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类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以及陆上资源的枯竭,开采蕴藏在深海海底的矿产资源成为未来世界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方向.目前深海中有商业开采价值的矿产资源包括多金属结核、富钴结壳、热液硫化矿等.20世纪50年代末,国际上开始对深海固体矿产资源开采技术进行研究,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对“deep sea mining(深海采矿)”关键词的数据分析表明,近十几年来深海采矿的研究呈现较快的增长趋势.  相似文献   

2.
卫晓君 《商场现代化》2005,(26):218-219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省份试图把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极.但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开采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需要我们考虑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本文探究了西部矿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3.
当今矿业经济发展进入突飞猛进的时代,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技术的发展,每年矿产资源开采量快速增加,但是绝大部分矿产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只有坚持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才能更高效率、高利用率地使用矿产资源。对外方面我国还需要继续坚持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大力发展矿业资源类的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鼓励外商投资矿产资源开发,将会积极引进国外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4.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推进,西部省份试图把矿产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作为一个经济增长极。但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和开采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性,需要我们考虑矿业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本文探究了西部矿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5.
金属矿产资源在人们生存发展中起着很重要作用,很多能源及工业原料均来自矿产资源,随着科技进步,金属矿开采技术得到了很大发展,通过露天开采与地下开采两方面,对我国金属矿所应用的开采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我国当前对稀缺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提出不能像能源资源一样分析稀缺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稀缺资源的使用应综合考虑其稀缺、存量有限、开采成本不断上升而战略重要性不断加强的特点,以及技术进步对开采成本和利用效率的影响。对稀缺资源的开采利用不能仅仅考虑当前利益而忽略了其未来效益。  相似文献   

7.
赵晓博 《商》2014,(40):259-259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环境污染程度不断加重,给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带来极大影响。在矿产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过程中,生态问题已经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就矿产资源开发带来的主要生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矿产资源生态建设与补偿机制构建的有效策略,以不断改善环境质量,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很多矿产资源型城市由于矿产的过度开采,造成产业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过分依赖矿产资源,使得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突出、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巨大,影响到了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面对矿产资源型城市暴露出来的问题,本文主要从科技创新对促进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的重要性这一角度出发,探讨采取何种措施利用科技创新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  相似文献   

9.
曹勇 《科技转让集锦》2014,(21):137-13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各种矿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开发,相关的技术和设备都在不断的完善。在采矿环节中,选矿是一项重要的工艺流程,直接影响到矿产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本文通过对矿产资源的性质作简单介绍,对选矿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指出选矿现状及设备状况,提出对选矿设备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开征统一的矿产资源开采税后,由于国际油价高位运行,资源课税大幅增长.但是,近年来石油开采的客观条件恶化,易开采的石油储量日趋枯竭,石油开采投资不足,产量下降.而征收矿产资源开采税对投资有一定的负面作用,因此需对其进行改革.从2007年1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实行免税期制度.这次矿产资源开采税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依然存在不完善之处.本文首先介绍统一的矿产资源开采税的演进过程,指出其负面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现行免税期制度及其他改革方案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关注不断的升温,环境成本会计这一概念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地面坍塌、污水排放、矿难事故等不良现象经常出现在我国的煤炭企业对煤炭资源的长期开采过程中,给社会和环境造成很大压力.本文针对当下我国日趋严重的矿区环境污染以及资源的过度开采浪费的现象,对环境成本会计的含义和内容的开展做进一步探讨,以寻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的矿产资源定价方法主要有成本定价法、收益还原法、供求定价法和CGE模型法。我国矿产资源价格总体偏低,市场供求调节机制滞后,价格机制失灵,资源价格不能反映供需和稀缺状况。应充分认识矿产资源价格改革对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重新定位矿产资源价值地位,确定合理的矿山地租,矿山开采实行完全成本核算等,建立矿产资源价格机制,形成政策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及资源定价方面的重作用;构建矿产资源税费新体制。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煤炭的使用量越来越大。与此同时,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技术问题,影响了煤矿开采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如何在确保可持续发展以及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不断提高我国的煤矿开采效率,已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煤矿开采技术运用的现状,分析了煤矿开采技术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应对措施,最后提出了煤矿开采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意见,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员有所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4.
葛光俊 《商》2014,(14):52-52
随着我国生态环境日益下降,国家逐渐认识到矿山开采质量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矿产资源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采数量较大,如果不能够对其生态环境进行相应的保护,将会影响到我国生态环境质量。因此在今后矿山开采中,需要制定出更加科学的生态环境恢复机制,实现矿山开采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机制进行探讨,从中找到配套的保障制度,从而更好的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5.
于泉 《财经界(学术)》2014,(18):267-267,278
矿产资源属于非再生性资源,开发和利用之后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矿产资源消耗的速度不断的加快,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相关矿产资源的储存量不断地锐减。如何合理的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矿产资源的成为我国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的利用税收等手段引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将结合多年矿产资源税费改革管理和研究的经验,对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税费进行探讨,分析指出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矿产资源税费改革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于泉 《财经界(学术)》2014,(12):267+278
矿产资源属于非再生性资源,开发和利用之后很难在短期内得到恢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矿产资源消耗的速度不断的加快,矿产资源开采和加工的规模也在不断地增加,相关矿产资源的储存量不断地锐减。如何合理的规范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减少矿产资源的成为我国社会所关注的焦点。我国是公有制为主体的市场经济体制,税收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如何有效的利用税收等手段引导矿产资源的开发和使用是我国政府宏观管理矿产资源的重要手段。本文作者将结合多年矿产资源税费改革管理和研究的经验,对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税费进行探讨,分析指出我国现行矿产资源税费体制所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矿产资源税费改革提出可供参考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史海江 《北方经贸》2015,(4):100+105
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矿业开发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先行性行业,对于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经过了长期过度的开发,国内的矿业已经很难寻找到新的矿产地.在这种情况下,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的重要性.从传统的开发模式来看,国内的矿业已经远远不能保证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应创新矿业的开发模式,实行可持续发展的矿业开发模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采矿技术的不断发展,如何进一步提高资源采出率成为煤矿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解决的技术难题.实践证明,大采高综采是提高工作面开采强度,减少资源损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我国主要以矿产资源(煤炭资源)为主要能源,这就使我国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的城市和县域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出现了许多诸如环境污染一样必须面对的发展问题,影响着以开采煤炭资源为主的城市和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将重点分析新型煤炭资源型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20.
矿产资源的开采,造成了大量土地资源的破坏和侵占.为了缓解矿产开采与土地资源合理利用的矛盾,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污染,对其进行土地复垦已经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内外对矿区废弃地的研究现状,探讨了土地复垦的技术,指出了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土地复垦对于废弃地的修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