加快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步伐,争夺金融主导权。本文结合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对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进行思考,分析出上海的优势与劣势,由此提出当前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所面临的几大挑战。 相似文献
13.
14.
建设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是党中央、国务院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国家战略决策,得到了改革开放以来历任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高度重视。2007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适应我国金融业进一步对外开放的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对上海金融生态环境造成冲击对上海金融生态环境的直接冲击。一是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一方面,世界各国采取经济刺激政策应对危机改变了我国金融市场的资金供求,全球金融资本市场的去杠杆化进程加速,引发境外资金回流,增加了我国包括上海金融市场的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促使我国金融市场业务蓬勃发展,基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视角,我国金融市场仍有很大的开拓空间,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世界市场的形成,推动了我国金融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但是,由于金融业在我国起步较晚,当前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国内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刚刚起步,很多问题急需突破解决,因此,本文以国际中心建设为视角探讨我国金融市场业务发展的有关问题,以期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理论及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7.
国际金融中心是全球金融主体、金融产品、金融活动高度聚集的活动所在地,是金融创新策源地和金融风险多发地。在影响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诸多因素中,法治保障是非常关键的一个。从这个意义上说,国际金融中心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更是一个“法域”的概念。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近年来有关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指数的研究中涉及北京的文献进行了综述,北京金融中心的建设虽然在国内具有"领先优势",但在国际的排名却稳中有降。北京自2003年以来,金融业发展迅速,金融机构云集,金融资本不断聚集,但与"有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面对2008年始自美国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作者通过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说明当前不但不能放缓金融发展的步伐,相反要加快北京建设"有影响的国际金融中心"的步伐,使金融业的发展成为促进北京经济持续增长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9.
推动上海向国际金融中心的目标迈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谈到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的发展,人们就不能不想到上海。因为从历史上来讲,从来上海都是中国金融的重镇,它的服务辐射效应在历史上尤为明显,曾长期承担着全国乃至东亚的金融重镇的使命。邓小平同志在考察上海的时候就曾指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