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羌族是我国拥有悠久灿烂历史的少数民族之一,屹立于山间崖壁的座座羌寨,就如承载这个民族数千年文明的典籍。走进节日的羌寨,仿佛需要我们全身心地去接纳,关注她神奇的祭奠,豪放的激情,美妙的歌舞,盈盈的笑意……  相似文献   

2.
走马桃红     
熊怡 《今日重庆》2009,(4):44-46
如果说走马的民间故事,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带给人们朴素的人伦温暖,那么每年3月,闻名遇迩的走马桃花,则是让人感受“桃之天夭,灼灼其华”的热烈。  相似文献   

3.
一、“那达幕”的历史渊源 “那达慕”作为蒙古族传统节日盛会由来已久,源远流长。“那达慕”,蒙古语音意为“娱乐”或“游艺”。起源于蒙古族的“祭敖包”。其内容包括传统的赛马、摔跤和射箭比赛,俗称男子三项“那达慕”。男子三项“那达慕”的历史悠久,远在十三世纪初,蒙古族的首领们每当举行“大忽勒台”(大聚会)时,除了制定法规,任免官员,奖惩等外,还举办规模较大的“那达慕”。  相似文献   

4.
宁波“万工轿”,享有“天下第一轿”美誉,2007年,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并参展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巴黎举办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节”。  相似文献   

5.
漳州八宝印泥,是闻名中外的"漳州三宝"之一,素有"文房五宝"之称。今年,文化部公示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漳州八宝印泥榜上有名。三百年前漳州人创造了八宝印泥这个传统名牌产品。经几代人的共同努力,使之闻名天下。在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大好时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如何使这国宝更加芬芳百世,  相似文献   

6.
任爽  梁振然 《特区经济》2023,(3):131-135
从资本化的角度探讨侗族文化资本转化,能更好地实现侗族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本文通过文化能力、文化产品和文化制度三种形式,构建文化资源进入市场的转化逻辑,并从侗族文化产品开发、文创产品市场化、文化资本积累、文化产品市场营销运作和利益分配保障制度5个方面对侗族文化资本转化的路径进行研究。以全新的视角对文化与资本交融创新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老字号"的传统技艺不仅是老字号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保障,而且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能够传承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同时也能够为社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文化支撑。传统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携带着技术信息,同时也传递着浓厚的历史与文化信息。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含义来看,"达仁堂清宫寿桃丸传统制作工艺"能够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离不开生产主体在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传统技艺,尤其是传统技艺的传承性。  相似文献   

8.
猴子 《今日重庆》2008,(6):150-151
当大地震真的来临时,脑子里瞬即嗡嗡着响……翻出这些照片,发了半夜的呆。 桃坪羌寨位于岷江上游杂古脑河畔的阿坝州理县桃坪乡,全寨共有98户人家。至今保存着原始羌寨建筑文化艺术“活化石”,被人们誉为“神秘的东方古堡”。  相似文献   

9.
近日举办的“首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引起世人对这一波“非遗热”的注意,辽宁大学教授、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乌丙安不无担忧地对记者说:“现在,各地都掀起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而我们要警惕的却是,这股热潮有可能演变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集中毁灭。”  相似文献   

10.
德昂族浇花节、傣族泼水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节庆的瑰宝。浇花节是德昂族重要的节庆活动,是德昂族宗教文化与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泼水节是傣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由最早的宗教仪式变成了当下具有浓厚世俗色彩的民族节庆活动,其承栽的许多民俗现象和社会功用正在逐渐消失,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习俗亟待保护和发扬。  相似文献   

11.
身穿盔甲手拄捣药棍儿、色彩浓烈、威严中夹着几分憨态与俏皮,这就是2010年入选济南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周氏兔子王”。 关于“兔子王”的来历,济南有一个民间传说:早时济南地底下百儿八十个泉眼,哗啦哗啦地冲出一些臭泥汤,弄得到处都是水,又脏又潮湿,穷人家小孩生疮害病特别多,月奶奶有药不给穷人治。  相似文献   

12.
开封在公元11世纪,就是中国宋朝的都城,那时其人口已超过了100万,可谓盛世盛都。然,人们现在一提到开封往往与脏乱差联系在一块,致使人们心中形成了开封近年发展失调的观念。在本文中笔者以外地人的独特视角对当今制约古城发展的原因进行了探析。并且笔者针对这些实际存在并制约古城发展的因素,提出了一些对构建和谐开封有独特价值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公地悲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存在大量的"公地悲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用中央集权和产权私有的方法解决其"公地悲剧"都不是最佳的途径.制度经济学家埃莉诺·奥斯特罗姆提出的"多中心自主治理"制度,可以较好地明确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自治组织的责任、权力、义务和利益,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公地悲剧"的解决,同时也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4.
马潇骁  董洁 《中国经贸》2012,(8):136-139
“巫音”是一种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的民俗活动,在全球化与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濒临灭绝.至今尚未得到科学保护。在对“巫音”的起源发展、生存现状及其保护与传承的困难等深入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其功能分化与利益主体多元化等发展趋向,从文化生态学的理论视角提出了较为系统、整体、科学的保护与传承思路,并力图构建起符合巫音的保护与发展需求的新的文化生态系统,以期为保护同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一定借鉴和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民以食为天,食以味为先,在川渝菜系中,豆豉是不可或缺的调味品,可以说无豉不成席。永川因豆豉闻名于世。这一粒粒美味可口的豆子,色泽黑亮,其味纯香,甘成调和。2008年,国务院公布“永川豆豉酿制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16.
“1、2、3、4、5、6……”在秀山梅江镇一家手艺作坊,摆在条桌上的一对重4公斤的龙凤花烛上贴了5256个黄色的鳞片。花烛略40厘米高,由龙、凤和花卉等图案组成,色泽鲜艳,栩栩如生,透出一股富贵喜庆的民族风。46岁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凤花烛传承人陈建友说,这龙凤花烛是为一对新人国庆节结婚特意定制的,制作耗时一天。  相似文献   

17.
崇文区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十分丰富,但因种种原因,代代相传的“绝技”岌岌可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承脆弱的人类财富。已经引起世人的关注和保护。今年9月,《崇文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正式问世,在全市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中,引起不小的波动。 如何最大限度将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保留下来,并充分发掘其商机,在发展中保护,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作为全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区,丰都素以“鬼城”名扬天下,其山山水水极具妩媚与灵气。4个国家4A级景区和跻身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丰都庙会”,个个声名远扬。  相似文献   

19.
在汉语词汇里,非遗出现在2006年。那一年,中国提出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才有了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什么?说到底,所谓非遗就是那些来自于先辈们生产生活的语言、文字、道德、哲学、艺术、技艺、风俗等等一切的习惯和技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0.
熊怡 《今日重庆》2009,(5):57-57
龙骨坡抬工号子是巫山县域内抬工们劳作时所唱的歌谣,发源于巫山县庙宇镇,这种民间音乐形式是在巫山人世世代代辛勤劳动的汗水里孕育而产生,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2008年,重庆巫山龙骨坡抬工号子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