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 毫秒
1.
县域经济的发展,很多专家学者认为它应该是一个科技含量很高的现代化区域经济,市场化、工业化、农产品产业化和城镇化是其四个主要发展方向。但是,就目前我国县区的状况看,全国2054个县中,只有很少县区可以达到发展高科技含量的县域经济。绝大部分县区的科技发展水平还很低,或者是基本没有什么现代科技的产业。对大多数县区而言,科技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支撑作用根本不明显。发展高科技的县域经济目前看还普遍存在着如下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
文章分析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现状及与全国县域经济的差距,研究提出广西县域经济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采用SPSS17.0软件对广西县域经济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县域的地域分布、发展类型、发展特征、县域区位、发展特色等方面对广西县域发展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并提出下一阶段加快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崛起,安徽省沿江经济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加快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的发展,成为推进安徽省跨越式发展和实现中部率先崛起的关键。本文构建安徽省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墒值法进行综合评价,并通过分析排名靠前的各县市发展的模式及特点,提出安徽省沿江经济带县域经济竞争力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综合运用计量经济学、统计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构建统计、计量模型对广西县域经济的综合竞争力进行统计分析和检验,为“十二五”提升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综合竞争力研究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6.
科技创新战略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地区之间经济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科技的竞争,科技创新日益成为反映地区综合实力的关键因素。依靠科技自主创新实现县域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宝应地区需要认真思考的课题。宝应县科技创新现状分析宝应县2005年以服务"双创"、"三重"为中心,以"人才、科技、经济"为主线,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7.
2005年县域经济发展评价与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域经济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基本单元,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操作平台。近年来,全省将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作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突破口,明确了“城乡统筹、三化互动、富民强县”的总体思路,并适时提出“抓两头、带中间”的工作方针,极大地促进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依据2003-2005年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结果对比分析显示,我省县域经济呈现出强者更强、弱者快速发展、整体经济更快更好发展的良好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9.
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提速发展策略——基于贺州市县域经济SWOT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由于国家利好政策的推动,我国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加快。但与城市经济和发达地区县域经济的发展比较,形势仍不容乐观。要改变其落后的局面,必须要依据其独特的优势,打造独具风格的本土特色,以特色铸品牌,以品牌拓市场,以市场扩优势,从而推进县域经济提速发展。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对安徽省科技成果登记的数量、采源、完成单位、完成人员等方面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科技成果登记存在的特点和问题。 相似文献
14.
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使用安徽省2011—2020年的县域相关数据,利用面板空间杜宾模型(PSDM),检验财政支出结构在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结果表明:教育、节能环保、文化体育和传媒、医疗卫生类财政支出能够显著推动安徽省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社会保障支出的增加总体上抑制了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同的财政支出项目对皖北、皖中和皖南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方向和程度有一定的异质性。 相似文献
15.
16.
随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建立健全科技评估工作体系成为江苏省新形势下科技创新工作必然要求。介绍了政府、行业、评价机构、评估师四位一体的科技成果评价青岛模式及其特征,分析了江苏科技评估发展概况及存在问题,并对建设新时代科技评估工作体系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安徽科技虽然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与经济发达地区和省份相比仍显滞后,与安徽经济高速发展对科技的紧迫需求还不相适应.文章通过采用SWOT分析的方法,从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四个方面对安徽科技发展所具有的内、外部条件等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概括和综合分析.以期为安徽科技的发展道路及创新路径选择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一个地区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教育、科技的支持,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发展,江苏教育、科技与经济发展已达到一定水平,但与发达国家、地区相比,仍有一些差距,应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促进教育、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将河南省科技创新能力与全国28个省区市进行横向比较分析,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河南省的科技创新能力在全国处于中等水平,并存在科技创新投入不足、承载力较弱、产出较少、科技创新扩散严重不足等问题。以此为基础,提出了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对外开放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等提升策略。 相似文献