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入世以来大豆生产、市场和政策回顾及未来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入世三年来,随着国内豆油和豆粕需求的快速增长,加上国内压榨企业迅速扩张所带来的中间需求,我国进口大豆急剧增加。但由于国际供求形势的变化及基金炒作,国际大豆价格大幅上涨,国产大豆没有受到明显的影响,生产相对平稳,收益处于较高水平。为了应对入世竞争,我国在2002年实施了大豆发展计划,推广高油大豆,对大豆和豆粕运输免收铁路建设基金,以增强国产大豆竞争力。同时通过转基因政策和质检政策,加强对进口大豆质量和安全的控制。未来几年内,随着国际大豆市场供求形势的逆转以及国内压榨企业大型化趋势和布局的改变,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造成冲击的可能性大大增加。我国政策应在充分利用国际市场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扩大对大豆生产支持政策的投入规模,拓宽支持政策内容,提高大豆单产水平和质量;发展和培育大型购销企业,改善国产大豆购销储运;加大转基因标识管理政策的实施力度,宣传和推广转基因大豆,提高我国大豆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在国产大豆和进口大豆的博弈中,国产大豆胜绩不多,不利消息却频传。由于大量国产大豆没有进入流通市场,加上豆油豆粕价格低迷,东北油厂已有一半左右处于停产状态;更紧急的情况是,加工国产大豆的大型油厂开始在沿海地区建厂,并大规模使用进口大豆。  相似文献   

3.
中国大豆产量波动幅度较大,总体呈现上升态势,但近年来处于明显的下滑阶段.大豆净出口持续下降,总供给逐渐依赖于进口,供需矛盾逐渐凸显.大豆进口迅猛增长.豆粕进口大幅减少后开始恢复,豆油进口增势放缓;大豆出口稳定增长,豆粕出口极增后下降,豆油出口缓慢增长.大豆产业的生产和贸易政策调整较快,在国际市场变化日益加剧的情况下,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以保障国内大豆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虽然当前进口大豆原料到港成本处于较高水平,加之国内豆油价格也呈现逐步下跌态势.但由于养殖饲料企业豆柏需求十分低迷.导致近期粕价回升前景黯淡。  相似文献   

5.
一、1-11月我国大豆和豆粕进口增加,豆油进口减少 据海关统计,11月份我国进口大豆234.8万吨,同比减8.1%;出口大豆3.3万吨,同比增22.8%;进口豆油5.4万吨,减74.2%;出口豆油1.5万吨,增102.4%;出口豆粕4.4万吨,增66.7%;豆粕进口量很少(仅为2043吨).  相似文献   

6.
进入2005年1月份以后,国外CBOT期价震荡下跌.进口大豆到港数量陆续增加;国内豆粕价格上扬动力不足,豆油销售不活跃。受其影响,国内大豆市场弥漫在观望.等待的气氛中,从而验证了前期中中大豆网预测“弱势震荡将引领年前大豆价格走势”的正确性。综观当前大豆市场,  相似文献   

7.
大豆是中国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食品都由大豆加工而成。中国作为人口大国,近些年对大豆的需求总量不断增加。由于国产大豆无法满足国内需求,中国向其他国家进口了大量大豆,但同时国产大豆种植业与豆农均明显受到大豆进口贸易行为的影响。针对国内大豆进口贸易行为、政策干预、豆农种豆决策三者间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8.
由于禽流感影响,中国对国际市场的大豆和豆粕需求放缓。由于养禽业是豆粕消费的最大用户,国内至少两大豆粕生产厂家表示正在削减产量,以便应对豆粕销售放慢的局面。黄海粮油集团表示,现在销售豆粕很吃力,所以企业不能一直生产下去。黄海公司已经将山东的生产线停产。官员称,黄海目前的大豆库存可以维持两个月的生产。但是由于现在停工,加上重新开工日期尚未确定,短期内不急于进口大豆。东海粮油集团认为,禽流感对豆粕销售的冲击很大,大豆进口将会放慢,而且中国会在国际市场上洗船或者取消采购合同。近期内大豆进口还会继续降低。中国饲料行…  相似文献   

9.
大豆 前8个月我国大豆进口平稳,关税下调将使大豆进口成本下降 1-8 月我国共进口大豆1980.7万吨,同比增1.8%;出口大豆35.2万吨,同比增35.2%.前8个月我国共进口豆油159.7万吨,增74.1%;出口豆油5万吨,减28.8%.1-8 月我国共出口豆粕52.3万吨,增2.3倍;进口豆粕2.1万吨,减96.8%.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1995~2013年中国大豆和大豆油市场数据,采用SDAIDS(来源区分AIDS)模型,对中国大豆和大豆油需求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大豆市场与大豆油市场是不可分的;不同来源的大豆和大豆油均存在着不完全替代关系;中国大豆市场规模扩张将会进一步拉动大豆进口总量;国产大豆与美国、巴西、阿根廷大豆存在着竞争关系,国产大豆价格下降将会显著抑制来源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的大豆进口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6月开始对大豆进口放宽政策、实行有序进口以来,大豆市场波动不大,豆油、豆粕市场因供求关系的变化而有较大变动,6月底7月初豆油市场在大豆主产区黑龙江市场带领下,发起了一轮强劲的飙升行情,全国上涨幅度在500~1000元/吨.而且豆油出现回流东北现象,到目前为止,这种现象仍在继续并有扩大之势.豆油价格7月中旬在高位振荡,大豆、豆粕市场价格在稳步上升.  相似文献   

12.
中国大豆业的困境和发展对策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1 996年 :中国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进口大国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最大的大豆净出口国。但是 ,在最近的 10多年里 ,大豆产量由原来的世界第一 ,退居为继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之后的世界第四 ,而且 ,自 1996年开始 ,中国已经从传统的大豆出口国转变为大豆、豆粕和豆油全面进口的净进口大国 ,中国在国际大豆贸易中的地位发生了戏剧性的下降。表 1中国大豆产品贸易量的变化单位 :万吨年份 大豆进口出口净出口   豆粕进口出口净出口   豆油进口出口净出口1983 0 3535——————1984 0 84 84——————19850 114 114—…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对豆油和豆粕的需求量持续增加,进而带动国内大豆压榨量逐年提高。在国内大豆市场一直呈现严重产不足需的情况下,大豆压榨行业对进口大豆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导致我国大豆进口量持续增加。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大豆消费国,也是第一进口国,我国在大豆的定价上已经丧失了话语权.而未来我国大豆消费市场的增长潜力仍然很大。发展大豆生产,提高大豆自给率,已经严重关系到我国的食用油供应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4.
《齐鲁粮食》2008,(7):39
商务部6月25日公布《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8月1日起我国将对大豆、油菜籽、豆油、棕榈油、菜籽油、豆粕6种产品实行进口报告管理。  相似文献   

15.
3月份的大豆、豆粕市场风光无限,大豆及其副产品成为2004年粮油市场上最活跃的品种。我国大豆产区、销区和沿海进口大豆分销市场需求旺盛,交易异常火爆;国际、国内市场大豆、豆粕价格在需求动力的推动下,上升空间再次得以拓展。  相似文献   

16.
春节期间,给一位粮库主任拜年,议论起当前的粮食市场,感叹行情变化之大。———粮价上涨出乎预料。笔者在对2003年夏粮市场深入调查之后,感觉到全国粮食价格由于供给压力的减轻,正处于上升通道,因此提出了后市小麦市场将在连续两年缓慢回升之后出现明显上升行情的预测;同时预测由于国内大豆需求的旺盛,豆粕和豆油价格,会由于大豆进口量的阶段性减少而出现大幅波动。但到了10月中旬,大豆、豆油、豆粕价格出现猛涨,小麦、玉米和稻米价格随后大幅度上涨,变化之剧烈几乎无法根据粮食供求关系作出解释,大大超出了前期预料。———粮食减产超过预…  相似文献   

17.
据中国政府网消息:商务部日前公布《大宗农产品进口报告和信息发布管理办法(试行)》,8月1日起我国将对大豆、油菜籽、豆油、棕榈油、菜子油、豆粕六种产品实行进口报告管理。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Chavas等(2005)提出的动态特征定价模型检验中国大豆、豆油和豆粕价格是否符合特征价格理论,在此基础上,首先检验三者之间的价格变动关系,其次使用误差修正模型考察三者价格长期与短期动态联系。研究发现,中国大豆、豆油和豆粕价格符合特征价格理论,不论是特征价格模型还是误差修正模型,均显示中国大豆、豆油和豆粕价格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  相似文献   

19.
近期,国内大豆市场走势较为平稳,2003/04 年度的国产大豆收购市场已经基本处于停顿状态之中;目前主产区大豆生长状况良好,由于播种时间等情况的参差不齐,大豆收获时间将会出现地区性的差异,但是预计大面积上市将在 11 月中旬,目前已经有早熟大豆上市,不过对市场尚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作用。面对目前形势较为混沌的大豆类市场,业内不禁产生疑问,今年国内新豆上市后将如何演绎?具体分析如下:进口大豆问题颇多,油厂压榨亏损严重今年以来,由于豆粕市场消费持续低迷以及高价进口大豆的压力,近期国内油厂压榨利润一直处于严重亏损的不利局面。尽管目…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大豆进口需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利用差异化的进口需求模型对中国大豆进口需求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对从主要大豆进口国进口来源的大豆数量都是有弹性的,且对美国、巴西、阿根廷等国大豆出口价格的变化很敏感;而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中国的大豆需求增加以后,美国大豆出口的增加幅度最大,受益最大的可能是美国;其后是阿根廷,巴西。中国自产大豆在国内消费数量中增加幅度最小,这对中国国内大豆生产者来说是一个警示信号,即中国加工企业对国产大豆的偏好弱,国内大豆需求增长主要通过进口来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