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突出重围打造中国特色的"蓝海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2月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名为《蓝海战略》的管理书。这本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著的书出版之后,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很大反响,先后获得了“《华尔街日报》畅销书”、“美国全国畅销书”、“全球畅销书”的称号,迄今为止已经被译为24种文字,打破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有史以来出售国际版权的记录,超过了以往最畅销的《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从优秀到卓越》(吉姆·柯林斯)等管理精典书籍。从管理角度看,《蓝海战略》一书确实有其独到之处。它将战略赋予了新的含义,为人们制定战略决策提供…  相似文献   

2.
<正>一、价值链与企业并购价值链的概念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在1985年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他描述了传统意义上的价值链,认为价值链是企业用以"设计、生产、销售、交货以及维护其产品"的内部过程或作业。  相似文献   

3.
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著的《蓝海战略》一书自2005年2月由哈佛商学院出版社出版以来,在世界各地获得极大反响,据称,其先后获得“《华尔街日报》畅销书”、“全美畅销书”等称号,迄今为止已经被译为27种文字,打破了哈佛商学院出版社有史以来出售  相似文献   

4.
<正>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丹尼尔·奎因·米尔斯(D·Quiun·Mills)在他的管理思想代表作《新竞争者》一书中说,“当今经济竞争的特点就是变化,管理人员应当考虑诸如企业结构重新组合这样的措施,对剧烈变动的竞争局面作出必要的反应”,他提出了“以人为导向”和“竞争力思考”的崭新思想:在美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公司提出了“我们是以人为导向的公司”(People Oriented Company)。奎因·米尔斯认为,以人为导向是任何要迎接日益剧烈的国际国内竞争挑战的企业都必须具备的重要价值观,任何竟争事业,是“人”在竞争,而不是企业自身。  相似文献   

5.
平衡计分卡在绩效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 Card)作为一种全新的组织绩效管理手段和管理思想,在各类企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商学院的罗伯特·S·卡普兰教授和诺朗诺顿研究所所长大卫·P·诺顿经过为期一  相似文献   

6.
<正>一、平衡计分卡的简介1990年,一项由美国复兴全球战略研究所的戴维·诺顿和美国哈佛商学院的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共同主持的"企业未来绩效平衡方法"的研究在悄然进行,这项为  相似文献   

7.
松下电器公司是全世界有名的电器公司,松下幸之助作为该公司的创办人和领导人,有着“经营之神”的美誉,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帕斯卡尔和哈佛商学院教授阿索斯在他们合著的《日本的管理艺术》一书中,赞誉松下幸之助是世界级的企业管理天才。尤其是在员工管理艺术上,松下幸之助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高人一筹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平衡需求积分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平衡是西方企业管理的新理念,但企业应在哪些方面保持平衡,判断平衡与否的标准何在,怎样才能对企业发展中不同要素之间的平衡状况进行测度,应怎样解决不平衡问题,所有这些直接影响着一个企业整体的管理水平和发展状况。理查德·巴雷特在《解放企业的心灵》一书中,对哈佛商学院罗伯特·卡普兰与复兴战略集团(Renaissance Strategy Group)大卫·诺顿开发的平衡积分卡进行了拓展,从更大范围审视和理解平衡问题,并开发出测度平衡的实用工具,即平衡需求积分卡,在测度基础上,进而探索企业价值变革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方法。理查德的平衡需求积分卡对于变革中国企业的管理模式,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具有借鉴意义。编译时对原文作了删改,特此说明。  相似文献   

9.
去年以来,一种新的管理理念正在中国企业和经营者群体中流行,这就是所谓的“执行文化”把执行文化引入中国的是一本叫做《执行》的书,这本书的作者是拉里&;#183;博西迪和拉姆&;#183;查兰。《执行》一书受到被两位作者称之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执行者”的杰克&;#183;韦尔奇的高度赞誉:这是“一位伟大的实践者和一名出色的理论家共同讲述的关于如何将战略转化为企业运营实践的商业故事”。  相似文献   

10.
迈克尔·波特1947年出生;1969年获普林斯顿大学航空机械工程学士学位;1971年获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硕士学位;1975年获哈佛商学院企业经济博士学位;1975年开始在哈佛商学院讲授“经营政策”课程;1980年出版《竞争战略:产业与竞争者分折技巧》;1985年出版《竞争优势:创连与维持高绩效》;1990年出版《国家竞争优势》;2000年12月,迈克尔·波特获得哈佛大学最高荣誉“大学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资格,成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第四位得到这份“镇校之宝”殊荣的教授。  相似文献   

11.
<正>平衡计分卡是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咨询公司总裁大卫·诺顿于1992年发明并推广的,该方法不但完全改变了企业绩效评价思想,还推动企业自觉去建立实现战略的目标体系,在产品、流程、顾客和市场开发等关键领域使企业获得突  相似文献   

12.
"蓝海战略"是超越竞争的价值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蓝海战略”是战略管理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自2005年2月由欧洲工商管理学院的W.钱·金教授和勒妮·莫博涅教授所著的《蓝海战略》一书出版后,在半年之内便被译为24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获得了很大的反响。“蓝海战略”为全球的企业界寻求新的战略手段提供了一种新的战略管理范式。  相似文献   

13.
一、价值链理论、中小企业地位、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哈佛商学院迈克尔·波特教授1985年在其所著的《竞争优势》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价值链的概念,指出它是对增加一个企业的产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或价值的一系列作业活动的描述,主要包括企业内部价值链、竞争对手价值链和行业价值链三部分。波特的“价值链”理论揭示,企业与企业的竞争,不只是某个...  相似文献   

14.
严莉 《企业文明》2001,(12):32-33
人们常言:“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现代企业别无选择地生存在一种风险极高的商业环境里。美国学者戴维斯·杨在《创建和维护企业的良好声誉》一书中指出,企业竟争在经历了阶段竟争、质量竟争和服务竞争之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声誉竞争。任何一个团体组织要取得恒久的成功,良好的声誉  相似文献   

15.
王石 《中国企业家》2006,(6):112-113
二月初,我在亚布力参加“中国企业家论坛”,进到酒店房间,看见桌子上放着会议资料,还有一本书:《竞争力与企业成长》,不禁眼前一亮,因为书名中的“竞争力”与“企业成长”,正是目前万科最关注的问题,也是许多成熟的新兴企业常常思考的问题。眼前一亮还因为这本书的作者,是我一向尊敬的经济学家、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张维迎。我与张维迎的相识和交往,主要是在各种论坛和年会场合。几年前,我有幸被光华管理学院聘为 EMBA 课外辅导员,与张维迎的交往就更近了一层。当天晚上,兴致勃勃地把书一口气读完。自序中提到,这本书收集的文章大部分是他在论坛上发表的演讲。我留心了一下,25篇文章中,1篇是为克劳斯·海因里希教授与鲍勃·贝茨先生所著《适者生存》作序,7篇是为企业  相似文献   

16.
哈佛商学院的迈克尔·波特教授及其名著《竞争战略》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在中国企业界。只要一提起战略,人们就会马上想到波特,并把战略与竞争联系起来。中国人似乎对波特教授情有独钟,对他的战略思想更是奉为精典。经济学家粱小民就曾这样描述过企业家们阅读《竞争战略》的情况:“他们把《竞争战略》放在办公桌上、放在枕头下、装在公文包里。像虔诚的教徒读《圣经》一样有空就拿出来读一段。”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哈佛商学院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复兴方案咨询公司总裁大卫·诺顿创造性地提出了平衡计分卡理论。十几年来,以三部专著和六篇文章为基础,平衡计分卡理论已成为一个完善的战略执行工具。至今,《财富》1000强企业已有70%运用了平衡计分卡,《哈佛商业评论》更是将平衡计分卡评为75年来最伟大的管理工具。目前,国内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和关注平衡计分卡。但是作为平衡计分卡发明人之一的卡普兰教授却说,其中一半以上都是用错的。而在中国的企业中,这一比例恐怕更高。那么,中国企业究竟适不适合使用平衡计分卡?到底哪些企业需要平衡计分卡?本栏目特邀平衡计分卡理论研究者、《平衡计分卡》和《战略地图》的译者刘俊勇博士对该理论进行系统介绍,旨在使读者对该理论有一个全面系统地认识,从而更好地实现平衡计分卡的本土化,帮助中国企业有效地执行战略  相似文献   

18.
张蓓 《企业活力》2002,(11):17-19
<正>大凡成功的企业都有着共同的成功之处,就是有优秀的企业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世界知名的成功企业家数不胜数,松下幸之助、沃伦·巴菲特、杰克·韦尔奇、比尔·盖茨……他们一直启发、引导着全世界的企业经营管理者。然而,在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今天,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中国真正的企业家阶层至今还没有形成气候,如何造就中国的企业家阶层已经成为关乎国民经济增长和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 中国呼唤企业家 1.发展市场经济和增强综合国力的要求 国力的较量在于企业,企业的较量在于企业家。拥有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成为国力提升的关键“路径”。斯蒂格利兹教授在他1000多页的《经济学》  相似文献   

19.
虽然早已贵为全球最为著名的理工科大学之一的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教授,但是不得不承认:直到1993年,一直致力于把计算机技术深入应用于商业领域的迈克尔·哈默还只是美国众多默默无闻的管理咨询师中的普通一兵。1993年与詹姆斯·钱皮合著的《企业再造:企业革命的宣言书》一书彻底改变了哈默的命运,使其奇  相似文献   

20.
《中外企业文化》2005,(6):80-80
企业文化——在一定社会经济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的并为全体成员遵循的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爱德加·沙因Edgar·H·Schein,1984)。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或一个组织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价值为核心的独特的文化管理模式,是社会文化与组织管理实践相融合的产物。企业文化是西方管理理论在经历了“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与“复杂人”假设之后,对组织的管理理念、管理过程与组织长期业绩的关系的又一次重新审视。【相关人物】爱德加·沙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1984年,发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