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寿险个人营销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寿险营销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大陆各保险公司在1996年后普遍采用个人营销制,人寿保险业务突飞猛进。1997年大陆地区人寿保险费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首次超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产险保费收入。目前,个人营销业务已经达到全部寿险业务保费收入的80%。寿险个人营销制度推动了寿险业务的迅猛扩张,为寿险业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不仅如此,寿险营销员对普及保险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个人产险业务巨大的市场潜力令财产保险公司不容忽视,纷纷在拓展营销渠道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从近几年来营销的实践看,个人产险业务的营销渠道存在着个人代理人法律定位不清、兼业代理特权经营、缺乏适合营销的个性化产品等问题,因此,对于个人产险业务营销渠道建设的思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保险营销体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新涛 《甘肃金融》2002,(9):45-46,58
1992年友邦进入中国保险市场,将个人代理寿险营销机制引入中国,在中国寿险市场上得到迅速的认同,众多的个人代理人上门为广大客户服务,使得寿险产品的解释得以面对面的进行,寿险业务得到空前的发展,国内主要的寿险公司都实行了个人代理寿险业务的营销制.  相似文献   

4.
自1992年底友邦保险公司在国内率先推行个人代理人开展寿险营销业务以来,个人代理人的营销业务保费收入的占比逐年上升,个人代理人的营销客户越来越多。由于个人代理人的流动与流失频繁,导致寿险公司的孤儿保单量不断增加。因此,孤儿保单的管理与服务已摆上寿险公司经营管理的重要位置,此项  相似文献   

5.
秦征 《上海保险》2006,(6):46-47,33
从近两年各家保险公司开展产险营销业务的实践看,适合产险个人代理的营销管理机制还不健全和完善,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可供营销展业的险种单一。消费者所处的地域不同,所面临的风险也就不同,保险需求的差异性要求保险产品日新月异,但由于新险种,新产品开发的相对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险营销工作的推进。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各家寿险公司都越来越重视营销业务的发展,因为各家公司基本上80%以上的业务收入,来自个人代理人销售的保费收入,可以说谁掌握了个人寿险市场的主导权,谁就将左右中国寿险市场的未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主体的增多,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迅速壮大。据统计,保险公司主体从1996年9家,增加到2003年底的60多家,寿险营销代理人队伍从1996年近2万人,增加到2003年底的100多万人。  相似文献   

7.
回顾寿险个人营销制度的发展,可以说寿险营销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我国大陆各保险公司在1996年后普遍采用个人营销制,人寿保险业务突飞猛进.1997年大陆地区人寿保险费收入达到600亿元以上,首次超过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的产险保费收入.  相似文献   

8.
在今年的“春天行动”综合营销活动中,和县支行将保险代理业务作为重要的效益增长点,有效运用激励机制,促进了保险代理业务的迅速发展。截至3月7日,实现代理寿险保费收入23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80万元,手续费收入87.8万元。完成一季度保险代理业务竞赛计划的133%,寿险、产险双双在全市农行排名前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进  康维平 《上海保险》2006,(12):23-26,22
截至2005年底,全省共有各级保险分支机构1765家。其中省级保险分公司16家(产险10家,寿险6家);地市级中心支公司126家(产险69家,寿险57家);县级支公司219家(产险117家、寿险102家);营销服务部1404家(产险449家,寿险955家)  相似文献   

10.
巫长生  熊娟 《上海保险》2006,(7):49-50,46
一、寿险营销遭遇发展瓶颈 自1980年恢复国内人身保险业务以来,中国的保险业经历了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特别是1992年美国友邦进入中国,并引入了国际流行的个人寿险营销体制,更是将中国人身保险事业推上了快速发展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关于建立个人寿险营销体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自立 《中国保险》2004,(11):49-54
个人寿险营销机制的引进,推动了中国人寿保险业务的发展。寿险营销经过六年的实践与探索,现在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科学、完善的体系,这个体系应涉及到管理办法、管理模式、专业经营、客户服务、职场文化、系统作业等方面。本文从国内个人寿险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2.
夏卫新 《金融纵横》2002,(10):52-53,45
自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AIA)在上海引入寿险营销体制以来,我国个人寿险业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个人业务保费收入占比已超过75%。营销体制的创新,极大地推动了寿险业发展,可以说,寿险业的发展离不开100多万营销员的辛勤工作。但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营销员队伍素质良莠不齐,  相似文献   

13.
钱文虎 《中国保险》2001,(12):55-55
寿险市场从销售方式可细分为两个子市场,即直销市场和营销市场。近年来,各家寿险公司都非常重视营销市场的开拓,营销业务的新险种不断更新,几十万营销人员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活跃于城市农村,营销业务总量迅猛上升,其总量已超过了寿险直销业务。营销市场至今仍供求两旺,欣欣向荣,就在全国寿险营销市场一片大好形势下,寿险直销市场出现了令人甚忧的局面:有些人片面强调营销业务的重要,忽视甚至放任直销业务,导致直销有萎缩趋势;直销业务新产品严重短缺,保户可选择余地甚少,甚至出现直销业务年交保费期限向营销产品看齐的新产品开发战略失误;  相似文献   

14.
从1996年我国保险业引入营销体制以来,银行保险渠道已经成为与个险营销渠道、团体法人渠道并驾齐驱的三大主渠道之一,甚至在一些新成立的寿险公司,银保业务已经成为左右公司业务增长的重要因素,银保渠道对于保险行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纵观中国银保业务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5.
以企事业单位为展业对象的人寿保险团体业务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的立家之本.在人保时期,团体业务约占人身保险业务总量90%以上.1996年,产险、寿险分业经营后,由于营销新机制的建立,个人寿险业务势如破竹,迅速发展起来,目前已与团体业务平分秋色.团体业务增幅大大降低,有的地方出现了停滞不前甚至滑坡现象,这与我国近年保险市场发展形势以及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形势是很不相称的.我国加入WTO后,外资寿险公司的业务将扩展到团身险、健康险和养老金险.届时,中资保险公司在团体保险业务上将遇到强大的竞争对手.因此,团体业务现在面临着如何加快发展的问题.本文针对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当前在发展团体保险业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上海保险》2006,(11):5-7
1、制定并实行《上海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务承诺》的背景和意义?为进一步规范我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务,进一步提升保险业社会公信力,增强广大消费者信心,确保我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业务能够持续平稳健康发展,经全行业充分协商,决定实行《上海市个人营销新型寿险产品服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完善我国财产保险营销机制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财产保险和人寿保险是性质不同的两种保险,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但是,从保险商品营销特点来看,它们又有共同之处。在中国的保险市场上,产险营销始于寿险营销之后。经过几年的试行,虽有成绩,但与预期的要求还有相当的差距,一些问题严重地阻挠着财产保险公司营销的发展。因此,我国财产保险公司完全可以借鉴相对成熟的寿险公司个人营销经验来发展财险营销,以免走一些不必要的弯路。  相似文献   

18.
自从我国恢复人身保险业务以来,特别是1992年引入个人代理人这一行销方式并成为国内寿险营销的主要渠道以来,寿险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从整体上来看,目前的寿险营销已经  相似文献   

19.
刘子操 《上海保险》2009,(10):17-20
自1982年国内寿险业务恢复开办以来,伴随着寿险业的飞速发展,寿险营销模式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相继出现业务员营销、代理人营销、个人理财顾问营销、营销员底薪制营销、职员制营销、职员制顾问营销、专业双轨制顾问营销等模式,寿险营销模式的发展变化,折射着我国寿险业的发展变化,也体现着近30年来保险业发展的成果。因此。认真地梳理寿险营销模式的发展变化过程,客观地评价寿险营销模式的优劣,科学地设定寿险营销模式的改革取向,是对过去寿险实践的一个总结,也是对未来寿险业发展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20.
今年一季度,六安市农行皖西路支行保险代理业务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截至3月31日,累计实现代理保费收入4032.44万元,实现代理手续费收入101.1万元,提前9个月完成上级行下达的全年代理寿险保费和手续费任务。支行各网点保险代理业务比、学、赶、超的氛围渐浓,单个网点最高保费收入达787万元。同时代理产险业务也有了起色,营销工作起步顺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