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芳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5):127-128
本文通过对英汉成语及俗语的认识,结合丰富的译例,从成语翻译的角度深入分析直译、意译、借译、仿译等各种翻译方法的应用,说明成语翻译的总原则在于让人理解的同时尽可能使原文保持原味。 相似文献
2.
杨丽敏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16(2):59-61
英语成语是劳动人民语言文化的结晶,是语言文化中的精华。它具有形式简练、含义精辟、表达生动的特点。它涉及到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等知识,是语言中最难掌握的部分。英语成语大多寓意深刻,很难从字面上看出其真实含义,我们只有学贯中西,才能正确地 理解和翻译英语成语。 相似文献
3.
王海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6):111-111
广告的翻译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注重中西方文化差异,把握广告内涵,运用直译或意译等方法,全面清晰地表达广告的原义和特色。 相似文献
4.
孙毅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4):85-88
本文从译者的认知心理角度和对词义的认知差异来考察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原文理解和译文表达认知心理上的可及程度,以分析解释翻译中一个最普遍的现象:为什么翻译新手在翻译时基本上都倾向于词对词、句对句的直译甚至死译?而翻译高手大多倾向于采取意译,更多使用各种翻译技巧、理论、标准等,更多考虑语境、风格等因素。 相似文献
5.
6.
郝小磊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6)
英汉互译是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部分,学习语言文化和语言结构知识对翻译有着重要的作用,要灵活地使用翻译方法和手段,使翻译最终达到信、答、雅。 相似文献
7.
邓炎炎 《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19(1):138-140
本文以纽马克的直译理论为基础,分析了直译方法的可行性和局限性,尽管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如文化语境)使直译处于劣势,我们还是应该对直译充满信心。 相似文献
8.
王付荣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3):121-122
汉英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但却有一个共同点:两种语言当中都包含有大量的动物习语。由于文化的共性和动物的特性,两种语言中的动物习语有相同之处;但又由于文化的巨大差异,同一种动物有时又有着各自不同的比喻意义。对于这些不同种类的动物习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直译、意译和直译加注的方法进行翻译,使译语既能保留原语言的风格又能使其符合自身的语言特点,从而让读者不仅了解作品的真实含义,而且还能欣赏到与本国文化不同的异域风情。 相似文献
9.
10.
李金秀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6(9):134-135,144
隐喻的本质就是用一种事物理解和体验另一种事物,所以隐喻是两个认知领域的语义互动,原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认知方式相同,隐喻就得以保全,即可采用对等翻译;认知方式不同,就存在译语隐喻的转换、异化、或消解,则须采用转换翻译、异化翻译和消解翻译。 相似文献
11.
周小玲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26(1):155-157
叹词是一种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形式。汉、英叹词除了在构词形态上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外,还表现出一词多义、一义多词、书写不规范等类似的特点。在汉语叹词英译时应根据叹词出现的上下文语境.把握说话者的语气和身份,采用直译、意译或音译的方法,准确而生动地再现原文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陈炼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00,12(2):72-73
针对名汉英翻译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几种常见问题,作归纳出中式菜名的四种英译方法,希望能有助于学生对该技能的掌握及其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胡广宇 《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0,(3)
代称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广泛应用 ,但由于使用范围的差别及文化背景的不同 ,英语代称的理解及翻译有一定的难度 ,为此探讨了英语中代称的定义、用法、译法及其修辞效果 ,并对英汉代称的应用范围进行了相应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基于拓扑网络的江淮城市群通达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淮城市群是安徽省域经济发展重点区域,通达性是衡量城市群内在联系的重要指标。文章基于江淮城市群境内高等级公路拓扑网络图,对该区域的通达性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江淮城市群整体通达性水平良好,各城市间通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天然地理障碍对城市通达性的影响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陈艳辉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7(2):69-71
翻译界对诗歌是否可译的争论主要源于强调原文与译文在意义和形式上的完全对等,有一定的局限性。诗歌翻译应以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理论为指导,以译文读者为重心,实行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相结合,即语义翻译是前提,交际翻译为目标,并侧重于交际翻译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张娟 《郑州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3):52-54
郑振铎作为"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他在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方面的建树对白话文和新文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郑振铎翻译的《飞鸟集》保留了原文的散文体,并且在选词造句上满足译文读者的需求,从而再现了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创作出让读者易于理解和喜爱的译作。郑振铎的翻译理论与翻译实践互相促进,推动了我国文学翻译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李艳 《广东经济管理学院学报》2004,19(5):88-91,96
翻译与文化有着血肉的联系,翻译之难就在于跨越文化的障碍。本文集中探讨中外文化的差异,如不同的文化背景、风俗、联想、制度、世界观、社交礼仪和文化空白在翻译中形成的障碍,从文化、哲学和思维等方面比较中西思维的异同,从而导出跨文化翻译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及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结合引力模型对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以及旅游经济联系量空间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湖北省旅游交通可达性在空间上呈现出以武汉为中心逐渐向周边递减的圈层式空间格局;(2)旅游经济联系空间差异显著,具有“东密西疏”的空间特征,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较为紧密,空间网络化明显,鄂西生态文化圈旅游联系较为稀疏;(3)旅游经济联系总量地域差异明显,武汉城市圈旅游经济联系总量远高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4)旅游交通可达性与旅游经济联系量相关性明显,其组合状况在空间上呈渐进式阶梯状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