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晓星  石广平 《金融研究》2018,453(3):53-70
已有系列金融危机表明,虽然适度的杠杆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杠杆过度往往引起资产价格泡沫,诱发系统性风险,对金融部门和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本文建立了基于杠杆的资产价格泡沫模型,揭示了杠杆和资产价格泡沫的内在逻辑关系,以股价泡沫和房价泡沫代表资产价格泡沫,运用分位数方法,从宏观杠杆、金融部门杠杆、非金融部门杠杆和政府部门杠杆四个维度深入研究了杠杆对资产价格泡沫影响的非线性性和非对称效应,发现不同杠杆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在大小和方向上随着经济发展阶段、泡沫演化程度和杠杆水平的变化而变化,相同水平的杠杆在泡沫不同阶段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亦不相同。因此,相关监管部门需要结合杠杆对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机制,区分泡沫程度,优化杠杆结构,维持合理杠杆水平,避免资产价格泡沫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
3.
4.
作为贷款风险评估方法之一的五级分类法从企业评估的角度来分析信贷资产的风险程度,但这种方法的计量能力显然不够强,同一类贷款中不同贷款的风险水平也难以区分;VAR方法能够提供较强的计量手段,但是这种方法以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损失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假设银行信贷资产风险是一个随机波动的变量,这显然与实际的情形不相吻合.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高杠杆交易行为引发多方关注,其对资产价格以及投资者行为的影响值得深入研究。本文利用股票市场制度建设提供的外生冲击,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多期倍差法(PSM-DID),研究杠杆交易对机构投资者结构以及资产价格暴跌风险的影响。通过控制不同层面的影响因素,本文实证发现,杠杆交易会显著增加股价的暴跌风险;机构投资者,尤其是以公募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会显著降低杠杆交易标的持有量,且融资做多越活跃的交易标的,这种投资规避行为越明显;同时,机构投资者的规避行为与股价暴跌风险显著相关。本文的结论对于加强杠杆交易监管和投资策略制定,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7.
8.
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增长,新兴经济体面临的资产价格及通胀上涨过快压力普遍加大。特别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新兴经济体在率先恢复强劲增长的同时,受国内外因素影响,资产价格泡沫和通胀水平呈现出新一轮快速上升态势,加大了经济运行风险,有关国家陆续采取相关政策手段加以应对。梳理和比较近年来新兴经济体资产价格和通胀形势、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流动性影响资产价格的理论框架下,研究了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之间的关系,认为银行信贷是货币流动性能否影响资金流动性和市场流动性的关键,银行顺周期的信贷扩张或者收缩造成资产价格过度上涨和下跌,并且是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诱因。作者在实证中用VEC模型证实了在中国银行业信贷与资产价格成正相关关系,银行信贷与资产价格如果偏离其...  相似文献   

10.
虚拟资产是企业资产的特殊组成部分。从本质上说,虚拟资产并不是资产,而是企业已经发生的费用或损失,按照权责发生制和会计配比原则的要求,暂时作为资产进行核算的部分。由于会计人员的主观判断事实上影响到虚拟资产的界定,而且受益和分摊的期限也难以精确估算,因此,虚拟资产往往成为企业用以调节利润、粉饰会计报表的一种工具。为防范信贷风险,商业银行有关工作人员应对客户的虚拟资产进行认真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运用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法,研究杠杆率在金融资产投资与企业风险承担之间的中介效应影响,分析金融资产投资、杠杆率、企业风险承担三者之间的传导链条。研究发现:杠杆率在金融资产投资与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效应;金融资产投资增加会直接导致企业风险承担水平上升,同时也会通过提高杠杆率间接地提升企业风险承担水平。本研究丰富了实体企业金融投资后果的相关文献,为实体企业的投资决策以及风险管理提供了参考,也为监管部门去杠杆防风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12.
方友林  陈茉 《新金融》2009,(9):31-33
资产泡沫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主要特征之一,将资产价格更多地纳入货币政策的视野,符合现代全球经济变化的趋势,对促进金融经济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在目前我国实体经济复苏根基未稳的情况下,针对房地产和股市的双泡沫,货币政策微调的目标应该定位于在维持一定程度资产泡沫的同时打消市场对资产价格单边上涨的心理预期,逐步引导资金流向实体经济,通过实体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来维持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平衡.  相似文献   

13.
本文立足于重庆市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测算,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变异系数法、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等分析方法,重点分析了重庆市非金融企业杠杆率的发展情况及非金融企业杠杆率与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非金融企业杠杆率总体稳定可控,但部分行业风险不容忽视;去杠杆短期内会增加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长期有助于化解金融风险;去杠杆对商业银行不良率攀升的影响较为显著。据此,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通过机构投资者等金融中介间接参与金融市场投资。投资者和金融中介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风险转嫁倾向使得金融中介的投资决策并不总是以投资者的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金融中介的风险转移倾向容易导致风险资产的均衡价格偏离其基础价值,引起资产泡沫的产生。  相似文献   

15.
论文引入有别于“理论价值”的“基础价值”作为资产价格泡沫确定的重要依据,并将其定义为市场有效、投资者理性条件下,资产所创造的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在此基础上导出基础价值的确定方法,并基于系统思维方式,将当前流行的、能够自圆其说的理性泡沫理论、非理性行泡沫理论及非线性泡沫理论梳理、整合为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泡沫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6.
从银行高管薪酬受信贷规模激励这一视角分析并实证了我国银行高管薪酬与贷款规模、贷款规模与资产价格之间的相关关系。揭示了另一个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内在机制,即银行高管薪酬受贷款规模的正向激励,过度放贷导致了资产价格的泡沫形成。最后针对上述结论给出相关政策建议,为决策者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对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性压力指数法测度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建立了马尔可夫区制状态转换模型,以挖掘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及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联机制。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波动明显;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存在动态关联,且两区制特征明显,高压力时期的关联效应比低压力时期更显著;企业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会通过影响宏观经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间存在负向影响。鉴此,现阶段应控制好从"结构性去杠杆"向"稳杠杆"转变的节奏,利用"双支柱调控"熨平局部金融失衡和杠杆结构性问题;同时,密切关注部门间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而从根本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19.
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是打好三大攻坚战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在对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关联性进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复合系统性压力指数法测度了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并建立了马尔可夫区制状态转换模型,以挖掘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及系统性金融风险之间的非线性动态关联机制。研究表明,样本期内我国系统性金融风险水平波动明显;企业杠杆率、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间存在动态关联,且两区制特征明显,高压力时期的关联效应比低压力时期更显著;企业杠杆率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直接影响不显著,但会通过影响宏观经济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产生间接影响;宏观经济景气指数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相互间存在负向影响。鉴此,现阶段应控制好从结构性去杠杆向稳杠杆转变的节奏,利用双支柱调控熨平局部金融失衡和杠杆结构性问题;同时,密切关注部门间金融风险的交叉传染,提升经济发展质量,进而从根本上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20.
We model the debt and asset risk choice of a manager with performance‐insensitive pay (cash) and performance‐sensitive pay (stock) to theoretically link compensation structure, leverage, and credit spreads. The model predicts that optimal leverage trades off the tax benefit of debt against the utility cost of ex‐post asset substitution and that credit spreads are increasing in the ratio of cash‐to‐stock. Using a large cross‐section of U.S.‐based corporate credit default swaps (CDS) covering 2001 to 2006, we find a posi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cash‐to‐stock and CDS rates, and between cash‐to‐stock and leverage rati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