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化上海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五”以来,上海产业结构的战略调整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1997年与1990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126个百分点,而第三产业则上升了14.6个百分点。据1997年底的统计,全市三次产业的比重为45.5:52.2:2.3,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提前三年达到目标。在产业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的过程中,上海经济的发展也取得了令瞩目的成果,“八五”以来的近八年中,上海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达12%以上,按1997年末的汇率计算,上海人均GDP已达到3105美元,进入中等发达水平。然而,上海产业结构在进行战略性…  相似文献   

2.
一、“十五”期间结构调整的主要成效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扩张,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新的变化。预测“十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将达到1375亿元,比“九五”期间的838.86亿元增长1.16倍,增速高出“九五”45.11个百分点,比全省“十五”增长速度高39.89个百分点。尤其是2003—2005年全市GDP名义增长速度以接近或高于20%的速度增长,实际增长速度2004年达到14.5%,增速居关中六地市之首。一二三产业结构的比例总量为12.22:51.90:35.88,与“九五”相比,第一产业下降2.1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0.95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1.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3.
关于陕西省农民收入问题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2000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九五”期间陕西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396元,较“八五”末增长64.4%,年递增10.4%。同一时期,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460元增加到2229元,较“八五”末增长52.7%,年递增8.8%。与全国相比,“九五”期间陕西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但由于基数太低,2000年陕西省农民收入在全国排名仍然居后,连续3年排名为第27位。据省农调队统计,2000年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470元,较1995年的963元增长52.6%。同期,全国农民…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期间上海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巨大成就 “九五”期间,上海市国民经济运行良好,成绩十分喜人。尤其是在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方面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这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推动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5年间,上海市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11.36%, 2000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4551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4560元。 过去的5年里,为了顺应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的新形势,上海继续加大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力度,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改…  相似文献   

5.
本文拟从产业结构变动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上海与区域内其他各省的比较,初步探讨九十年代以来上海在长江流域产业带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三次产业结构分析90年代以来,上海的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1990-1997年GDP年均增长23.74%,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2.04%。三次产业的结构渐趋合理,第一产业增长相对缓慢,GDP比重从1990年的4.3%降至1997年的2.3%;第二产业的GDP比重和就业比重基本以同等幅度变化,分别由1990年的63.8%和59.3%下降到1997年的52.2%和49.1%;第…  相似文献   

6.
《齐鲁粮食》2003,(4):42-43
2002年,全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结构进一步优化。初步测算,全省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实现10552.0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6%,这标志着我省综合经济实力跃升到新的台阶。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90.00亿元,增长2.5%;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309.54亿元,增长14.8%;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852.52亿元,增长10.6%。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14.4:49.3:36.3变化为13.2:50.3:36.5,第一产业比重下降了1.2个百分点,第二、三产业比重分别上升了1.0和0.2个百分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1643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0%。  相似文献   

7.
一、国民经济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今年开局以来,本市经济增长与以往相比放慢。头五个月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分别为11.3%、3.9%、8.8%、9.3%和9.6%,1-5月份国内生产总值的累计增长速度为8.7%,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结构分析,第三产业增长领先的格局被打破,第二产业的增幅超过了第三产业。头五个月,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为726.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3%,增幅同比提高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对GDP的贡献率为53.7%即在GDP8.7%的增幅中,有4.7个…  相似文献   

8.
“九五”期间,贵州省黔东南州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可喜成绩,2000年全州畜牧业总产值达14.17亿元,较“八五”期末的9.88亿元增长43.42%,年均增长7.5%。然而,长期以来,我州畜牧业发展是以养猪为主。据统计资料显示,2000年全州肉类总产量14.95万吨,其中猪、牛、羊、禽肉四种产品产量结构比例分别为80∶11∶2.3∶6.7,猪肉比重偏高,这与全州粮食短缺,饲草资源丰富的客观现实极不相适。因此,黔东南州应把调整畜禽结构,大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作为调整农村经济结构的突破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一…  相似文献   

9.
宝山区“十五”发展规划经过全区 人民的群策群力,在充分考虑现有基础资源和可持续发展的条件下,提出了新世纪前五年的发展目标,通过规划“十五”发展,已激发起全区人民热爱宝山,树立起建设宝山美好明天而努力奋斗的信心。 一、宝山区“十五”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2000年宝山区经济增长速度为.12.1%,“九五”年均增速为13.8%,比“八五”年均增速下降9个百分点左右。第二、三产业拉动了宝山区的经济增长,其中第二产业年均增速13.4%,比“八五”时期年均增速下降10个百分点左右,工业年均增速14.3%,“八五…  相似文献   

10.
北京郊区产业结构调整继续向纵深推进,三次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5年,第一产业收入占经济总收入比重的6.7%,比2000年下降了5.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占45.6%,比2000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47.7%,比2000年提高了7.1个百分点。2005年三次产业收入结构比为6.7:45.6:47.7,比2000年II.8:47.6:40.6的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比重超过了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翼双飞,成为北京郊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1.
南汇县三产发展的启示上海市计委顾妙泉,周惠娟,裘文进“八五”期间南汇县三产增加值年均增长30.5%。1995年三产增加值达14.9亿元,比上年增长37.5%(全市为12.9%),占全县GDP的比重从上年的26.5%上升到27.9%,提高1.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1.农村产业一、二、三为序的构成,在80年代之前,广西农业占国民经济的442%。1980年广西农村的产业结构中,三次产业的比重分别为80.3%、13.8%和5.9%,到80年代末为74.9%、18.9%和6.2%,第一产业仅下降5.4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从事第一产业占到96.4%。农业占有绝对大的比重,并不表明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优势作用,恰恰说明农村产业结构的不合理。进入九十年代以后,农村二、三产业快速发展,农村产业结构发生了急剧变化。到1993年,农村二、三产业份额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达到50.8%,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据资料显示,1990…  相似文献   

13.
建立兵团改革试验区的初步构想吴国道一、居安思危,催人改革。兵团改革十多年来,经济得到发展,对国家的贡献越来越大。但也存在许多问题。①经济发展速度下降。“八五”期间兵团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率是7.8%,比“七五”减少0.16个百分点,比“六五”减少3...  相似文献   

14.
地处云南西部边睡的龙陵县,有国土面积2884平方公里,山区面积占98%。多年来,由于产业结构单一,全县经济发展十分缓慢,直到“七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只达1500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9915万元,第二产业2555万元,第三产业2536万元,三次产业结构的比重为66.1:17:16.9,农业经济在全县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服务业比重和增速提高:2002年上海国内生产总值(GDP)总量完成5409亿元,其中,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756亿元,增长10%,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46%。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提高,由“九五”期末的50.6%提高到2002年的51%。全市服务业利用外资高速培长,2002年服务业合同外资金额同比增幅达93.6%。  相似文献   

16.
经济的新亮点 近年来,上海市嘉定区的非公经济一直高出全区经济发展的平均水平。据统计资料分析,1999年,三资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5.3亿元,同比增长22.0%;私营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96.2亿元,同比增长41.7%;分别比全区经济平均增幅高6.5和26.2个百分点;非公经济总量的比重1999年达20.0%,分别比1997年、1998年高12.3和5.8个百分点。 嘉定2000年经济发展的预期目标,三资企业工业总产值275.0亿元,私营企业100.0亿元,分别占全区工业经济总量的50.5%和18.…  相似文献   

17.
郭军 《农村展望》1997,(1):26-27
近年来,鸡东县委、县政府依托本地资源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坚持粮、牧、企三元并举,综合开发,把畜牧业作为振兴农村经济的一大支柱产业,全面实施兴牧富县的“四靠”战略。有效地推进了规模经营,加快了“两高一优”的产业化发展进程。1995年畜牧业产值实现12123万元,比上年增长了39.3%,占农业总收入的32.5%,比“七五”期末的1990年增长了17.8个百分点,年平均递增3.56个百分点;畜牧业人均收入674.6元,比上年增长了35.8%,占农业人均总收入的26.6%,比“七五”期末的1990年增长了20.5个百分点,年平均递增4.1个百分点他们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8.
1.“九五”期间上海重大市政工程———上海污水治理二期工程中围海造地工程全面完成。1834亩新陆地是上海排水有限公司首创国内围海造地新技术而结出的硕果。此项技术为国家节约征地资金2亿元。这1834亩新陆地将用来建造二期污水治理排放口工程,新建成的高10米,长1199米的主堤和2086米长的南北堤,可抵御百年一遇的台风、高潮暴雨的侵袭。2.上海5月份完成GDP318.63亿元,同比增长9.6%,1至5月累计增长8.7%。工业增长速度加快,经济效益逐步提高,1至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超过全…  相似文献   

19.
番禺农民收入增长放缓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农民收入增长放缓广州市番禺区在“八五”计划期间大抓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九五”计划中,继续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目标,大抓农业从数量型向质量型的调整,大力发展“三高”农业。在“三高”效应的作用下,使农业经济、农民收入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九五”期末的200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42.15亿元,比“八五”期末的28.56亿元增长47.12%;农村人均纯收入从1995年的4652元,2000年增至6596元,对比增长41.78%。农、牧、渔三大产业产值占总产值…  相似文献   

20.
李周 《中国改革》2003,(8):20-21
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以现价计算,下同)中,农村各部门创造的比重为49.2%,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其中,农业所占比重为14.5%,下降0.7个百分点;农村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为23.1%,上升0.1个百分点;农村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为11.5%,下降0.2个百分点。 200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农村部门贡献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