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四川是一个多民族省份。从远古到当代,四川和四川人都将"融合"文化基因深深植入血脉之中,始终彰显着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之间和谐、人的内心和谐的鲜明特征。从全省范围看,四川是多民族的聚居地,多元文化共生共兴;从全国范围看,四川是人口双向流动站,多地移民共建共享;从全球范围看,四川是中外交流黏合剂,多国人民共存共荣。通过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四川会更加和谐,为实现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正>今天的中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辣椒大国,辣椒的产量和消费量都位居世界第一。但是,就在400多年前,中国人还不知道辣椒为何物,在300多年前,四川人的菜谱中还没有辣椒的身影,然而就在这短短的数百年时光里,这一枚枚漂洋过海而来的辣椒竟让无数的四川人欲罢不能。但凡称得起"江湖"的地方,总是藏龙卧虎、高手如云,四川人的餐桌上总少不了颜色各异的辣椒。这些弥漫在椒香之中的生活味道,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更多彩的四川。  相似文献   

3.
叶自成——中国传统与现实外交思想的发掘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昕(以下简称“陆”):您曾说自己是比较典型的四川人,那么您心目中典型的四川人具有哪些性格特质?叶自成(以下简称“叶”):四川人考虑问题比较宏观、灵活、务实,不喜欢拐弯抹角,不爱用一些模棱两可的字眼。所以,四川人给人的印象总是直来直去。邓小平就是典型的四川人,他善于宏观思考,看准了就去做,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我的家乡引以为豪的就是出了吴玉章,他带头在四川荣县建立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第一个地方革命政权。陆:19岁您高中毕业时赶上知青下乡运动,但当时已经是文化大革命后期,加上您是工人出身,与之前的几批知青相比,条件是不是相对好…  相似文献   

4.
周勇 《今日重庆》2006,(6):102-105
“湖广填四川”是中国历史上一次成功的经济性移民,它始于府强制移民到支持鼓励性政策移民的转变,由被动的政治性移史上的一次大开放和四川社会的大重塑,是中华民族文化交流政府主导、政策推动,完成于人民群众自愿迁移,实现了由政民向自发性经济移民的转变。同时,“湖广填四川”也是四川历融合的伟大壮举。  相似文献   

5.
《重庆湖广会馆——历史与修复研究》对于“湖广填四川”大移民和重庆“八省会馆”的历史本真作出了广超越既有研究成果的学理诠释,从破解特定历史时期移民文化、会馆文化、商旅文化深厚蕴涵的角度来体现传承文化,从梳理、总结如何保护和如何修复重庆湖广会馆,亦即如何具体而微地传承文化的角度来宣示传承文化。  相似文献   

6.
书中事     
《发展》2011,(6):159
飞机为什么会飞冯·卡门6岁时的一天晚上,大哥不经意地问他:"15×15是多少?"冯·卡门边玩边答:"225。"二哥接着问:"924×826是多少?"冯·卡门头也没抬一下说:"763224。"全家人都发出了惊叹声。  相似文献   

7.
王竹 《中国西部》2006,(10):8-15
大约是在晚清时,我家祖辈从贵州迁到了四川。与其说是举家跨省迁徙,不如说是一趟平常的过河——不过是从赤水河南岸搬到北岸而已。摇身一变,从此我们就成了四川人。但祖宗祠堂是搬不动的,我们被迫也很庆幸地把根留在了贵州的大山里。  相似文献   

8.
针对2009四川最具成长力城市榜和2009四川人最具后发力力城市榜,本刊开设纸上“中国西部市长论坛”,听四川部分地市州书记、市长们纵论西部大开发十周年。本刊期待,在时机成熟时,能将该论坛“软着陆”,邀请中国西部12个省市区的书记、市长们定期共商西部发展大计。  相似文献   

9.
作为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人口迁移对区域文化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江西省为例,对中国历史时期内四次大规模人口迁移:永嘉、安史、靖康三次战乱导致的人口南迁和明清时期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进行研究,分析其与江西儒学、宗教、商业、方言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及传播之间的联系,得出人口迁移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刘辉进 《中国西部》2014,(36):125-125
<正>我有幸拜读了南京师大附中吴菲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被他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所深深折服。正如古人所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育真正的任务和目的是唤醒,是传递爱,而不是驯养。教室里,一位二十出头的男教师手里拿着一根木棍,敲着黑板上的生字"云"字,毫无表情地问着:"‘云’可以组什么词呀?"话音刚落,孩子们齐刷刷地喊着——"白云"。"还可以组什么词呀?"教室里骤然寂静  相似文献   

11.
微笑话     
正【暗号】一大爷走进银行,火急火燎的就往柜台冲,惹得其他顾客一阵不满。引导员赶紧拦住他说:"大爷,按号。"大爷一愣,然后竖起拇指:"不愧是银行,果然专业!"然后凑近对方耳边说:"暗号是‘天王盖地虎’"。【反正活不了几天了】和男朋友看电视,剧中女主角身患白血病,男主角不离不弃。我矫情地问:"我要得了白血病,你会离开我么?"男朋友坚决地说:"不会。"我:"为什么?"男友:"反正活不了几天了。"  相似文献   

12.
仲品 《中国西部》2014,(4):30-33
<正>"你吃过柳桃吗?"近来,以柳传志的名字命名的"佳沃金艳果"猕猴桃——"柳桃"风靡大江南北,成了最时髦的水果之一。这是高调宣布进军农业的联想捧出的高端品牌的水果盛宴。这个冬天,柳桃香飘四海,而随之声名远扬的还有它的出产地——四川蒲江。  相似文献   

13.
<正>有一次,阿凡提从集镇上买了一罐油回来。他把油罐顶在头上,一路走一路想心事,不小心踢到一颗石子,打了个趔趄,头上的罐子落地摔碎了,刚打的油撒落一地。阿凡提却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径直朝前走去。路人看了很是不解,问阿凡提:"你的油罐摔了你不知道吗?"阿凡提说:"知道呀。"路人更觉奇怪,说:"知道为什么头也不回,就像摔的不是你的东西似的?"阿凡提说:"罐  相似文献   

14.
彭州吃冰粉     
冰粉是夏日四川街头巷尾的一道美食,一元一碗的冰粉,是笔者每到四川的必食之物,其美味,价廉,爽滑,透明,冰爽,倍受当地人和省外人的青睐。溽暑之夏,汗流浃背,一碗冰粉下肚,暑意顿消,两碗冰粉下肚,从内沁着凉意。三步一摊,五步一店,四川人就这么踏踏实实地赚着小钱,不为人惑,不为己动,一家老小轮番上阵,养家糊口,太平安详。  相似文献   

15.
杨然 《中国西部》2013,(11):32-41
沏上一碗盖碗茶,说起开国十大元勋,其中四位就来自于四川。哎呀,只说那大帅们炮打雷轰之气势,骁勇善战皆来自于巴人之地。"巴人之地"形成于何时何处?"巴人尚武",又是什么样的脾气秉性,生得如此多将相英雄?三两下挽起袖子,啪!啪!拍案道来。  相似文献   

16.
《老区建设》2013,(7):64-64
两个笨蛋父亲教儿子学算术:"一加一是多少?"儿子:"不知道。"父亲:"是两个,笨蛋!知道了吗?"儿子:"知道了。"  相似文献   

17.
有熊寨 《中国西部》2011,(12):101-103
最近和朋友讨论“湖广填四川”,起因却拐了好几个弯,从一间老屋到一群孩子,接着是一些家长,最后才拐到了这件事上。  相似文献   

18.
四川是一个西部内陆大省,成都平原是久负盛名的天府之国。但从全国来看,四川还是一个穷省,不仅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中部,甚至与西部云南之间都存在着较大差距,资源也因交通和开采条件等方面的限制而难发挥优势。四川真正算得上优势的应该是水资源。四川是一个具有丰富水资源的王国,但这一优势至今还停留在理论上,对四川人来说,还没有能从多方面真正受益。  相似文献   

19.
讨薪记     
除夕那天中午,董叔他们7个人终于把奶牛场老板堵在了家里。奶牛场老板看见他们,亲切地说:"过年好啊,家里年货都备齐了吧?"董叔他们客气地说:"都备好了。你欠我们的工钱,都三年了,该给了吧?"奶牛场老板故作遗憾地直拍大腿,  相似文献   

20.
清代四川闽粤移民的农业生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四川地区屡遭战乱,造成人口大量下降,社会经济处于瘫痪之中,史称“蜀省荐罹惨劫之后,民无遗类,地尽抛荒”。清末和民国年间编修的四川各地方志书在《户口卷》内,绝大部分均有“靡有孑遗”之记录。这虽属夸张之辞,但至少反映了清初四川土旷人稀之事实。面对四川“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民”的凋零状况,统治者及时制定了一系列的优惠垦荒措施,积极鼓励各省人民入川落籍垦荒,于是出现了清前期近百年的“湖广填四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