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出淡水了!出淡水了!”沧东电厂化学主控室内一片欢呼,经过10个月的安装调试工作,沧电海水淡化系统终于制出淡水。从2005年5月海水淡化工程陆续开工,到2006年3月14日2号MED制出淡水,一次成功,这意味着河北电建一公司能够挺立在世界海水淡化的最前沿。  相似文献   

2.
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海水淡化技术,在淡水短缺的国家和地区获得了广泛应用.现在,世界上已有几百套海水淡化设备在运行.为了降低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海滨火力发电厂采用低温多效蒸馏实现电水联产,日产万吨淡水的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为每吨水5元人民币左右,取得了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我国最近研制出“高效膜法海水、苦咸水淡化技术”,标志我国海水淡化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这项新技术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研制成功的。据科研人员介绍,这项技术运用高性能反渗透复合膜进行纯水、高纯水制备和污水处理,为解决水资源短缺、改善水质提供了科学高效的方法。据了解,目前全球淡水资源日益减少,如何从占全球水量97%的海水中获取新的淡水资源,成为国际科学界关注的热点。目前,以反渗透为主的膜技术已成为国际海水、苦咸水处理的主导技术,其核心技术是高脱盐、高透水和高耐氧…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已经成为海水淡化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预计到2015年海水淡化能力将提升到150万吨/日~200万吨/日,未来5年海水淡化投资规模预计达200亿元左右。面临着海水淡化工程大发展的契机,天津、大连、营口、唐山、青岛等环渤海沿海城市已纷纷规划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工程。但是,在日前召开的  相似文献   

5.
论海水淡化我国水资源缺乏的战略意义周少祥,林宁一、海水淡化与火力发电能源与水源是现代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两种重要资源。淡水资源的匮乏对国民经济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影响已不亚于能源短缺的影响。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淡水资源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还是关系到人...  相似文献   

6.
<正>国家发展改革委在2012年底印发了《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我国海水淡化领域的第一个专项规划,对于指导推动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业内专家表示《,规划》的发布,预示着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全面提速,将迎来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机。而2012年连续出台的《关于加快发展海水淡化产业的意见》和《海水淡化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中都明确提出,  相似文献   

7.
天津北疆电厂坐落在美丽的天津海滨,2005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第一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2007年被天津市列为20个重大工业项目之一。其电厂规划分两期建设4台100万千瓦燃煤发电超超临界机组和日产40万吨海水淡化装置。一期工程建设两台发电机组和日产20万吨海水淡化装置,工程总投资123亿元。此项目采用“发电-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节约整理-废物资源化再利用循环经济项目模式”,包括发电工程、海水淡化、浓海水制盐、土地整理开发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5个子项目。  相似文献   

8.
<正>6月4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解振华一行,专程前往考察我国海水淡化技术产业领航企业——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解振华认真听取了中心主任郑根江关于当前我国海水淡化产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规划等详细介绍,在得知目前我国海水淡化的制水成本已从10元/吨降至5元/吨以下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杭州水处理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是我国海水淡化技术的首创者,对海水淡化技术的研究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同时也是国家液体分离  相似文献   

9.
我国已经成为海水淡化全球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海水淡化后排出的浓海水是量大质优的化学资源,若将其排放不但造成浪费,还会危害近海生态环境。在日前召开的2012青岛国际脱盐大会上,专家建议,针对浓海水的综合利用,应当改变传统的盐化工艺,通过优化元素提取顺序及品种,提高产品附加值,以此摊薄成本,消除海水淡化面临的高成本瓶颈。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第109位,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4,被联合国列为世界13个缺水国之一。目前,我国有近300个城市缺水,其中100个城市严重缺水。严重的淡水资源缺乏已成为一些地区经济持续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中国电业》2013,(4):74
由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承担的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计划"新型风电海水淡化系统研发"项目日前在南京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在海水淡化技术方面取得重要技术进展,成功开发出高效、低成本利用风电的海水淡化系统,产业化前景广阔。江苏省宏观经济研究院在充分研究非并网风电与海水淡化工艺的基础上,通过与加拿大方面合作,首次采用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变工况优化控制技术,成功研究了风电反渗透海水淡化过程中流量、压力调控  相似文献   

12.
张勤业 《化工管理》2014,(28):70-70
“经过1个多小时的电化,海水电导率从5S/m降到了0.1S/m,这就实现了海水向淡水的转变。3.5%盐度的海水经过均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处理,再辅以适当的后处理,就可达到直饮水标准。”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傅荣强博士近日表示,该院研发的均相离子交换膜电渗析法海水淡化技术,生产1吨淡水仅耗电2.5千瓦时,电渗析法必高能耗的情况将被改变。该成果目前已获5项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13.
海水淡化是国际上积极推广的新兴产业,但由于目前在技术上难以取得革命性的突破,成本一直居高不下。本文在介绍我国海水淡化应用情况的基础上,对采用蒸馏法、反渗透法两种主流海水淡化技术的成本构成进行了初步分析,得出了防渗透法工艺综合成本最低的结论,并提出了降低海水淡化制水成本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随着水资源日益匮乏,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技术由于操作温度低、传热性能优良,正在被广泛应用和研究。在建立的大型化低温多效海水淡化技术中试装置上,研究了不同试验条件下工作蒸汽流量对造水比和淡水产量等系统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系统负荷低于设计工况时,增大工作蒸汽流量可以提高造水比和淡水产量,但是其增长趋势会逐渐变缓;当首效蒸发器温度控制在设计值时,继续增大工作蒸汽流量对提高系统的淡水产量的作用非常有限,而且造水比呈下降趋势;装置设计计算值与中试试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5.
正俄罗斯认为核电站配套建设的海水淡化设施有极大的潜力,将电力与海水淡化联产项目称为"俄核工业的一项新产品"。核能多用途的市场应用空间正在被打开,核能海水淡化也必将有所作为。当然,更大规模的核能海水淡化商业应用,主要还要看替代能源供应选择的经济竞争性。核能和平利用源于发电,却不止于发电。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核能的多用途产业化应用的时代正在开启。而在其中,中小型反应堆无疑也将有重要担当。日前,池堆的发布让核能供热成为减排二氧化碳、建设美丽中国、减少雾霾的一个新选择。以此为标志,核能产业多元化应用正在向产业化迈进。  相似文献   

16.
《中国核工业》2013,(9):22-24
张国宝 国家能源委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 对于煤炭占一次能源67%的中国来说,增加核电是一个现实的选择,它没有温室气体排放。同时,我国水资源也十分紧张,在工业用水中发电消耗占了10%。沿海建设的核电站都用海水冷却,不需淡水冷却和除灰除渣,这就大大节约了淡水资源。  相似文献   

17.
反渗透海水淡化远程集中监控系统是解决全球水资源匮乏的重要方式。海水淡化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不断扩大。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海水淡化过程中融入自动化系统,能够改善原有人工操作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海水淡化系统能够高效流畅的运行。并且对现场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的监测,反渗透海水淡化远程集中监控系统满足了海水淡化的基本要求。本文对反渗透海水淡化远程集中监控系统进行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正>中科院长春应化所张所波研究员主持的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已通过了专家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自主设计的中试海水淡化反渗透复合膜制备设备结构新颖,具有良好的调控性能,适用于反渗透复合膜制备工艺的研究,并  相似文献   

19.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在天津举行的2011海水淡化及水再利用国际研讨会上表示,我国目前年海水直接利用量近600亿立方米,海水淡化产水能力已从10年前的不足3万吨/日提升到现在的60万吨/日。天津等10个沿海省市政府先后发布了本地区的海水利用规划,  相似文献   

20.
反渗透膜技术与海水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医治淡水贫血症一—在珍惜用水,抓节水的同时,人类把希望寄中已有一半缺水。全世界80多个缺水国家中,我国居于前列。据统计,全国600多个城市*摘自*经济日报**国淡水危机的缓解做出应有的贡献。可以预见,随着反渗透技术在我国的推广,海水淡化有望形成新型产业并为我津环保系统等都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年,这一状况已有所改观,中科院青岛海洋研究所、北京绿色源泉环境科技公司、天在反渗透技术的研究生产上,我国也较为落后,主要的组件长期依赖进口。近些西沙群岛有我国最大的电渗析淡化装置,日产量仅为*.*吨。径。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