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学生党支部建设的过程中,通过建立"学习型"体系框架、推进"服务型"一体化建设、完善"创新型"机制等措施,逐步形成"三型"协作、优势互补的新格局。高校学生党支部以"三型"体系建设为着力点,引领学生党员在"学习"中筑牢思想根基,在"服务"中巩固群众基础,在"创新"中提升能力水平,全面有效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的组织力。  相似文献   

2.
王维诗中的景物存在多种形式的"变化美"。"动静美"、"快慢美"等概念都被包含于其中,成为"变化美"在不同侧面的显现。在审美过程中,要将所有变化的形式交融在一起,这样不仅更加全面,也可基于"变化"的概念进一步理解其中的"对立"和"节奏"。  相似文献   

3.
军队思想政治建设是军队建设的"魂"和"纲",是必须摆在首位并常抓不懈的工作。在当前军民融合发展广泛推进的背景下,推动军队思想政治建设军民融合发展,需要在"统"字上下功夫,在"融"字上做文章,在"新"字上求突破,在"深"字上见实效。  相似文献   

4.
头顶"食在广州"美誉光环的羊城在"美食之都"旅途中屡遭重创,探究"食在广州"品牌提升之路迫在眉睫。"食在广州"品牌实质是区域品牌,地方政府可通过制定行业战略规划、加强品牌营销传播、搭建公共服务平台、资金扶持等手段来促进"食在广州"品牌建设,进而提升"食在广州"品牌影响力。  相似文献   

5.
清代泰州最重要的遗民诗人吴嘉纪一生布衣,在贫苦的困境中坚守人生的底线,用"使人冷畏"的笔书写关于自己和泰州的"诗史",这种诗体被称为"野人体"。"野人体"的"野"主要体现在不加掩饰地反映百姓痛苦生活,多用白描手法甚至小说笔法写诗,体式自由、不受格律约束,充满"野气"、"野趣"、"野性"。  相似文献   

6.
"仁"的境界是孔子心目中理想的人格境界,具有明显的自由性和审美性."仁"不是某种现成的主体,也不是某种既定的实体,而是"意义之在""可能之在"."意义之在""可能之在"表明,"仁"的境界所要求的不是一下子获得"仁"的静态品质,而是说是否已经启动了"仁"的旅程,或者说是否正在"仁"着."仁"的实现是在人生实践中完成的,"仁"的境界的达到是在感性世界中层层推进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戏曲美学思想在于"情","诗意现实主义"美学思想重在"思"。先锋戏剧创作吸收两者的美学特征,将"情思"融于作品之中,在"传统戏曲"美学思想中"抒情言志",在"诗意现实主义"美学思想中"思辩求知"。  相似文献   

8.
"笔触"是西画的用笔技巧,画笔在力量、速度、方向以及画家情绪等因素的影响下,会在画面上产生丰富的笔触效果。"笔墨"是中国水墨画技巧的总称,中国画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多样的笔墨效果。"笔触"和"笔墨"两者渊源不同,但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相互借鉴。当代绘画"笔触"与"笔墨"的界限在逐渐地模糊,很多画家能够借鉴、融合两者的优点,形成自己独特的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9.
济宁石油分公司今年将海龙"燃油宝"作为非油品"拳头"商品,评选出在现场推介、规范服务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秀员工,组成"燃油宝销售能手"团队,在全区范围内加油站进行现场传"经"售"宝"。  相似文献   

10.
在文史学界,人们往往把"诗史互证"同陈寅恪的名字联在一起,认为陈寅恪是"诗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的开创者.其实,早在陈寅恪之前,著名的史学家孟森在对明清文史的学术研究中,就已较为娴熟地运用了"诗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换言之,在二十世纪的学术吏里,孟森才是"诗史互证"这一研究方法的开创者与先驱.  相似文献   

11.
“意象”即意中之象,是诗歌的灵魂。鉴赏诗歌可以从意象入手,把握诗歌意象的内涵、诗歌意象的特性等。文章主要分析了鉴赏诗歌意象的具体方法,以期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国诗歌具有爱众为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人和谐等精神品质。马鞍山市积淀有丰厚的诗歌资源,其中尤以李白诗歌最为显著,应充分利用本市诗歌资源、树立现代诗城理念、培育诗城品性,加强诗城建设。  相似文献   

13.
艾青的诗充满了对于民族与时代的耶稣般的殉道和忧伤。这份苦难和忧伤于艾青来说是个人之伤民族之痛的融合,是一份民族之爱、人类之爱,是谓之大爱,它构成了艾青诗歌的基本色彩。童年的遭际、游子的苦涩、民族的苦难与象征主义的朦胧、隐晦、忧郁天然契合,并化为一种美学特质渗入他的诗行,从而酿就了独具风格的“艾青体”诗歌。并且,从艾青的漫长的创作过程及其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因而“史”的性质是明显的:历史发展的曲线与诗人创作的曲线达到了完美的契合。诗人就这样以自己的历经半个多世纪的诗歌创作及其独特的艺术风格真实记载了20世纪的中国,并由此完成了一部诗史的建构。  相似文献   

14.
"诗词旅游"探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典诗词作为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晶,其中充满了大量的地理旅游信息。试图从中国古典诗词的角度出发,构建一种新的旅游吸引,从而形成一种新的旅游形式,以此开辟出文化旅游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周锋 《嘉兴学院学报》2007,19(4):119-124
诗歌的独特性决定了其音乐性,也决定了诗歌是与音乐有着同一关系的语言有机体,诗歌的音乐性是诗歌区别于其他体裁的最主要特征。现以诗歌的语言为切入口,立足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语境,探讨现代诗歌音乐性的独特内涵。  相似文献   

16.
本文就英诗建行问题阐述了作者的观点,并提出了诗人在诗歌创作过程中应注意的几项原则。  相似文献   

17.
诗歌翻译被认为是难度最大的翻译。我国诗歌翻译理论的研究始于晚清时期,到20世纪初,达到兴盛。胡适、徐志摩、朱自清、王佐良、许渊冲等人的诗歌翻译理论的论述,见证了中国20世纪初诗歌翻译理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作者把徐志摩放在整个新诗发展过程中进行分析,通过把他与同时代的其他新诗人进行比较,说明徐志摩与生俱来的诗人禀赋使他的诗成为中国新诗最初阶段的第一个高峰,进而深入分析其诗歌最明显的关学特征:轻柔感、音乐感、形式感。  相似文献   

19.
"诗可以观"最早出自《论语.阳货》,是孔子提出来的诗论之一,历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对于"诗可以观"所"观"的内容究竟是什么,历代解释不一。结合孔子时代特定的社会环境,笔者认为"诗可以观"更多指的是观风俗之盛衰、观他人之志或观一国之志。  相似文献   

20.
诗歌中的技巧创新实质上是诗人为诗歌创作确定的认知规则,它是诗人为表达仅属于自己的独特生活体验所作出的选择。它不是套用已成为模式的各种修辞格的表面表达,而是由内而外的主客观融合的立体传达。诗人的技巧创新,目的是引导读者扩大视野,认识不断变化中的现实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