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之战:能源短缺阻碍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经济信息》2005,(7):16-17
目前,全球能源形势比较严峻,能源工业所面临的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压力愈来愈大。虽然许多工业化国家能源消耗已经基本趋于稳定,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化进程速度加快,使得能源消耗呈增加的态势,导致全球能耗平均呈指数拉长趋势,其后果将非常严重,不仅使地球气候变暖,造成生态环境恶化,引发自然灾害,同时还将加速常规化能源储量。一场全球化的能源“战役”一触即发——  相似文献   

2.
国际能源署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升至22.52亿吨石油当量,超过美国同期数据4%,这是20世纪初以来美国首次退居全球能耗总量第二位置。对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表示,“这个数据不可信”,国际能源署对中国近几年的能源发展状况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3.
国际能源署最新数据显示,2009年中国能源消耗总量升至22.52亿吨石油当量,超过美国同期数据4%,这是20世纪初以来美国首次退居全球能耗总量第二位置。对此,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司长周喜安表示,“这个数据不可信”,国际能源署对中国近几年的能源发展状况一知半解。  相似文献   

4.
《调查研究报告》2007,(181):1-16
丹麦政府为解决本国能源问题,制定了长远、全面的能源发展战略规划,大力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开发可再生能源,利用法规约束和市场调控手段,有效调整了能源供应和消费结构,降低了单位能耗,走出了一条能源“高效、清洁和可持续”之路。我国可以借鉴丹麦利用国际市场最大化获取资源效益的做法,加强政府对能源的管理,从完善资源价格形成机制入手,不断提高能效和发展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科技产业》1995,(4):34-34
德首栋太阳能住宅能源自给由德国太阳能研究所设计的建在弗赖堡的德国第一栋太阳能住宅投入使用两年多来,能源完全自给。这被认为是能源利用上的“一个奇迹”。按照德国最新节能标准建立起来的普通住房,每年每平方米建筑面积的能源消耗为150度电,其中20度供日常生...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原油价格快速攀升并持续维持高位,国际能源争夺愈演愈烈,美日欧加快调整各自的能源战略,昭示着世界能源领域的“政治经济学”日益复杂,全球能源形势正在经历深刻演变,亟须我们从战略上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7.
时下,风格各异的住宅建筑,几乎都有视野开阔的外飘窗、超大面积的落地窗,由于采光好,视野佳,受到大多数消费者的喜爱。然而,近日广州楼市响起了节能的强音,广州即将实施的《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明确规定:新建住宅南向玻璃与墙面的比例不应大于50%,而北向则不应大于45%,东西向不应大于30%。有关专家指出,夏季即将到来,中国能源空前紧张,水、电、油都面临着很大的供应缺口。人们在反思能源发展战略的同时,将目光投向建筑节能。由于建筑物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28%(北方地区的采暖能耗甚至高达40%),社会节能必须建筑先行。而大力发展建筑节能产业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更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阳光工程。  相似文献   

8.
当国际油价快速飙升至140美元、全球粮食出现供应紧绷、钢材等原材料价格上涨,世界性通胀不期而至,能源海运正在成为解读宏观经济走向的一大看点。有人预测,未来全球海运的重心将重归大宗干散货和原油运输。而随着LNG、LPG的加入,能源运输无疑将成为全球海运市场的第一“权重股”,影响并主导全球航运市场的波动与盛衰。  相似文献   

9.
公共建筑能耗惊人 建筑物运行能耗是建筑物的主要耗能项,而公共建筑的运行能耗尤其惊人。以北京市为例,据该市有关部门对54家市、区政府机关2004年的能源消费调查表明,政府机关单位建筑面积年耗电量约为80千瓦时至180千瓦时,是居民住宅的3至6倍,人均年耗电量是居民的7倍;行政机关年人均用能1.8吨标准煤,是全市人均生活用能0.47吨标准煤的4倍,怎样堵住公建耗能“黑洞”?  相似文献   

10.
“煤炭由于其在全球丰富的资源储量,加快其洁净化开发利用,发展煤基气态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应对全球能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的重要战略选择……”2008年9月16日,在第二届中国(太原)国际煤炭与能源新产业博览会“煤炭新产业与资本化高峰论坛”上,山西省煤层气行业协会会长张亮向与会专家、学者阐述了中国发展煤基气态能源产业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近日,国际能源署(简称IEA)不经意间披露了最新能源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下称“展望”)中的一部分内容,却引起了境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而这部分内容经过境外媒体的炒作后,就变成了“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相似文献   

12.
近日,国际能源署(简称IEA)不经意间披露了最新能源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0》(下称“展望”)中的一部分内容,却引起了境外媒体的极大关注。而这部分内容经过境外媒体的炒作后,就变成了“中国去年已经超美国成为全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且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  相似文献   

13.
《中国集体经济》2010,(3):27-27
中国是世界第一大能源生产国、煤炭消费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国,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在绿色发展问题上责无旁贷。我国单位GDP能耗不但远高于日美,而且是印度的2.8倍。据国际能源署预测,2030年中国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将上升到116.15亿吨(碳当量)比2007年增长91.3%,占2007-2030年时期全球新增量的48.6%。  相似文献   

14.
能源作为与物质、信息并重且攸关人类生存发展的托底型要素,正随全球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发生形态跃迁。世界局势的不稳定性和新冠疫情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加重了能源在主导国家间战略竞争的角色作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积极有序发展光能源、硅能源、氢能源、可再生能源”。党中央立足我国能源结构和全球能源转型,着眼“双碳”目标和机遇,首次明确“硅能源”在我国发展战略中的突出作用。硅能源是硅基半导体技术与能源产业链的最新融合,内涵丰富、外延宽泛,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把握能源变革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事情的起因是近日南京锋尚国际公寓一期的业主们,每人从CCA国际会所管理集团中国首席代表手中接过一张象征国际尊贵身份资质的、价值16万人民币的  相似文献   

16.
我国能源产业战略发展方略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文泉 《科技和产业》2004,4(1):10-13,17
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不仅是工业之“王”,而且是战略性资源。不仅关系国计民生,而且关系国家安全。能源类型多样、性能各异、必须统筹规划、优化利用。对于能源产业应坚持能源供求与价格互动、能源产业内部价值链各环节价格互联和能源市场与监管互补三位一体的集成管理机制。我国能源产业应开拓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能源开发应立足本国,眼观全球,采取宇观能源战略。  相似文献   

17.
能源问题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问题,能源短缺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建筑第二大能耗项目的照明.除了自身消耗的电能外,照明灯具产生热量又是建筑第一大能耗项目“采暖、空调”的主要热源之一。因此,照明电气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照明电气节能设计已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能源成为各国争夺的对象之一。可以说.抢占重要能源的所用权和使用权与近年来出现的国际战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这其中,石油的重要性无疑是排在第一位的。当然,争夺石油资源更多的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而近期,逐渐崛起的东亚各国为了共同对付“亚洲溢价”问题而站到了一起。中日韩印四国为捍卫本国的利益正在酝酿一场没有硝烟的“自反击战”。  相似文献   

19.
《中国经济信息》2005,(7):24-26
2004年6月30日,国务院办公会议原则通过了《我国中长期能源发展战略纲要》草案,提出了我国未来解决能源问题的8条意见,其中作为首选的措施就是节能。2004年11月25日,由国家发改委颁布了《节能中长期专项规划》,则意味着创建节能型社会、缓解能源约束矛盾和环境压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节能已经成为继煤炭、电力、石油和天然气之后公认的“第五能源”。2004年11月27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首届中国工业节能发展论坛上,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戴彦德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要求中国必须建设节能型社会,节能也应像“计划生育”一样,成为基本国策。戴彦德在大会报告中指出,中国2003年经济总量已位居世界第六,但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付出了高昂的能源成本。2003年我国能耗已达17亿吨标准煤,占全球能耗的13%。在我国,每千克标准煤产生的国内生产总值仅为0.36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美元。所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的企业将最终会被证明是没有竞争力的企业,并且高能耗的工业增长模式已经引发前所未有的生态污染和环境破坏,这在根本上违背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  相似文献   

20.
备受关注的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全球能源展望》报告如期出笼,报告预计在未来23年内,国际油价将上涨到100美元/桶。而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需求增幅将稳居世界第一的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