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学生在求职时产生就业心理压力。本文阐述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内涵,分析引起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产生的来源,提出缓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的对策。大学生要端正就业心理,树立正确就业观;调整就业预期,确立合适目标;提升就业能力,增强就业信心;做好求职准备,主动寻找机遇;掌握调适方法,学会自我疏导。  相似文献   

2.
贾蓓  刘志飞 《消费导刊》2012,(3):165-165
文章针对目前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存在的四大问题,结合高校工作实际,提出高校应当选择立足市场需求,培养社会需要人才;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就业指导服务;建立就业基地,打通基层就业渠道;开展社会实践,树立基层就业信心等途径推进基层就业。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一项重要工作。本文基于全程化就业工作这一观点,将就业工作分为三个阶段:就业前期,就业中期和就业后期。着重分析了就业前期就业指导工作。基于笔者就业工作的经验,首先,分析了处于就业前期的大学生的特点;其次,基于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的特点探索就业前期指导应该分层次地开展,并详细地论述了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和载体。  相似文献   

4.
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是指农业人口转向农业内部(如种植业转向养殖业)和非农业领域就业。当前的农业转移人口包括农民工群体和政策性的农业转移人口群体,他们的就业方式有受雇佣形式的就业和自雇佣形式的就业;可以从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发展实体经济创造就业岗位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就业。  相似文献   

5.
李锦 《市场周刊》2020,(13):0034-0034
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要产物;不仅对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带来冲击;更加使全球经济结构发生转变。人工智能的出现;对劳动力就业市场产生十分明显的冲击;面对人工智能对就业所带来的替代以及创造效应;本文将结合当前就业市场的最新形势;详细介绍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力就业市场所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一、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慎提“就业优先战略”(一)就业优先是一种阶段性的调控路径选择我们认为,“就业优先”,是一种调控目标,在特定的时期内,可以作为扩大就业发展战略的阶段性目标选择;“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是一种长期性的战略选择,替代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需要做出更为慎重的判断。  相似文献   

7.
当前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心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就业不良心态,主要表现在倍感就业压力,不分年级的就业恐慌心理;逃避现实,得过且过的消极就业心态;无从定位,逃避或盲从的极端就业心态等方面。促使大学生就业不良心态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学生综合素质不高,缺乏应对危机的能力;学校教育模式陈旧,工作未能与时俱进;社会各界对大学生招聘时有失公正,就业政策落实不到住,等等。大学生应在自己的努力和高校及社会的帮助下有效化解就业压力,成功就业。社会方面:用人单位应转变思想,树立科学的用人观;媒体应充分发挥特有的舆论导向功能;政府部门应完善就业政策和体系。高校方面:应合理设置专业,注重教育模式创新;加强就业部门专业化,扩大就业指导范围。大学生方面:应认识自己,准确定位;脚踏实地,提高社会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社会资本对就业行为作用和影响的实证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不同的社会资本拥有量对就业资源的获取与利用不同;就业行为受社会资本与人力资本双重作用;社会资本在就业中对性别作用存在差异;就业行为中两个“关系强度”的效用不同。  相似文献   

9.
陈喜强  刘婵婵 《商业研究》2004,(20):118-120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产业结构的调整,我国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其中结构性失业是导致我国现阶段失业率较高的一个重要原因。大力发展第三次产业不仅符合三大产业的发展规律,而且能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增加,有效缓解我国目前的就业压力。在发展第三次产业时应不断完善市场机制,推动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发展农村第三次产业;优化调整第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同时应加强三大产业之间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经贸导刊》2005,(18):17-19
就业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与经济状况紧密联系。今年5月以来,欧美等国相继对我国纺织品贸易启动了特保条款,制鞋业也连连遭遇反倾销调查;劳动密集型产品的贸易摩擦升级,出口贸易的不确定性增加;我国汇率制度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等。对于当前较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来说,这些因素对就业的影响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朱琳 《北方经贸》2010,(8):18-19
大学生就业是当前广泛关注的社会问题。对此问题进行剖析并阐述存在问题、探讨解决的途径,是应对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是:政府做好宏观引导和调控工作;大学生自身搞好职业生活规划;转变就业观念。  相似文献   

12.
新疆是个地域广阔的大省区,努力扩大就业一直是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目标之一。但长期以来,对就业问题的研究只有定性的意见,缺乏定量的分析。本文通过建立投入产出分析模型,定量地研究了新疆各行业吸纳就业能力,预测“十一五”规划期间新疆新增就业,得出相应的结论:第三产业各部门吸纳就业能力强,将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产业;第一产业吸纳就业的能力相对较弱,但总产出乘数较高,对其他行业发展带动能力较强;第二产业就业效应最低。“十一五”规划期间新疆吸纳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稳定.目前全国农民工的生源主要来源于中西部贫困和边缘地区,他们整体文化层次低,所从事的行业以制造业、建筑业和服务性行业为主;农民工就业面临着拖欠工资严重,权益未能得到保障;劳动强度大,用人单位制度不完善;劳动环境条件恶劣,安全卫生缺乏保障措施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为了促进农民工的就业,必须要健全法制,完善法规,确保劳动权益;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密集型产业,增加第三产业就业;提高文化层次,增强自身素养,实行技能培训.  相似文献   

14.
实现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关键在于人才;大学生积极转变就业观念,到农村就业和创业,既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又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传统主流的正规就业模式日益被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二元化就业模式所取代。代际转移效应作为高校毕业群体非正规就业的驱动力量,是造成该群体一系列职业困境、心理困境的重要原因。社会发展出现代际转移是不可避免的,井且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关系和社会资源实现了传承和累积,该模式向高学历知识阶层的蔓延和深化。因此,高校毕业生应拥有对非正规就业模式的客观全面认识,在看到它缺陷和不足时还要注意它的优势;又应对非正规就业行业提出改进的要求,要把“不正规”和“不稳定”的隐患降到最低,让就业者在这一就业过程中实现贡献最大化和自身效益最大化,这也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难有其历史、社会、经济和国际的原因,需要认真进行探析,以便为破解难题提供依据。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有五:一是国际金融危机加剧了我国就业的难度;二是我国国情决定了中国劳动力供大于求;三是大学扩招相对加剧了就业难;四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脱节造成大学生就业相对过剩;五是城乡二元化结构导致大学生就业呈现“倒金字塔”状况。面对就业难的状况,政府应该负责任,高校应该负责任,个人也应该负责任。  相似文献   

17.
从搜狐网站给出的就业排名中看出,管理类本科生就业率比较低,改善管理类学生的就业问题,应该提升课内实践教学环节中的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提供课外实践活动的机会,提升实际工作能力;提高自我就业的能力,有效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相似文献   

18.
调查表明,宿迁市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以及集中居住有利于失地农民实现非农产业就业;部分失地农民外出务工影响家庭功能的正常发挥;部分失地农民就业稳定,性差、福利待遇低、工作环境质量不好。  相似文献   

19.
理工类学生占所有大学生的比重超过三分之二,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方面.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大军的中流砥柱。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关系到国家的和谐稳定,他们能否满意地高质量就业关系到个人的价值和创造力能否发挥充分的作用。对于个人而言,应努力找准适合自己的跨专业就业路径,同时在大学期间做好相应准备以利于毕业后转专业就业;对于高校教育者。则应努力创造条件,帮助毕业生顺利实现跨专业就业。  相似文献   

20.
高职生的就业意愿较务实,也有偏高之处:总体就业行为多样,个体行为分层;总体结果不乐观,个体结果差异性很大。大学生要提前做好学习、职业定位和求职等准备,高校应强化培养特色、改善就业指导:政府完善就业市场、提供短期性工作岗位、改善创业环境,推动高职生就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