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德育和美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之处,也有区别之处。美育的任务、重心与德育不同,"德"是"美"的灵魂,"美"能促进"德"的养成,把美育运用在德育中,两者相互融合互补才能为社会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2.
祝莉红  朱凤 《黑河学刊》2011,(8):140-140
传统的中学德育在理念设计和运行实施中,教育模式较为单一,在教育方式上强调外在理论灌输,忽视内在情感激发和培养,使中学德育教育面临困境。以美育德,通过现实生活和艺术中的美来打动学生,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或感化,从而培养他们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念和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彻底改变传统的德育方式,将德育和美育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3.
德育和美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之处,也有区别之处.美育的任务、重心与德育不同,“德”是“美”的灵魂,“美”能促进“德”的养成,把美育运用在德育中,两者相互融合互补才能为社会塑造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美育的强烈感染力是一般的理论教育所不具备的,因为美育主要是靠美的气质打动人,所以把道德教育寓于美育之中,以美引善,使人在美的享受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不带有一般理论教育的强制性,能使人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先生认为,要培养自由美丽的人格,首先要通过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和美育来完成从现实世界到实体世界过渡的外向自由和内向自由的双重结合,同时实现"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大学教育改革。现今德育也应该借鉴蔡元培先生的理念,重视"自由"在德育中的积极意义,在德育的实践中坚持"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教育理念,结合德育的教育内容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其主体性和个性得以积极发挥。  相似文献   

6.
魏麟懿 《发展》2017,(6):65-66
审美教育是一门综合教育,特别是可以弥补现行教育结构中人文素质培养的缺失,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创造力,维护教育的完整性。美育教育亦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它以具体活动实施为手段,培养和提升受教育者的审美观念与陶冶性情为目的,从而提高其创造美、欣赏美及感受美的能力。对于当代高职教育而言,美育教育是德、智、体人才全面培养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根据实际专业划分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许方丽 《魅力中国》2009,(3):122-122
美育是培养人的重要教育途径。通过美育,培养人的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等。我们习惯上把美育称为审美教育。  相似文献   

8.
王春萍 《理论观察》2005,(3):102-10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体育、美育等有机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然而我们部分教师,对素质教育的内容还不甚理解,特别把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当作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来看待。  相似文献   

9.
<正>一、美育具有的特质和内涵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使人的情感得到解放和升华,使人的感性具有文明的内容,使人的理  相似文献   

10.
梁孔平 《魅力中国》2014,(4):153-153
小学语文教育是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佳作,涉及古今中外。文章立意美、塑造的形象美、抒发的情感美、表达的语言美、方法美、层次结构美等等,这一切构成了语文审美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1.
高校思想政冶教育工作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而美育在形象性、情感性等方面可以潜移默化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作用。它不仅能弥补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化、抽象化、单一化的不足,还能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高校思想政冶工作中充分发挥美育的作用,对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力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美育在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审美教育是各门学科共同的教育任务。语文学科的美育因素比其他学科都丰富。在语文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因素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里着重谈谈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内容。  相似文献   

13.
闫红涛 《魅力中国》2009,(3):111-111
长期以来,人们看重的只是语文课在文化学习中的基础地位,对语文课中的美育问题却不怎么关心。人们往往把美育看作是实施德育、智育的一种手段,而很少注意美育的独立价值。即使在教学中美育贯彻得比较好的教师,也往往缺乏理论的自觉。许多教师讲课时生动有趣,其目的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字、词、句、修辞等方面的知识,并未更多地考虑到文章的美和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一提起美育,人们想到的往往只是音乐、美术等艺术类科目。其实相比之下,美育在语文教学中有着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程英 《魅力中国》2010,(3):168-169
美育是小学教育基本组成部分。“什么是美育?所谓美育就是审美教育,又称为美感教育。它的主要任务是培养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对于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的感受、理解和评价的能力,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趣味。并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学与美育》,山西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  相似文献   

15.
周红 《魅力中国》2011,(9):79-79
德育是一切教育的根本。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紧紧抓住德育这一根本,造就培养四有人才。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形式之一,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能使学生感受到高尚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欣赏能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感受真、善、美,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不可轻视的作用,这远比空洞的说教效果来得好。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德育功能,经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和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形成优良的校风、教风和学风.大力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  相似文献   

17.
美育是德育的基础,在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穿"美育"教育理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之一,应在教学中树立美育教学理念,促使道德认知由感性上升到理性;以身践行美育理念,提高学生的道德情感;创造美育教学技巧,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  相似文献   

18.
莫代岭 《理论观察》2011,(4):160-161
美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美育在学生的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美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美的感染和教育,能够启迪学生的智慧,促进学生知识的学习,完善学生的智力结构,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胡秀卿 《魅力中国》2014,(15):203-203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文质兼美,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绚丽多姿的美的世界。内容涉及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观、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气吞山河的英雄壮举、五彩缤纷的艺术领域、奥妙无穷的科学殿堂……处处闪耀着美的光辉。由此可见。在学校美育的多种活动中,语文课中的美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和价值。语文教师应该通过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艺术境界来指导学生感受、体验、领悟其中之美,从中得到怡情养性的审美享受和思想道德情操的教育.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审美观。  相似文献   

20.
林兴发 《理论观察》2005,20(3):68-69
美善价值的同一性使得美育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有重要意义。未成年人道德教育中坚持以美辅德。一是美育要发挥德育功能,二是德育要采用审美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