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林宁 《国际市场》2003,(4):40-41
一位美国丈夫幽默地说:“现在找不到像美国女人这样不给老公做饭的女人了。”一位研究消费市场的专家说:“美国人是越来越懒。为孩子做三明治并不困难,但15年来,为孩子做三明治的人越来越少。”“不愿在家做饭”从一个侧面道出了年轻一代美国人生活方式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过去常听到"洒香不怕巷予深"的说法,意思是只要产品好,即使不做广告,顾客也会自动找上门来。这话自有一定的道理,而且颇能透露出名牌产品特有的自尊、自豪与优越。但是,在当代社会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讲这话的人越来越少了。即使还有哪位名牌产主在说这大话,他也不过是一种策略、一个幌子,因为实际上,谁都在大做广告。漂亮话喊得越响的,也许正是  相似文献   

3.
李君 《中国品牌》2013,(12):18-20
他把企业家比作狮子,专家学者比作鹰。他说:正和岛有两种动物,一种是狮子一种是鹰,掌控现实世界,掌控现实力量的是狮子,靠智慧和判断力提供价值的是鹰……他是企业家社交圈的风云人物,刘东华他是无限接近巨人又聚拢巨人的特例,是做中国最牛俱乐部的人。他把企业家比作是狮子,专家学者比作鹰。他说":我们正和岛有两种动物,一种狮子一种是鹰,掌控现实世界,掌控现实力量的是狮子,靠智慧和判断力提供价值的是鹰。"曾经,他是鹰,为企业家侦查考量。现在,他还是狮子,随时需要对平台及身后的团队负责,甚至做更多。  相似文献   

4.
<正>贵阳市建设智慧城市,秉持"统分结合"原则。"统"就是由贵阳市政府做基础、搭平台。x一是我们建了一张天网,就是一张覆盖全域的免费Wi Fi网,是由企业和政府的投资共同来完成的,它属于一张企业网或者一张地方网;二是我们建了一张地网,一张独立于三大运营商的城市通讯光纤网络,整个城市的通讯管道都在政府的手里,以后无论哪家运营商不允许再开拉链,都必须从公共的管网里面去做,这是公共的地网;三是我们省市共建了一个政府数据共享平台,在全国第一个把省、市、县、乡各级政府的所有数据汇聚在"云上贵州"这个平  相似文献   

5.
武志军 《中国品牌》2012,(12):36-38
有这样一个品牌,18年来,坚守只为优雅女人的时尚风格,不断书写载入中国时尚产业历史的传奇故事,颠覆了传统企业的经营模式,这就是有着"地道中国品牌"之称的白领时装。有这样一位企业家,他,只为女人做时装,把时装售出高级汽车的价格,将艺术与细节植入骨髓,向着打造中国本土文化的"奢华"品牌梦想不断前行,他就是北京白领时  相似文献   

6.
刘传 《中国市场》2004,(8):50-50
<正> 女人真是有钱? 很多人特别喜欢做女性产品,理由也很简单,女性的钱好赚。在他们眼里,女人就是一座金山,身上有挖不完的资源。上到化妆品、服装、首饰。下到卫生用品、日常杂货。可以说这一切的购买者都是女人。  相似文献   

7.
高考制度使教科书成了中国孩子们的"圣经",但如果有一天,当他们发现圣经的一部分正让事实埋藏在白纸黑字之外,会有怎样的困惑?华盛顿拒绝担任国王的提议就是例子,在中国人眼中这是圣贤的表现,但自袁世凯称帝失败后,我们会认为哪位民国政治人物因为"不做皇上"而成为"圣贤"呢?  相似文献   

8.
胡伟 《农机市场》2010,(10):10-10
有的念头(诗人说是灵感)在大脑里是出现时转瞬即逝的,需要半夜起来将其记录在纸条上的。“在有形中提炼灵魂,于无形中建立骨架”,不晓得,也记不住,这是哪位哲人说过的话,也许就是自己冥思苦想的警句。但把这句话引到农机营销之中,做本文的引言还是相当不错的。  相似文献   

9.
耀忠  春天 《致富时代》2012,(4):24-25
弃学当裁缝.成为正规个体户1964年,张志峰出生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家中几代经商,父亲是茶商。"文革"时,张志峰的父亲成了"资本家",被关进牛棚。一家八口只能住在8平方米的小屋里。母亲为全家的生计,跟一个上海下放的女人学起了做衣服。张志峰是听着母亲的缝纫机声长大的,从小就会用母亲做衣服剩下的布头做玩具。"兄弟姐妹们都要给妈妈当下手,我自然而然就学会做衣服了。"张志峰说。1982年,张志峰高中毕业,决定  相似文献   

10.
中央为何三令五申鼓励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有个比喻非常精辟:"如果把科技创新比作我国发展的新引擎,那么改革就是把这一新引擎全速发动起来的点火系。"言下之意,是说科技创新需要体制创新去推动。本文是讨论科技创新与体制创新的关系。更确切地说,是探讨怎样通过体制创新增强科技创新的动力。  相似文献   

11.
一年多前,刘佩琪在中国成立了中美民间清洁能源合作组织,并邀来维珍航空创办人理查德.布兰森、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等重量级人物做顾问。一年后,她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008年度"地球环保英雄",因为"她是个有本事把世界上所有最好的专家都搬来解决中国环保问题的女人。"对此,这个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高材生表示:"我们不是空降部队,我们做每一个环保项目都立足于中国,我们想成为这一领域联系中国与西方的桥梁。"  相似文献   

12.
<正>女人钱好赚考察之后做代理女人的钱好赚,这话一点都不假。电视、报纸、网络上的广告,有一多半是专门给女人看的:化妆品、时装、保健品……郭云涛也捉摸如何能赚女人的钱呢?2006年,从朋友那里,他看到了西安宇陀藏医药研究所的"藏妇康"。郭云涛灵机一动:藏药、藏茶……只要和西藏搭上关系,卖得都火;媒体广告宣传营造了女人柔弱多病的概念,这产品对路。  相似文献   

13.
也许有人会说,怎样做女人的生意还需要来谈吗?确实,这个世界上最好做的,除了小孩的生意.就是女人的生意。但是.随着市场的成熟和竞争的激烈.我们认为更有必要了解女性.了解女人的心理特征与矛盾之处.才有机会与产品的独特利益点相结合,发展相应的策略与创意,帮助女人释放心声,张扬自我,释放她们巨大的市场替能。  相似文献   

14.
《品牌》2014,(10)
朱陆之争,是在理学的大框架下所进行的内部争论,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把"理"放在天上,一个把"理"放在心中,作为理学思想的两大巅峰,其思想的碰撞为后世留下了无尽的财富,无极而太极的辩论更是其中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15.
章俊 《中国广告》2002,(3):52-53
越来越多的女人抱怨广告经常让她们感到尴尬,这主要是指女性卫生用品广告,其中卫生巾广告又占了大头。很多女人都诉苦说每当电视上播放各种品牌卫生巾广告的时候,总是她们最忙的时候,拼命地翻找遥控器。如果身边坐的是老公或老爸,倒也还好。要是碰巧有其他男士在场的话,简直是浑身不自在。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女人有很强的隐私感,卫生巾广告破坏了这份隐私感,使女人下意识中受伤,尤其是在有男性在场的公共场合。另一方面,广告主也觉得十分委屈和无奈,为自己的产品做广告是很正常也很必要的一种营销手段,广告的内容也合情合法,却竟然沦落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对象。于是,卫生巾广告自身也陷入左右为难的尴尬境地。对于给女人带来种种尴尬的卫生巾广告,一味地批评,指责甚至厌恶,是无济于事的。而让卫生巾广告主主动放弃广告这种营销手段,完全不做卫生巾广告,这又是不现实且也是不合情理的。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在两个方面动脑筋,即从卫生巾  相似文献   

16.
张慧 《市场研究》2009,(8):9-11
<正>朱德庸在漫画《上班这件事》里说,上班族是除了男人、女人这两个族群之外的第三大族群。这本漫画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上班族上班期间的种种摸鱼打混行为以及上班族对于上班这件事"欲罢不能"的态度。  相似文献   

17.
袁瑛 《商务周刊》2008,(6):50-51
有人说,这篇文章把叶约德写的很"阳刚",事实上,这应归因于她从事的这个行业鲜有女性涉足。纵横于金融界的叶约德"女人味"十足,戴着眼镜、身量不高的她会在一颦一笑间让人感到一种异常的亲和。不同"战场"上散发出的斗志与这种只有女人才具有的亲和结合在一起,成就了今日的叶约德——经验丰富的银行家、无畏的金融操盘手、塑造"积极"企业文化的银行总裁,当然,最重要的是不断寻找真正"自我"的女人  相似文献   

18.
包装与女性消费者的沟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寅 《中国广告》2004,(1):32-34
忘了谁说女人是水做的,但这句话一定是对的。女人就像这灵动的水瞬息万变,她们自己也不知道何时会静止下来,这是个需要的时代,女人们被物欲所包裹,物欲在她们面前构筑了一个立体的诱惑空间。包装设计本身是一门包裹商品的艺术,是材质的艺术,但当它邂逅了女人,就变得和她们一样灵动起来,仿佛要将这静止的艺术点缀得灵动起来。在与它有过一面之缘之后,女人确信那就是一见钟情,诱惑的是她的视觉,更是她的心灵空间。不知道业内人士会如何看待包装与女性之间的这种互动,就此我们征询了中国美术学院上海设计学院院长主雪青的看法,他旅法十多年,担任法国AIX高等艺术学院的教授。他对设计有着自己的一套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9.
<正>对于自己认为"勉强的生意"要及时放弃,在商界中并不会得到人们的认同。任何公司、哪位业务员都不会鼓励你去这样做。没有业务就谈不上利润。即使是你避免了一笔亏本生意,也不会有人为此奖励你。  相似文献   

20.
近日,上海华普一款海尚206专用女人车在雄性纵横的汽车市场冒出头来,号称国内第一款专为女性设计、并由女性设计团队开发的靓车,据说“每一个细节都融入关爱女性的要素”,第一次在业界明确提出了女性专用车的概念。此举一出,引发了纷纷议论和关注。究竟谁最懂女人?有人说是女人,也有人说是男人。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次换位思考,看看男士怎样理解“女人车”的。我们搜集了不同背景、拥有驾驶经验或者对汽车热衷的男士们觉得“女人应该开什么样的车的看法”,这些看法都来自他们生活中的趣味体验,相信会对买车的女性有点启发!如果你也是“女人车”的忠实拥趸,不妨也琢磨琢磨他们总结的这四句话,看看你同意不同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