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对我国进城农民工进行了尝试性的理论研究。研究发现,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权益表现出一种矛盾不和谐的态势,即进城农民工的社会公平权益得不到保障的现状、政府原因。这种状况对进城农民工和城市社会都可能并已经产生一系列的不利影响,对此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就业形式严峻,农村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巨大压力,鼓励农民工进城创业对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加快城市化进程、缩小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都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对目前农民工进城创业存在的问题、障碍等的分析,就鼓励和扶持农民工进城创业给出相关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本与进城农民工职业选择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适应中国劳动力供求形势新变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层次.教育、培训、迁移等人力资本因素是影响进城农民工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使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在城市工作的年限越长的进城农民工,其从事具有更高社会声望职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职业有诸如办事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等.提出了加强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适应中国劳动力供求形势新变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迫切需要提高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层次。教育、培训、迁移等人力资本因素是影响进城农民工职业选择的重要因素。使用多元logit模型进行了实证分析。受教育程度越高、接受过培训、在城市工作的年限越长的进城农民工,其从事具有更高社会声望职业的可能性就越大,这些职业有诸如办事人员和生产操作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单位负责人等。提出了加强进城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城镇化的本质是实现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转移,城镇化的最终目的是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政策的核心也应是促进人口的城镇化,城镇化战略就是加快推进城镇化。解决农民工面临的种种问题是城镇化战略的一部分,正确的选择是让进城的农民工留下来,让他们的家属进城来。因此,解决农民工问题的基本途径就是农民工市民化、农民工本地化和农民工家庭化。一、农民工市民化城镇化的基本路径是农民工的市民化,就是让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达到一定条件后成为本市的永久居  相似文献   

6.
余开远 《北方经贸》2006,(2):119-121
农民工进城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农民工进城带来对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一系列影响(同时也受到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影响),这些影响不论其表现形式怎样,其运行的基本动力是市场经济的关系,而不是其它关系。这与城市劳动力和城市居民与城市社会、经济的相互影响是不同的,农民工的进城基本没有政府行为因素的干扰,受政策因素的影响也极小。所以,农民工是推进城市经济以及社会运行中按市场规则办事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7.
从信任视角出发,探讨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延续的内在机制.进城农民工熟人社会网络的延续主要源于来自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和城市社会的推力.农民工群体内的拉力包括:迟早要回到一种重复性博弈的农村生活状态、初级群体的社会相似性和对成员声誉的了解、弱势群体地位的影响.城市社会外群体的推力主要指:农民工的社会污名化、农民工对城市社会风险的自觉规避、信任机制的缺失.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城乡之间出现的农民工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中女性农民工也逐渐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主要介绍女性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状况,从她们的进城原因,进城职业选择的方向来逐步了解她们在城市的生活现状。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省各级工商机关高度重视农民工进城务工维权工作,充分发挥工商职能作用,积极配合劳动保障等部门深入开展劳动力市场整治,努力规范职介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取缔黑职介,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为农民工进城就业营造良好的环境,取得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0.
由于城乡二元结构没有完全突破,过多的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影响了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因此鼓励农民工进城创业,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从农民工进城创业的意愿以及创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进城创业的可行性,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解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进城既是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无雇主雇佣的农民工自谋职业,日益发展成为了城市流动摊贩的主力军。在提出农民工贩卖活动存在的合理性和功能性基础上,针对我国对农民工进城贩卖的管理现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构建城市和谐生态。  相似文献   

12.
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不断解放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民工进城既是劳动力市场配置的客观要求,又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无雇主雇佣的农民工自谋职业,日益发展成为了城市流动摊贩的主力军。在提出农民工贩卖活动存在的合理性和功能性基础上,针对我国对农民工进城贩卖的管理现状,探索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构建城市和谐生态。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定居城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以合肥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遐 《人口与发展》2012,(1):58-67,73
根据2008年关于农民工定居与城市适应的抽样调查数据,探讨、分析了资本积累与定居的关系。在城时间、进城后职业培训情况、城市交往情况、家庭收入等因素对对定居农民工城市适应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明城市资本积累是农民工定居的积极影响因素;而进城目的、家庭规模、土地承包情况等对定居都产生负向影响作用。研究结论对于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随着数千万农民工进城务工,农民工在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发挥出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社会、企业及农民工本身的诸多因素,技术技能成为其发展的不利因素,制约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工就业.  相似文献   

15.
进城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同制度模式之间难以互通互联及其自身的缺陷,是制约进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制度性因素;性别、城市工作年限、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收入、所在城市等则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非制度性因素。从制度创新和强化执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不同制度模式之间难以互通互联及其自身的缺陷,是制约进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重要制度性因素;性别、城市工作年限、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工资收入、所在城市等则是影响进城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障的非制度性因素.从制度创新和强化执法等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国家"十一五"规划以来,城镇化进程不断深入,在此过程中,涌现出一大批背井离乡、进城打工的农民工。进城务工让他们有了较高的收入但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如何使用。本文以浙江省永嘉县新生代农民工的理财模式为研究对象,探索当代农民工的合理理财模式,并为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培训需求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上海等五城市的农民工调查数据,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了影响农民工培训需求的主要因素。研究发现:农民工培训需求明显不足,农民工培训需求受年龄、婚姻、受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行业和所有制、进城就业年限、劳动合同和培训价格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农民工培训实践中,政府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提升农民工的培训需求。  相似文献   

19.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大国,当前我国的发展即是"一个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的农民国家实现现代化的过程",而实现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当前的关键是如何解决三农问题.本文从农民工进城创业这一视角进行分析,探析农民工进城创业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及当前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中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社会群体。目前中国城市中众多的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服务业工作大多由农民工完成,他们已经成为城市生活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群体。农民工城市化就是把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变成市民、让农民工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