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价格欺诈产生的原因杨海生价格欺诈行为是我国现阶段市场活动中存在普遍、数量繁多、危害极大的不正当交易行为,它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造成了经济生活的混乱。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其主要表现方式有:不明...  相似文献   

2.
价格欺诈的“嘴脸”●李军价格欺诈的特性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以不正当的价格手段欺骗消费者,使消费者经济利益受损害的行为,是一种不道德的商业行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欺骗性。经营者通过捏造或虚构价格信息,隐瞒事实真相,诱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骗上当...  相似文献   

3.
严新  方丽平 《四川物价》2004,(11):47-48
《价格法》从法律上明确界定了不正当价格行为是指经营者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对实行市场调节价格的商品和服务,采取价格垄断、价格欺诈、价格歧视、低价倾销、人为哄抬价格或压低价格等手段,损害消费者或其他经营者利益,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对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监督检查,在整个价格监督检查中显得十分薄弱,这不仅仅是因为不正当价格行为的种类特别繁多,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一些不法生产者或经营者不是从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内部管理、降低经营成本着手,而是采取不正当的价格手段诱骗经营者或消费者,从中牟取非法利益。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痼疾,它严重侵犯了消费者或其他生产者、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广大生产者、经营者或消费者无不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当前垄断暴利行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暴利行为,从定性上分析,就是指用不正当价格手段牟取超额利润。这里所说的“不正当价格手段”一般可归纳为下面两类:一类是价格欺诈。表现为某些生产、经营者  相似文献   

6.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条件,诱骗消费者或者其它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国家计委颁布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将价格欺诈行为分为标价欺诈行为和价格欺诈手段,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价格欺诈,关键是看商家是否采用了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  相似文献   

7.
价格欺诈的成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第三条对价格欺诈行为的明确定义是: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从定义可以看出,价格欺诈行为有两个构成要件:一是行为——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二是目的——欺骗、诱导消费者或  相似文献   

8.
欺诈消费者,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以下所称商品包括服务)或者服务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行为。 (一)、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 1.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不正当价格行为危害日趋严重.通过列举不正当价格行为的表现形式并分析其特点,从经营者、消费者、政府价格主管部门以及整体社会环境等方面剖析不正当价格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提高经营者的自律意识和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转变价格行政执法观念、改进价格执法手段、加强价格社会监督和法制建设、推进社会诚信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0.
张梁  谢俊  罗红 《四川物价》2005,(11):9-11
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相似文献   

11.
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该行为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破坏了良好的市场竞争秩序.在对价格欺诈行为内涵及外延进行论述的基础上,探讨了引起价格欺诈行为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2.
1998年5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以下简称《价格法》),在第十四条中对市场价格欺诈行为作出了明确定义和禁止性规定: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于2001年11月颁行的《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列举了13种价格欺诈的具体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3.
价格欺诈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同时《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将当前市场上存在的虚假标价、虚假折扣、虚假馈赠等13种典型的行为明确规定为价格欺诈的行为。那在市场交易中,具体又有什么样的表现形式呢?结合今年市场价格监管年活动我们开展市场价格监管、查处价格欺诈行为的具体情况,  相似文献   

14.
正欺诈是指以使人发生错误认识为目的的故意行为。价格欺诈行为,指经营者利用虚假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欺诈"一词在汉语中,是指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在英语中"Cheat"是骗取、欺骗、哄骗的意思;在德语中"Tauschung"是故意或恶意欺骗引起某种错误;在法语中"dolo"是恶意欺骗;在荷兰"bedrog"是欺瞒的意思。一、价格欺诈的主要表现形式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和提供有偿服务,采取下列价格手段之一的,属于价格欺诈行为。  相似文献   

15.
论价格欺诈行为的表现、危害及治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市场经济及市场价格机制条件下,市场上价格欺诈现象甚为盛行,广大消费者深受其害,对之深恶痛绝,但又往往无可奈何。《价格法》明确禁止“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价格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价格欺诈行为。同时,原国家计委还发布了《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禁止价格欺诈行为被国家列为整顿和规范市场价格秩序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研究价格欺诈行为的种种表现形式,分析价格欺诈现象的严重危害,探讨治理价格欺诈行为的有效对策,对于规范市场价格竞争秩序,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是非常必要的。一、价格…  相似文献   

16.
黄劲 《商场现代化》2007,(28):281-282
价格欺诈行为不能产生违约责任;在经营者与消费者有合同上的联系的情况下,如果买卖合同有效,经营者对其价格欺诈行为只能承担侵权责任;如果买卖合同不成立、无效或者被撤销,经营者的民事责任则存在着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的聚合。  相似文献   

17.
<正> 对于"欺诈"的界定,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曾颁布实施了《欺诈消费者行为处罚办法》,该办法第三条、第四条对经营者的欺诈行为作了界定。其中第三条规定,下列情形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分量不足的;(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标示销售商品的;(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商品消费领域不断拓宽,服务消费也在扩展,但服务领域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不容忍视,其主要表现是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遭受了欺诈。所谓欺诈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以不正当手段,误导消费者受骗,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  相似文献   

19.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营销模式,“网络交易”的出现,使经营者竞争更加激烈,价格作为网络交易过程中最直接有效的促销手段,被经营者普遍采用,但有的经营者将不正当价格行为当作经营手段,不仅损害了消费者和其他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而且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也引起了一批职业举报人的关注,造成了价格监管工作的被动局面,如何规范网络交易价格行为是当前价格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价格欺诈、价格垄断、低价倾销等各种不正当价格行为已经成为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个痼疾,它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干扰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如何打击不正当价格行为,营造信用和谐的经济环境,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保护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是目前价格监管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