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新 《当代陕西》2017,(10):10-15
“陕西发展上台阶、上水平,难点在县域,潜力在县域,突破口也在县域.”这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对县域发展的论断.报告从推动“五新”战略的高度强调,把产业作为强县兴县的重要支撑,把扩权赋能作为强县兴县的重要抓手,把城镇建设作为强县兴县的重要基础,有效提升县域活力.  相似文献   

2.
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陈甫华进入九十年代以来,我县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胆调整产业结构,致力改革开放,经济得到长足发展。但是,由于我县经济基础差、发展起点低,与发达地区比,经济发展水平仍有一定差距,要缩小差距,与全国人民同步进人小康,必须拓宽思路,...  相似文献   

3.
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县域特色经济是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发挥比较优势是加快县域特色经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发展县域特色经济要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并把握发展的主动权,优化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4.
5.
平应 《当代陕西》2010,(7):59-59
定边县财政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县委十六届四次全会及省市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圆满完成了去年各项工作任务,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6.
首阳镇是陇西县经济发展的西大门.近年来,镇党委、镇政府大力实施“产业强镇、项目建镇、商贸活镇、科技兴镇、依法治镇”五大战略,实现了经济实力增强、社会和谐稳定、群众生活改善的良好局面.一是坚持以产业培育为抓手,因地制宜,多轮驱动,现代农业持续发展.把中医药产业作为调整大农业内部结构的首位产业,广泛推广应用地膜穴播育苗、露头栽植等适用增产技术,引导群众合理倒茬轮作、施用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结构,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加快推进草畜产业规模扩张,累计引进基础母牛羊1.25万头(只),发展标准化养殖场(小区)14个、养殖专业村6个、肉羊养殖示范户520户.加大马铃薯良种繁育推广,种植面积稳定在1万亩左右.大力发展林果产业,优质林果基地栽植面积达8 320亩.把全覆膜技术作为抗旱增收的重要途径,全膜玉米种植面积稳定在3.5万亩左右.二是坚持以城镇建设为总览,完善功能,组装配套,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相似文献   

7.
许敬宏 《中国经贸》2013,(14):81-8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目前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支撑,对新农村的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随着党的十七大会议的召开,全国的县域经济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时期,不但为建设新农村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也为其提供了财政支持,为新农村的建设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将针对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福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快县城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要加快经济转型,提升县域综合实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县域经济产业升级;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助推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9.
融安县位于桂中北部,是全区49个贫困县之一。近几年来,融安县坚持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发展这个主题,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融安县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成绩。2005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6.86亿元,比上年增长11.81%;财政收入完成1.33亿元,比上年增长20.68%;固定资产投入完成6.25亿元,比上年增长78.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8578元,比上年增长18.30%;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10元,比上年增长13.68%。该县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孔德有 《广西经济》2005,(12):38-39
灵川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分析 灵川县位于广西东北部,桂林市北郊.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旗础条件。近年来,灵川县域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今年前三季为例,主要表现在四个明显: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县域经济”以全新的概念进入了我国的经济生活,引起了理论界和实践工作者的普遍关注。县域经济是县治范围内多种经济关系的总和.它包括产业结构和布局,经济发展总量和水平.经济成份和经营方式,以及与社会发展、外部经济相互作用等内容。从经济学原理来说,县域经济是一种中观经济,也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因此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县域经济,对于实现小康奔富裕,促进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具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县域经济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居于一个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层次,也是其中最具活力与增长潜力的组成部分。作为国家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衔接点,亦是独具特色的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一方面,中央、省的方针政策要经过县一级才能贯彻落实到农村基层和群众中,另一方面,县一级在管理工业、农业、商业、财政、金融、文教、政法等方面功能齐备,在县域内处于  相似文献   

13.
横峰县地处赣东北,总人口18.9万,辖9乡3镇2场,境内土地身655.2平方公里,大体是“七山半水二分田,半分道路与庄园”的自然格局。改革开放以来,全县经济有了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逐步优化,基础设施有了明显改观,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由于历史、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县域经济底子薄、基础较差,县内至今仍有3个特困乡镇。  一、引发的思考  横峰县经济发展滞后的根本原因是县域经济结构不合理,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结构比例失调。一产比重大,农业结构单一,传统水稻生产比重大,在农业…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井研县发展工业经济,要立足县情,以两化互动为契机,充分利用中小企业发展优势,破解发展难点;着力于从政策、政务、要素、人文方面,外优环境;以园区建设为抓手,做强产业;加强中小企业现代化管理,实现十二五末,大企业顶天立地,小企业铺天盖地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破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具现实性意义的路径选择,也是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辽宁发展县域经济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得力,突飞猛进高速成长,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面对新的形势和挑战,只有通过经济转型和体制松绑释放新的活力,形成内外合力,才能推进县域经济再上新台阶,也一定能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葛宏 《发展》2005,(8):31-31
甘肃省合水县地处陇东黄土高原,全县国土面积2941.7平方公里,辖3镇9乡,总人口16.8万,是一个集老区、边区为一体的国家扶持贫困县.在新的历史时期,合水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必须依托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无污染无公害的优势,大力推进工业化、民营化、特色化进程,全面加快小康建设步伐.  相似文献   

17.
县域经济在我省吴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既是全省经济的基础和主体,也是生省经严进一步用快发展的希望所在。全省90多个县市,面积占定省的90%,人口占主省的80%,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70%,工业产值占全省的60%,财政收入占立省的53%。无论从现状还是从发展的前景看,县域经济都是全省国民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最有潜力的经济。沿海发达省市和一些周边省市之所以经济发展快,关键也是县域经济发展快。振兴县域经济是振兴湖南经济的突破口,是湖南经济发展跨世纪的希望工程。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相似文献   

18.
徽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地处秦巴山地中的徽成盆地,北接天水,西连成县,南通四川,东邻陕西,全县总面积2772平方公里,辖15个乡镇、249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这里丘陵与盆地相间的地形地貌,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素有“陇上小江南”美誉,是陇南市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县。长江一级支流嘉陵江在这里经过,县内有大小河流600多各,水质优良,水力资源蕴藏量达14.76万千瓦。交通便捷,宝成铁路穿境而过,316国道、江武公路纵贯全县;通讯畅达,已建成先进的光缆通讯系统,开通了完善的全球通移动电话和中国联通网络。电力供应充足,在陇东南率先实现村村通电。县内物产丰富,有各种野生中药材430多种,尤其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藏有铅、锌、铁和金等4大类22种,这些都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加快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加快黑龙江县域经济发展面临很多新问题,相当多的县(市)结构调整任务十分艰难;县级财政运行困难,靠上级补贴和转移支付度日的县已占全省县(市)总数的75%;取消农业税和粮食购销体制改革使县域经济发展面临新挑战.它涉及体制、机制等深层次矛盾.为加快发展县域经济,应选择好能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敢于正视困难和具有科学发展观的人担任县(市)党政一把手,实行县(市)主要领导任职提名和财政"省管县";落实"五个统筹"战略,编制好"十一五"规划;立足当前,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千方百计完成"十五"计划后两年的任务;强力推进县级财源建设.  相似文献   

20.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更是实现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迅速,成为滨州经济迅猛发展的主要支撑。加快滨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必须立足比较优势,提升特色经济水平;以园区建设为抓手,高效集约利用资源;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增强县域发展后劲;加快推进城镇化战略,改善城乡居民生活;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县域经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